摘要: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和标志性工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展与成效。研究基于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模型及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全国4272名教师为调查样本,探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现状与实践经验。通过引入教育数字发展的“3C”理念和“3I”方向,借鉴相关省份平台应用的成功案例,从主体协同、宣传推广、服务升级和数据评价等方面提出平台深化应用的对策,通过部门统筹联动、扩大应用辐射、助推精准教研培训、拓展个性化教学资源、构建数据驱动评价机制,助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状调研;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区域规模化应用模式与实践成效研究”(项目编号:BCA230269)研究成果之一。
2022年,教育部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调要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1]。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进一步指出要建强国家平台、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数字教育合作与创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和深入推进,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系统重构性变革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助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是基础教育领域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实际行动。作为平台应用的关键主体,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台应用成效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而依托平台资源、功能和数据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深入探索平台应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新路径[2]。
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参训教师人数已超过4000万人次,教师对平台的认可度较高,平台推广效果整体较好。目前,河南、内蒙古、辽宁、宁夏等省份也在积极开展平台的应用实践探索。基于此,研究从教师视角出发,探究平台应用现状、实践经验和影响因素,提出平台深化应用的对策方案,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对全国4272位中小学教师展开调研,同时对相关省市的平台应用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辅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访谈。
(一)研究对象
调查样本选自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团队成员、以及平台应用的教师群体,主要来源于江苏、江西、山东、安徽、上海等省市,涉及不同教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校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结合数名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形成初始问卷,并在区域内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研,通过多次修订形成最终问卷,并于2023年12月通过“问卷星”开展调研。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4652份,按照填写时间过短、填写不全、有多个连续选项等原则进行剔除,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272份,回收有效率91.8%。其中,女教师占76.2%,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52.3%,城市学校教师占58.8%,小学教师占65.7%。
(二)研究方法
研究结合平台在全国多个省市的试点以及实施情况,以技术接受度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为参考,引入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模型UTAUT(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构建了平台应用影响因素模型。TAM技术接受度模型具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决定因素,最终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3];UTAUT模型本身整合了理性行为理论模型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技术接受度模型TAM等模型,提出要增加外部变量以增强模型解释效能,强调应用实际使用行为[4]。基于此,研究确定了影响平台应用的五个因素:社会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满意度和使用意愿。社会影响指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组织环境对其使用平台的影响程度,包括教育政策、学校文化、硬件配置等;感知易用性指教师使用平台的容易程度;感知有用性指教师使用平台对其教学工作和职业发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使用满意度是指教师使用平台后的整体感受和评价;使用意愿是指教师在使用平台一段时间后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涉及教师对平台的信任度、依赖度以及未来使用预期。
本次调研主要包含平台应用现状、实践经验、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建议等内容。同时,通过相关文献和政府数据,选取了智慧教育示范区以及平台应用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例如北京海淀区、上海宝山区、苏州高新区、徐州云龙区等地的实践经验,为平台发展提供有益指导。此外,研究对20余名区域电教馆、教育局等部门领导、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等进行了深度访谈,内容涉及平台应用,宣传推广、融通对接以及发展建议等,以期更好地促进平台应用实践落地。
(三)数据有效性检验与处理
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检验调查问卷的有效性,KMO系数为0.976≥0.6,球性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说明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采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作为信度检验的标准,问卷整体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83>0.9,说明问卷结果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研究综合运用Excel和SPSS 23.0软件对清洗后的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重响应分析、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了Python中的pandas、jieba、snownlp和NLPsenta等开源库,对文本进行了词云设计、主题识别以及自然语言情感分析。
(一)平台应用总体情况
1.平台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平台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具有显著效果。教师对平台应用的总体感知均值为3.780,平台应用整体状况良好。在各维度评价中,使用满意度、使用意愿和感知有用性的均值分别为3.836、3.802和3.797,这表明教师对借助平台开展教学、在线研修等的整体评价较高,平台辅助教与学的便利性和高效性较强,教师对平台持有较高的期望和信心。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优质教育服务,教师对平台整体感到满意,具有较高使用意愿,后续需要以常态化、一体化研修为抓手,助力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其专业发展。
2.教师对平台资源的认可度较高,多用于备课、教学和寒暑假研修
使用成效是衡量平台推广应用效果的重要依据,而平台的合理化、效率化使用可以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质增效[5]。调查显示,72.6%教师已连续使用平台一年以上,74.4%和63.2%的教师使用平台进行课前备课和寒暑假研修,这表明课前备课和寒暑假研修应用最广泛、使用成效最好、认可度最高。同时,教师将平台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每天都使用课堂教学模块、每周使用课堂教学模块4—5天和每周使用课堂教学模块1—3天的教师分别占16.2%、12.0%和25.3%,这表明教师愿意利用平台资源和功能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平台资源共享便捷性、交互形式多样性和教育教学高效性较强
84.4%、55.1%和54.0%的教师认为平台在资源丰富性、交互形式多样性和资源共享便捷性上有帮助,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平台应用分析可知,教师使用“课中教学”与“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丰富的交互形式”“实现随时随地教学”“使教学更加高效”,“课后服务”与“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丰富的交互形式”“实现随时随地教学”,“课前备课”与“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均大于0.2(如下页图1所示),说明平台的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服务为教师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资源、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以及便捷的资源共享。可见,教师对平台资源和功能的认同程度越高,越能频繁使用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
4.平台应用存在任教学段差异,低学段教师平台应用熟练度较高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的教师对平台应用的态度和感受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在社会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满意度、使用意愿这五个关键维度上,不同学段教师对平台的认可度和使用情况具有显著差异。低学段教师对平台的认可度普遍高于高学段教师。对部分中学教师访谈可知,这可能源于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繁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致使高频次使用平台变得更加困难。此外,平台提供的多类型多模态资源,如思政教育、科普教育、文化教育等,对低学段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显著帮助。事后检验可知,低学段教师对平台各方面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二)平台应用实践探索
研究经过单因素方差、Spearman相关性、词云以及LDA主题词分析,揭示不同群体教师在平台应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识别关键因素与教师持续使用平台意愿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教师在平台应用过程中关注的潜在主题及焦点,如教学资源的质量、平台的互动性、技术支持等,通过提炼经验特征及深入分析调研数据,归纳适用于教师深化平台应用的实践经验。
1.平台需求导向式教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调研显示,农村学校教师研修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一,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艺术类专职教师少,学科师资配备不标准,部分学校不能满足开齐、开足课程。第二,农村学校教师不对称流动造成优质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地区差异明显,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档。第三,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培训落不到实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缺少专家具体有效的专业引领。目前,“按需施训”已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普遍共识,有助于实现研修服务差异化、高效化和精准化,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6]。而通过平台提供的资源、空间和评价作为支撑,教师们能够以需求为导向,在跨区域教研、差异化研修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调研可知,43.4%的教师认为教师研修模块对其帮助最大,更愿意选择个人所需的平台资源,增进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助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目前,平台首先通过设立“教师研修”板块和专栏资源,提供了涵盖师德师风、通识研修、学科研修等方面的研修课程,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自主选修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与全国高校教育教研专家、各地区教研员、名师名校长交流的平台[7];同时,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教师的差异化需求,有助于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平台通过建立研修空间,支持教师组建跨学校、跨区域的研修共同体,打破了传统的地理限制,使得教师能够更广泛地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线上平台的交流与讨论,结合线下的实际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中。教研群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交流环境,通过群公告、信息统计、研修活动、群共享等功能,教师们可以高效分享教学经验,协作完成研修任务[8]。最后,平台支持教师的多元评价。平台的投票统计功能支持教师自评、他评和专家评,使得研修成果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平台能够收集教师参与研讨的次数、发布的观点、课程观看时间、作业提交时间等数据,对于协同教研进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评价教师的研修行为和态度,发现教师或团队推进研修任务时的困难和成长状况并为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例如,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构建了“一观二研三备”的教研模式,引导教师观摩借鉴平台中的名师课堂,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形成“自主+群际研习”“理论+实践引导”式的智慧教研新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养提升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浙江省海宁市紫微小学通过沉浸式参与网络研修,利用平台开展“三环一链式”教研路径,即“研前预告环—研中交流环—研后评价环”,以达到以思促效,以记促思,以评促改的目的。
2.平台技术与服务协同升级,激发教师应用积极性
平台技术和服务协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应用平台的积极性。首先,平台提供的交互形式与教学应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课中教学尤为明显,平台的交互功能越强大,教师使用平台进行课中教学的意愿就越强烈。调研可知,93.4%的教师使用过平台,但每月使用1—3天和基本不用的教师占35.0%和12.8%。因此,平台需要通过多元参与主体汇聚优质互动工具,进一步优化和构建多元参与的互动应用情境,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智慧教学需求,提高其应用平台的频次和意愿;同时,为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可操作性与稳定性,需要不断优化平台的响应速度。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利用平台集成的智能辅导工具和虚拟实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科学性;通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沉浸在美术课程模拟的艺术环境中,提高学习专注度和作品分析能力,促进教师更频繁应用平台进行教学。其次,平台的多样化服务对教师深化其应用实践具有显著影响。平台通过集成智能化工具和构建多元化的服务生态,为教师提供包括智能检索、备课辅助、学情分析、个性化作业设计、自动批改以及协同教研等支持工具,优化了备课和授课等环节。研究发现,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师群体在信息化能力方面略显不足,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依赖平台提供的工具和资源[9]。而平台的技术赋能和服务升级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的信息化资源质量,提高了农村学校师资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创新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访谈结果表明,通过平台开展双师课堂,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打破时空的限制,充分整合和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高效服务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例如,河南省安丰乡北丰小学通过平台的双师课堂,将北京市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的线上藏文教学资源整合到课程中,有效地弥补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最后,平台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可以帮助教师减负增效。平台的应用场景囊括了课前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教学研修等教学、教研全流程,其中最受教师认可的是教学资源(占84.4%),为进一步发挥平台在教学中的优势,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以实现智能辅助教学、学情诊断分析、教学资源智能推荐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深度。
3.平台多元化资源供给,满足教师个性化诉求
目前,平台用户遍布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调研显示,平台最受青睐的模块分别为教师研修(占86.7%)和课堂教学(占85.6%),可见平台提供的多元化资源有助于教师个人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工具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成效。为了充分满足教师群体在资源共享性和多元化方面的不同要求,平台致力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上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和服务。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能够进行“块状应用”或“切片处理再应用”,构成“名师+助教”的“块”状双师教学模式或“主讲+名师”的“片”状双师教学模式,利用平台的授课工具丰富课堂互动,借名师之手突破重难点,构建活力课堂。例如,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第二小学通过综合运用“块”状和“片”状两种双师教学模式,创新性地实施了“三段九点一延伸”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此外,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教师深挖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点,打破学科壁垒,重组教学内容框架,形成跨学科教学主脉络,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连接,促进全面系统的认知结构形成。同时,平台的多样化资源还能够满足教师在德育、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平台要实现与教育教学紧密相连,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让教师觉得够用、有用和愿意用[10]。教师使用困难文本的情感态度分析表明,持积极态度的教师期望平台能够更大程度上实现精准教学、满足不同群体教师的个性化资源需求等。可见,尽管平台已取得显著的资源建设成果,教师群体对资源建设的多元化和共享程度仍持有更高期望。通过对关注主题—高概率特征词分布的研究发现,高概率特征词包括课件、培训、教学资源、地区、学科、针对性、配套教材教案等,凸显了不同地区和学科对教学课件、配套教材以及教案等教学资源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群体教师对资源内容的颗粒度和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资源的有效供给和使用需要考虑地区特性、学科特点以及教师群体的特定需求,以提高平台资源的多元性和易用性。
4.平台数据赋能,实现教师精准教学与评价
数据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使教育教学逐渐从主观经验转向数据驱动[11],为精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持续优化。目前,平台的学生评价功能能够为班级整体及每位学生做出包括“语言、神态、情绪、行为、技能”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与评价,并按时间查询学生不同时段的课堂表现情况,有助于实现精准教学。研究通过筛选得到教师应用平台的1913条有效改进建议,建立LDA主题模型对建议文本进行主题分析,发现教师群体普遍关注平台的智能化功能,并对平台的数据分析、评价方式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建议,包括增加检测反馈功能以实现课堂测验结果的实时传递、数据评价应符合各学科的特性等。目前,部分教师在利用平台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二次应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未能充分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平台在教育过程中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构筑基于数据的智能化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科学决策,为精准化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如苏州高新区建立教育大数据中心,以“个性化学、针对性教、精准化管”的建设理念深度挖掘数据意义;徐州市云龙区利用大数据科学诊断教师教学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实现精准备课、精准教学、精准个性化辅导和精准布置作业,满足了课中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家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入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12]。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注重技术、资源、多元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强调环境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演化、相互作用与不断调整,以达到价值增值,具有系统合作、共生演化等特点[13][14]。平台的良性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各省市电教馆、科研机构、中小学校等诸多主体的相互统筹。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借鉴以资源超市、人机协同、数据驱动、智慧生态、教育智脑等为支撑的智慧教育“四梁八柱”[15],综合内蒙古、上海、宁夏、辽宁以及江苏等地区智慧平台教育应用的实践经验,遵循教育数字发展联结为先(Connection)、合作为要(Cooperation)、内容为本(Content)的“3C”理念和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的集成化(Integrated)、智能化(Intelligent)、国际化(International)的“3I”方向,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中提出的国家平台深度应用、公共服务提质升级、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方面的系列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应用为王”的优化准则,以平台应用过程中在感知易用性、精准化培训、个性化诉求以及数据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调研数据为导向,提出平台发展可以从“多元协作、教师能力、功能应用、评估反馈”等方面满足应用需求,并从“协同、宣传、服务、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如图2所示。
(一)主体协同:合作为要,构建多元共赢的应用体系
主体协同管理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应协调合作,而非单一主体决策和孤立执行。平台应用相关的多元利益主体应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协同共治,联动协调完成组织决策的运行,共同推动平台的稳健发展。结合调研及访谈结果,多元主体期待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教学活动的协同效应。在协同机制的优化方面,平台仍需优化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组织协调机制,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更广泛的教育服务覆盖。在教育应用集群汇集方面,平台在汇集地方、学校和企业的优质教育应用工具与方法上,尚未完全形成满足不同教育场景需求的应用集群。需要通过整合分散的资源、鼓励自主开发、进行用户体验评估和优化,并建立上架审核和监管标准,构建高质量、用户友好、安全可靠的教育应用生态。
1.统筹多元主体,激活各级联动活力
多元主体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各省市电教馆、科研机构、中小学等,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平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部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平台应用的创新发展,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各省市电教馆积极响应,将各项工作自上而下进行系统规划、组织落实;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开展深入研究,为平台应用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学校作为平台实践应用的主体,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例如,辽宁省立足国家政策方针,从上自下进行联动管理,省电教馆负责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各市电教馆牵头推进全市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其所在地区平台优秀培育单位全部参与;学校负责具体落实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思路统筹选择板块;教师积极应用平台移动端APP以及桌面端的授课、作业、打卡、研修等多项功能。同时,各试点省市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行动计划、推进政策来激活各级主体的联动活力。例如,《宁夏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为牵引,以教育新基建为支撑,以数据驱动为关键,实施8大行动,构建5大体系,推动实现6个转变,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具有数字教育特征和宁夏教育特色的新经验新模式。
2.汇集创新工具,嵌入“通用化+个性化”的教育应用集群
教育应用集群汇聚地方、学校和企业的优质教育应用工具,以满足各应用主体的需求,同时支持创新自主开发。为实现“通用化+个性化”目标,平台嵌入教育应用集群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1)平台应用中心嵌入满足教、学、管、评等不同场景的教育应用集群。首先,将分散在地方、学校、企业的优质开发工具应用整合汇聚[16],初步形成应用市场的雏形。其次,鼓励教师通过低代码方式搭建数字应用工具,推广优质的数字应用工具,实现校际共用和复用。最后,定期进行用户体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以优化应用集群,提高用户满意度。教育应用集群还可以在不同方向进行精细化操作,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应用集群,包括学校教育管理的工作助手类、教师的教学工具类、学生作业考评类等[17]。(2)针对教育应用集群配套相应的上架审核标准和监管标准。在审核标准制定方面,平台制定明确的上架审核标准,包括技术质量、数据隐私安全、用户友好性等,以确保市场应用的可信赖和高质量。在市场监管方面,设立监管机制,对汇聚搭配平台上的应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障教育应用集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平台应用集群需要提供全部已上架应用的详细描述信息和用户评价情况,为各级组织和学校选择适合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建议,提高学校接入应用的积极性,加速平台教育应用生态的建设。例如,上海市长宁区采取“政府定标准、搭平台、企业做产品、保运维,学校买服务、建资源”的多方合作模式,成功开发和筛选了近百个数字应用,实现校际共享,为教育应用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8]。
(二)宣传推广:认知为先,扩大平台应用辐射影响
平台秉持将顶层设计谋划与应用实践创新相融合,致力于归纳试点地区的典型经验,构建体系化的推广模式[19]。目前,部分教师对平台的使用频率不高,平台的深入应用和专业发展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的机制引领与系统支持,需要以更多的培训和专业指导来提升平台吸引力并激发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长潜力。而宣传推广作为拓宽平台影响力、促进知识传播与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平台的应用覆盖和用户黏性。
1.完善推广机制,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为了确保平台充分发挥效能,关键在于教师对平台的熟练掌握和应用[20]。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助力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1)建立良好的教师社群和支持体系。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创建平台应用官方交流群或论坛,鼓励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总结经验,解决教学问题,推动平台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遴选平台应用示范校,开展示范校平台应用讲座与平台赋能教学的公开课等活动,以示范校的教学成效辐射其他学校,带动更多教师发挥平台潜力;(2)健全应用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健全应用激励机制,将平台资源常态化应用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21],引导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改进教育教学。例如,徐州市云龙区建立项目考核机制,通过上传工作简报、阶段性总结和入校督导等方式检查学校教师的平台使用情况,并开展优质教学案例和资源评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应用研究。(3)平台应用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与推广。案例涵盖了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学生的学习成效,可作为各学校借鉴和改进的参考。例如,宁夏提炼平台应用的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和推广,实现“一个成功案例引领一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师生。
2.加强培训力度,打造教师专业发展新格局
依托平台进行的教师研修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对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2]。建立教师数字研修共同体,能够促使平台应用的优势地区或学校教师与相对弱势地区或学校教师合作共同成长[23]。在教学中应用平台是一项新的探索,其实践需要在不同环境中验证,才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1)加大教师平台创新应用培训力度。从平台创新应用的三大特点,即共性需求和差异需求兼顾、规模化和灵活性兼顾以及教育观念、知识和技能兼顾出发[24],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和学科教师开展不同层级的应用培训和研讨会,增强教师数字认同感[25]。培训和研讨内容涵盖平台的应用技巧、线上课堂的教学方法、数字资源的搜索和利用、数字化评价和反馈等方面。培训方式应灵活多变且具备针对性,为新手教师组织专门培训班,为其他教师提供常态化提高训练;同时,在教师培训与研讨过程中,利用“5G+VR”技术实现元宇宙培训,让教师于虚拟平台中不断地实践与反馈,将培训知识转化为切实的实践能力,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6]。例如,平台上整合领域专家开设虚拟教研室,形成开放、互联、动态的沟通生态,及时获取各级反馈的一手信息并根据区域平台实践情况直接提供专业且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沟通流程,使受训教师享受高质量的教研服务,提高平台教研成效。北京市海淀区充分利用云课堂平台实现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融合双线研修与自主选学等多重服务,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了混合式研修体系。此外,通过组织创新应用公开课和比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实现了“以赛促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2)建立城乡教师数字研修共同体。农村地区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师生使用平台的信息化能力也是平台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遵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服务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和农村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独特需求,持续建设面向不同难度、不同认知层级、不同学习情境、不同媒体表现形式的数字教学资源[27]。此外,积极调动农村地区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入职年轻教师,以及城市中已熟练应用平台的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通过参与城乡教师共同体,使农村地区教师快速掌握应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技巧与方法,将经验传承与创新驱动相结合,整体提升教师队伍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上的应用能力。
(三)服务升级:内容为本,支撑平台赋能教与学创新
平台集结了大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发展战略,为课程的育人价值赋能,支持师生创新教与学方式[28]。调研显示,教师期待平台资源内容与功能服务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在资源内容方面,教师对平台资源的多元化和优质化有更深刻的需求,期待平台能够紧密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政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同时及时更新各种版本与学科类型的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需求。在功能服务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平台的部分功能尚未完全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有待优化,可以增加个性化智能推荐、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学科知识库等功能,以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平台的实用性。同时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深入洞察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痛点,持续完善和优化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设计,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1.实现资源横向拓展纵向贯通,优化个性化资源供给
平台持续发展,资源建设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教师作为平台的主要应用主体,承担着使用者和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对平台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最具发言权。调研显示,中小学教师对平台的教育资源持积极态度,但认为在实现资源的个性化供给方面仍有改进空间。个性发展需求包括关注教育教学过程、适应个体差异的高位追求[29]。为更好地优化个性化资源供给,实现资源横向拓展纵向贯通,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1)各级平台资源纵向贯通,实现基础性资源与区域特色资源双重供给。目前,智慧教育平台已形成国家、省市、区县和学校的纵向联通,但资源联通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省在平台资源建设的投入与成果存在较显著的差异,云南和新疆地方频道资源建设较为丰富,西藏的地方频道资源建设较薄弱[30]。应汲取地方教育实践经验,结合区域特色,加强地方频道资源的质量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属教育资源库,形成国家平台以基础性、通用性资源建设为主,地方平台以区域特色、个性化资源建设为辅的格局,并加强平台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确保资源的均衡分布与高效利用,避免平台间的资源过度重复。此外,需建立自下而上的教学资源遴选机制,结合自上而下的资源推广策略,形成双向互动的资源互通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资源的品质与活力。(2)立足教师个性化需求,横向拓展补充更新教学资源。目前平台的学科、学段等资源建设存在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对平台的进一步应用。激发教师积极性和提高平台吸引力的核心在于提供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分析不同学段、学科以及学校的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包括提供适用于各学段、学科以及学校类型的资源,如增加针对小学生的趣味性教育游戏和中学生的高效单元测试、符合农村地区教育情境以及地域文化的资源,不仅要在数量上拓展优质资源的规模,更要在质量上深入优化。
2.智能技术赋能平台功能升级,提升平台易用性和有用性
平台技术的创新与功能升级是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应用导向的关键力量。目前平台已开展技术和服务升级的相关经验探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精细化打磨和升级。(1)提升平台的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引入用户中心的设计理念,优化平台界面,使其更加直观且符合教师的使用习惯;同时提高平台响应速度,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2)利用智能技术扩展教学途径,增强平台功能,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31]。技术赋能是平台助力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底层支撑,应引入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建立个性化推荐系统,收集教师应用平台以及开展教学活动的数据,精准推送教育资源,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优化教学效果。针对学科教师平台应用不均衡现象,可以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智能管理学科知识,推动学科知识库建立,为不同学科教师提供符合学科特点的相关资源[32]。例如,徐州云龙区利用活码技术,将平台内容梳理成可推送学习资源的系列二维码“云码”,以“云码云学”不断辐射,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区域方案;北京市海淀区倡导的“三融”模式侧重于技术赋能的场景创新和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驱动学与教流程重构,加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各要素创造性生成与生长。
(四)数据评价:数据为脑,创新数据驱动评价机制
智能时代,教育大数据逐步成为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根据调研和深度访谈可知,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与评价方式备受关注,尤其是对平台系统化教学反馈和质量评估工具的需求较为迫切,并期待平台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数据支持方面,平台对教育数据的收集和挖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仍需结合各级平台数据仓构建个体画像,以实现更为科学的个性诊断与教育决策。在评价机制的建设方面,平台的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多元化发展的巨大潜力,需实现教育评价方向与评价用户的多元化,为强化系统反馈机制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平台应以数据为脑,智能显性地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数字依据。
1.以数据精准画像,实现“一人一档”
平台所采集到的教育大数据,能够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平台用户一切行为数据进行全过程收集、分析与处理,能够精准构建用户数字画像,实现平台用户“一人一档”,助力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施行。在构建数字画像时,需结合各级平台数据仓,通过平台应用过程中采集的伴随性数据和教师上传的学生线下学习情况构建学生个体数字画像,智能评价学生的优势和兴趣点并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成果,提出个体因材施教、生涯规划等方案,促进学生发展。例如,苏州市高新区第五初级中学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数据标准,追踪学生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动态和纵向变化,为每名学生定制专属的“时光机”,在全面、真实、立体的“个人画像”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诊断,对学生提出更具体、更针对性的个人成长建议。
2.以过程性数据为证据,健全多元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对于教学行为具有关键指导作用。数教结合,完善多元评价机制,能够确保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具体如下:(1)以过程性数据为证据,强化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确立教育数据的“评估—反馈—优化”应用链条,使数据的价值能够有效支持平台支持服务的不断升级[33]。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跟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在线测试结果,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辅助教师更清晰、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例如,北京市海淀区通过采集学生预习、作业结果等数据,生成可视化学情报告,并提供多种类型的授课资源,基于新技术课堂及时进行学情的调整反馈,最终将学生自主学习、测验、作业等情况的数据汇集处理,以知识图谱和教学大数据为支撑向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2)健全数据驱动的多元教育评价机制。“多元”不仅指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方向要多元,也指评价的用户要多元。平台对采集到的课堂数据,作业数据、自主学习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评价内容上,应包括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真正实现从五育并举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为教育教学综合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个体,也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多元用户。例如,上海市搭建了“四位一体”的教育督导数字化评价反馈系统,对学生成长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学校管理数据、社会满意度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化教育评价结果应用,并出台区域、街镇、学区、集团、学校和社会层面等数据分析报告,从街镇、学段、办学性质、学年等角度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将分析结果运用于教育治理中,以数据驱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将前沿技术与教育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战略实践,转型目标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优化等方面[34]。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重要抓手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推进公平与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研究基于4272位中小学教师对平台实际应用的调研,针对平台应用能力、教师群体应用差异、教研培训、资源利用优化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经验,以“3C”理念、“3I”方向为指引,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作支撑,从协同参与、宣传推广、服务升级和数据评价等方面提出平台应用的提升策略,为进一步深化平台的应用提供实际可行的方案。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和挑战。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对平台功能应用考察不够全面,调研访谈数据不够详尽等问题。未来将挖掘平台功能应用的具体策略,探索虚拟数字人、智能语音助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平台的融合应用;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联结合作,推动平台应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实现平台应用的普及化和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3-02/27/content_5743484. htm,2023-02-27.
[2] 徐碧波,裴沁雪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与优化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3,(2):74-80.
[3] 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2.
[4] VENKATESH V,MORRIS M G,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J].MISquarterly,2003,(2):425-478.
[5] 柳立言,龙安然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双减”课后服务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3,(7):78-84.
[6] 何春,冯晓英.由规模化到精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的差异化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4,(3):44-52.
[7][27] 常咏梅,危齐敏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研修模式研究——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24,44(3):56-67.
[8] 王浩楠,郭绍青.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9):48-55.
[9] 李琼,林怡文等.“迎难而上”还是“消极逃避”: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及其重塑机制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9):38-55.
[10] 柯清超,刘丽丽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重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3,(3):30-36.
[11] 魏亚丽,张亮.从“基于经验”到“数据驱动”: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新样态[J].当代教育科学,2022,(2):50-56.
[12] 曾媛,黄志南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典型模式与赋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3,(11):98-104.
[13] 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3):75-86.
[14] 梅亮,陈劲等.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71-1780.
[15] 曾海军,王静漪等.区域智慧教育建设特色与发展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9):50-56.
[16] 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介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筹备情况和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EB/OL].http://www.moe.gov.cn/fbh/ live/2024/55785/,2024-01-26.
[17] 刘邦奇,胡健等.教育数字基座赋能数字化转型:内涵、框架及典型场景[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6):101-111.
[18] 熊秋菊.整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2):42-47.
[19] 雷朝滋.抓住数字转型机遇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J].中国远程教育,2022,(11):1-5+74.
[20][24] 冯晓英,何春等.教师研修五范畴评估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2022年“全国暑期教师研修”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1):59-69.
[21] 吴砥,桂徐君等.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标准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8):108-114+128.
[22] 辛涛,孙睿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育督导模式变革与创新——基于国家智慧教育督导平台的建设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9):38-47.
[23] 郭炯,付瑞.乡村教师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6):33-42.
[25] Borisenkov,V.,Gukalenko,O.,et al.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Trends in teacher training [J].E3S Web of Conferenc-es,2021,(273):12075-12083.
[26] 安传迎.5G+VR促进大学教学从片面沉浸化到全面沉浸化[J].重庆高教研究,2021,9(4):59-68.
[28] 谢幼如,李成军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湾区高校中国式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3,(2):67-73+89.
[29] 魏非,樊红岩等.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国际研究——基于美、日、印三国的政策和行动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20,(7):114-121.
[30] 顾小清,王欣苗等.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如何?——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证据回应[J].远程教育杂志,2024,42(1):61-73.[31] Liang,M.,Lim,C.P.,et al.A review of ICT-enabled learning for schoolgirls in Asia and i-ts impacts on edu cation equity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3,71:267-293.
[32] 周东岱,董晓晓等.教育领域知识图谱研究新趋向:学科教学图谱[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2):91-97+120.
[33] 杨现民,王娟等.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据治理:经验洞察与路径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3,(9):69-75.
[34] 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5-15.
作者简介:
王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
周琼: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
段雨迪: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人工智能、在线教育。
胡雪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urrent State Survey and Enhance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4272 Teachers Nationwide
Wang Juan, Zhou Qiong, Duan Yudi, Hu Xuemeng
School of Smart Educatio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Abstract: As a crucial lever and emblematic initiative in advancing the strategy for digitalizing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irectly impact the progr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basic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usage theory,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innovative ecosystem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sing a sample of 4272 teachers nationwide. The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3C” concept and“3I”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digital development, drawing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relevant provincial platform applications. It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deepening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terms of coordinated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service upgrading, and data evaluation. Through coordinated interdepartmental efforts and expanded application coverage, these strategies aim to facilitate precise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exp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subjects, and establish a datadriven evaluation mechanism. This is intende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urrent status survey; enhancement strategies
责任编辑:李雅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