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类型艺术人才培育中,音乐教学具有显著差异性,它的差异之处源于音乐的本质形态,即声音。声音给予人的直接质感是虚无缥缈的,无法用视觉捕捉,亦无法用触觉感受,更不具备味道、色彩、形状等知觉属性。相较之下,无论是绘画、戏曲、雕塑、剪纸等艺术领域,“教与学”双方主体都能直观地、轻松地驾驭物质媒介,如纸笔、服饰、胶泥、剪刀等,而乐器则往往具有较高的驾驭门槛。基于这种差异性,致使传统高校音乐教学质效较低,多依赖小班制或“一对一”辅导形式开展教学,即便如此,教师想要将抽象的音乐声音转化成具象的音乐表达,仍有很大难度。进入智能时代,“多媒体+音乐教学”的形式日渐普遍,借助多媒体技术强大的视听功能与可操控性,可以有效消除音乐的虚无抽象特征。由潘佩佩编著的《高校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一书,深入剖析了多媒体技术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关系,论证了多媒体技术介入音乐教学活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归纳出一系列多媒体技术应用误区,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举措,为智能时代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提供了参考。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趋势分析透彻,理论功底扎实。随着智能时代来临,音乐教学模式势必摆脱人力主导、资源稀缺、渠道促狭等桎梏,逐步向信息化、职业化及自主化方向发展。对此,该书在第一章“音乐教学原则与基本理念”中就分析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提供了充分理论论据。具体而言,一方面以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直观感知教学原则等为论据,表明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并非单纯的外部助力作用,更多的是源自音乐教学的内生需求。如在因材施教原则下,需要加强对学生音乐兴趣、天赋、习惯及意志力等差异的了解,再为学生专门设计契合自身特征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介入能够缓解教师资源及教学资源不足。又如在启发诱导原则下,要求音乐教学不能沦为教师知识、经验、技巧等机械灌输,重心要放在学生音乐艺术探索欲望与行为动机的激活上,多媒体技术可以为“人与音乐”提供良好的互动条件,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状态发展。再如在直观感知原则下,传统音乐教学言说方式难以形成直观体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动作直观等需求。另一方面,具体教学目的、人才培养要求等为论据,指明高校音乐教学不以传授音乐技巧(含声乐及器乐技巧)为最终目的,否则会导致音乐人才培养陷入“非艺术化”的陷阱,要践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这就需要建立认知音乐的多维框架,形成便于“发现音乐之美、理解音乐之美、鉴赏音乐之美、创造音乐之美”的教学生态。多媒体技术在创设音乐审美教学场景方面优势颇多,如通过音画统一界面,帮助学生发掘音乐内容中的审美要素。整体上,该书为“多媒体+音乐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扎实理论基础。
考虑全面周祥,介入途径科学。编者以音乐教学为平台,以多媒体技术为抓手,探索建立多媒体技术助力音乐教学的实践机制。该实践机制的“落脚点”并不唯一,该书通过对固有音乐教学系统的分解,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二到第六章)。具体而言,在第二章“音乐教学方法”中,编者从“传承与发展”两个角度分别验证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一方面说明了在传承成熟音乐教学方法基础上,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加以改进;另一方面提出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的教学体系,创新对象涵盖音乐教学时空、平台、过程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对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在第三章“音乐教学过程”中,介绍了音乐教学各种要素、不同阶段,为多媒体融入明确了节点与时机,同时强调,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监控与互动作用,以保障音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信息的双向流动。在第四章“音乐教学与教师教育”中,编者分别从教师角色、职业素养、素养培养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并表达一个明确观点,即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掌握多媒体技术是高校音乐教室的必备技能,尤其“素养培养”部分,阐明了多媒体技术不仅适用于学生学习,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在第五章“音乐教学环境的设置”中,多媒体的工具属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利用大屏演示设备、立体音响设备、智能终端设备等建立音乐教学线下环境,相对传统的“乐器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环境而言,可以形成更具代入性、更具感染力的艺术氛围。另一方面,利用5G、智能手机、微课视频、智慧课堂及云存储等技术,可以建立音乐教学线上环境,由此有效地延伸音乐教学时空。简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设置“线上+线下”的音乐教学新环境,从而催化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良性进化。在第六章“音乐教学课程的设计”中,编者介绍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互动等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规范化与规律性,例如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详细标注了课前、课中、课后应该使用PPT、微课、视频的时间节点,通过借鉴,可以规避多媒体技术应用随性化问题;整体上,该书分别从教法、教师、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设计五个方面,介绍了多媒体技术介入的科学途径,具备很好的参考价值。
案例经典详实,注重利弊解读。改书侧重实战,对此编者围绕“多媒体技术应用”这一主题设计了经典详实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案例解读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强调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有利一面,而是采用辩证思维,兼顾一体两面,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弊端详加阐释。在第七章“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探究”中,该书列举了多个审美教育案例,包括聆听纯音乐、鉴赏声乐作品、感悟歌词意境、了解作品背景等,强调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实现多种感官协同审美。例如聆听纯音乐作品《夜莺》的过程中,仅仅融入视频影像资源,展现静谧的深林、辽远的天空、空灵的山河等要素,实现“视听一体”的鉴赏效果,就能给学生带来“1+1>2”程度的艺术震撼,由此产生的音乐艺术体验也更为深刻。在第八章“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视唱练耳基本教学内容时,该书也提供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案例,指导了音乐教师在高校音乐专业常规视唱练耳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多媒体技术对录音机、乐器弹奏、口头模拟等工具(方法)的平替,让很多视唱练耳的细节被放大。例如,训练节奏时,指导音乐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两个音节间隔时长,利用特效标注起止点,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此外,该书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大弊端,即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或者滥用多媒体技术,如整节课教学完全建立在多媒体设备操作上,这无疑是喧宾夺主的现象,反而会减弱师生互动,剥夺学生的探究机会,应该予以规避。
树立融合思维,提出创新建议。该书的核心思想是“融合”。事实上,该书关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的诸多观点、方法、途径、模式等论述中,也始终坚持融合思维,如这一思想在第九章“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该书分析了智能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学必然面对的冲击,即“数字化冲击”,尤其音乐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提高,原有的“教与学”时空界限、物理隔阂就会逐渐消失,为“多媒体+音乐教学”融合奠定基础。其次,该书提出多媒体技术应用创新建议,即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逐步完善高校音乐专业的“互联网+音乐教学”生态,并指出新型音乐教学生态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多媒体技术应用效能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多媒体不在是教师手中的新教具,它能够演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音乐、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交流媒介。再次,该书提出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音乐实践建议,无论是为了掌握经典曲目技巧,夯实音乐基础素养,还是培养创造性音乐人才,职业化音乐工作人员可利用多媒体可以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例如,将音乐编曲、视频剪辑、特效制作等纳入到音乐教学内容中,鼓励学生把表演或创作的音乐作品上传到互联网,接受公众检验、批评与建议,这种“大众评鉴”方式远比高校音乐专业内部考核更加有效。
通读全书,智能时代的音乐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亟待系统革新,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为高校音乐教学质效赋能,还能够进一步拓宽音乐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形式、优化音乐教学环境等。该书锐意革新,方法具体,围绕“多媒体+音乐教学”设计了系统可行的实施路线,可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师资的参考用书,也适合音乐领域人才自主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