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下业财融合及全链路稽核保障业财质量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全链路稽核确保企业数据准确完整,揭示流程风险和漏洞保障资金安全;构建HJ平台的全链路稽核模型,以保障稽核全面有效;针对稽核面临的如数据复杂、流程断点、风险难排查等问题提出数据源管理、预算投入、流程、制度规范及风险识别等五大举措,以夯实稽核效果;构建全链路稽核指标体系衡量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文章基于全链路稽核思路和方法及衡量体系构建,旨在保障业财稽核顺利落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两翼视角。
【关键词】财务稽核;内部控制;稽核模型;财务健康体检表
【中图分类号】F275
一、业财稽核问题提出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及信息化变革的兴起,业财一体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业财链路数据稽核是保障业财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之一。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企业及单位需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构建财会领域重大风险识别预警机制[1]。业财全链路稽核是指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及系统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差异化明细稽核,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准入的条件、参数,业务操作的流程及规范,业务结算的风险及控制,以及财务数据的复核及稽核校验等环节。
国外学者对于财务稽核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成立了COSO 委员会,根据委员会建议研究内部控制问题,并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王瑶琳,2019;谭文浩和赵西英,2011)[2][3]。内部控制可减少故意虚假陈述,为公众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护(Marianne M. et al.,2008)[4];韩国、日本等对于财务稽核和企业内部控制均有一定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对财务稽核在检查核算质量、财务管理及风险披露有一定的产出。首先,基于核算质量视角,内部稽核可提高公司收入核算的质量(秦华,2011)[5]。通过定期将稽核数据进行汇总,重点关注暴露问题和明确权责利(张颖,2017)[6]。其次,基于业财融合的理论,规范业务流程并建立“馈循式”财务稽核模式以促进财务精细化管理(郑冰冰和徐东伟,2017)[7]。再者,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一是财务稽核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成效的有效手段(周杨,张雅静,王馨缘;2017)[8]。二是财务在财务管理中规范管控、纠错等稽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严俊,2020)[9]。最后,基于信息化建设视角,内控信息化下的财务稽核是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和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举措(丁斯伟,2016)[10]。综上所述,国内研究中针对全链路稽核体系构建研究还存在些许空白。
同时,企业经营中业财全链路稽核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企业利用全链路稽核发现企业的业务交易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业财稽核能为企业业务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有效的支撑依据,通过业财稽核可以发现交易链路中的一些配置差异、漏洞及错误,从而规避相应的结算带来的资金损失风险,保障资金资产安全。再者,业财稽核借鉴统计学规律进行同比、环比和趋势对比分析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违规或欺诈行为,从而确保企业的业绩真实可靠。最后,业财稽核还可建立有效的稽核模型,形成稽核防线,防止内部流程缺失带来的风险,也能减少内部流程控制缺陷带来的外部合规遵从风险。然而全链路的业财稽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数据量巨大、数据源复杂、数据不规范及风险难以控制等;传统的简单的财务稽核方法难以满足业财稽核的需求,为此本文结合互联网公司应用实例总结出可行的稽核思路和方法,旨在保障业财稽核能顺利执行落地并能为后续研究奠定实践参考基础。
本文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类边际贡献。一是研究以业财稽核为切入点,在国内研究中鲜有研究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且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二是以互联网实例为研究工具,剖析全链路业财稽核在互联网时代中的相关的方法和可行性的方案,有别于其他理论研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实践参考价值。三是本文研究针对业财全链路稽核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及指标建设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全方位视角审视企业的OTC、PTP及RTR流程的相关风险及影响因子,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度提供了有效的衡量依据。
二、全链路业财稽核模型构建
本文以HJ平台中业财全链路稽核为例进行稽核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从交易、计费、计算、付款及业财比对等方面。
(一)稽核模型构建
根据前述研究,财务全链路稽核主要包括业业稽核、业财稽核、账实稽核。以HJ平台为例的业财全链路稽核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业业稽核:图1中环节①~④,主要是指业务系统中各流程节点数据交互及稽核验证,旨在保障业务从交易到支付环节的数据完整、及时、准确。该环节主要包括财务流程中的OTC(交易到回款)和PTP(采购到付款)流程。该稽核中的关键主键为交易订单、计费账单、付款批次及付款账单、发票交易等信息。最后该稽核实现的方式主要从订单交易流程及资金流水和付款账单等进行勾稽,分别从大数据中对于订单交易的数量、金额及维度信息进行比对并形成稽核差异,然后再将该差异传递到财务运营团队进行数据差异分类,分类完成后进行数据的加工整理和推进业务进行清理,将清理结果再反馈到HJ平台进行修复,以此形成数据清理循环,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数据源质量和保障业务系统交互数据准确完整。
业财稽核:“财”是指根据业务明细数据形成的业财转换后形成的财务结果。图1中环节④~⑤为财务结果。业财转换是实现业财系统之间稽核的关键步骤,也是企业业财建设的核心之一,该环节需把业务语言通过会计规则、财务管理维度转化为财会语言并形成财务明细结果,相应的核心要件为业务交易明细或业务账单转化为财务交易明细及财务账单并形成财务交易明细账务结果。本文中HJ平台传递的应收单、核销单及账单等在财务系统中同比例形成财务应收明细账、财务应收账款核销分录等。相应的该过程如稽核出现差异参照上文提及的过程对差异进行分类和清理修正后,再返回到财务系统中形成准确的财务明细结果。
账账稽核:是指财务账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交互之间的稽核校验,确保从明细账传递到总账及财务报告中的数据金额、数量、维度信息完整准确。图1中环节⑤~⑦为财务结果。一般情况下,账账之间无差异或仅有时间性差异,但实际情况下,由于系统交互存在数据口径、数据丢失和技术BUG等原因会导致交互出现数据不一致产生稽核差异,从而影响账务结果。针对此情况,需确保交互系统之间的逻辑一致、口径一致、以及确保系统技术稳健,这也是账账核对稽核校验的关键步骤。
账实验证:指财务结果与实物或与交易对方进行函证、稽核或审计确保账和实物、应收应付函证等结果保持一致。如存货账实一致盘点验证、应收账款对账函证验证、应付账款供应商对账函证验证,以及外部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验证存货、应收、应付等资产科目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图1中环节⑧~⑨的验证结果。
综上所述,全链路的财务稽核包括业业稽核、业财稽核、账账稽核、账实验证等关键环节,也是确保企业整体链路业财一体化的关键程序和环节。HJ平台中针对以上环节均是通过关键主键进行勾稽关系匹配,再通过第三方验证或SOX审计保障整体数据的完整、准确无误;然后再通过对差异进行具象化分析、系统化方案修正及账务调整处理,从而保障各方数据信息维度、口径、时效等均一致,进而实现业财一体化建设。
(二)业财稽核防线体系构建
结合HJ平台业务,从事前、事中及事后三维度构建五道稽核防线,如图2所示。
三、稽核结果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稽核模型的构建,结合OTC、PTP、RTR等主要业财流程构建业财稽核整体的指标体系见表1。
四、业财稽核相关问题及对策
(一)业务稽核相关问题
财务全链路稽核并非一蹴而就,在稽核前需做好各种准备,稽核中已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需先进行问题排查和梳理,并通过有效的手段保障数据的准确完整,稽核才能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稽核问题。
1.数据信息质量差,稽核执行难度大
财务全链路稽核的前提是数据信息源的准确及完整,以便财务稽核中能匹配和映射到关键信息和数据,但实际情况是数据质量较差,常存在数据的错误、遗漏甚至重复等问题,因此稽核实施难度较大,需在稽核前对于数据质量进行排查和规范,以确保稽核能顺利进行,数据能符合稽核要求。
2.系统改造成本高,稽核落地投入大
财务全链路稽核涉及到业务、财务等相关前后端的系统链接和改造,同时也涉及到上下游各协同部门,不同环节及不同系统不同部门间存着系统交互、协同及部门协同等问题,系统改造很难在短期内见效,需进行系统性评估可行性和改造排期,同时也会给有关部门增加系统投入的预算,整体成本会上升。而各部门又有其相关的OKR考核,是否愿意投入资源来进行稽核系统化改造就显得不是那么确定了,从而导致稽核落地并不容易开展,很有可能因为成本因素导致中途“难产”。
3.流程节点断点多,稽核覆盖风险高
一般而言,企业对于各流程环节很少进行全链路的打点或梳理,这也导致了系统与系统之间、流程环节与环节之间存在了许多断点,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没有体现,并缺少了关键信息迫使稽核无法进行,或稽核未能有效覆盖各环节,从而引发稽核不全等风险。
4.制度控制意识弱,稽核标准稳定低
财务全链路稽核涉及到多部门,企业非财务人员对于内部制度控制意识并不强,甚至非常弱,内部控制的流程又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高,从而导致了企业整体上稽核实现的难度大,尤其是因为人员的更迭或职责范围的变更导致了标准变化快、制度流程规范性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稽核不稳定因素。
5.风险评估分析少,稽核成果保障弱
全链路稽核需对大数据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同时也需对关键数据和关键财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及甄别。然而由于企业缺少专业人才进行全链路的风险评估,都是基于某些流程节点进行风险评判,缺少综合性全局视角专业人才或组织进行风险全面排查,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稽核结果可能是临时性或短暂性的,一段时间后又可能回到最初的状态,整体上稽核成果难以持续。
(二)建议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稽核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五大解决建议,以便企业能更好地执行全链路稽核,确保稽核成效最佳。
1.加强数据源头控制,提升稽核方案可行性
建议数据清新和校验机制,以保障数据的准确及完整。同时,从源头进行控制,从业务入驻开始对于数据准入标准进行规范,并实施监控和指标设定,确保稽核在事前进行并保障数据完整性。此外,对于不同系统的数据在交互时做好测试验证比对,确保交互不重不漏。
2.保障系统预算投入,确保稽核成本有效性
针对系统投入问题,建议做好专项预算调配,并时刻监控预算的进度,确保系统改造能按步骤按节奏进行。同时,充分评估系统改造的排期、投入周期及相关的投入成本,将钱花在刀刃上,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和支出,做好改造项目的优先级排期及计划,充分发挥成本最大化效应。此外,加强过程监控并做好及时调整,以避免超预算支出或成本使用不当。
3.打通流程控制断点,降低稽核链路风险性
针对流程断点问题,建议明确各部门和团队的责任及流程环节,评估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断点,并加强各团队和系统之间的协同,打通相应的断点,确保整体流程顺畅。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以便保障各流程环节能规范性运作,从而减少稽核中流程断点带来的稽核风险,保障稽核的有效性。
4.强化制度规范意识,提高稽核标准稳定性
针对制度规范问题,建议加强各团队协作,并加强非财务人员关于制度规范的培训,增强非财务人员的制度规范意识。同时,不断深化制度规范的发文和宣导,将流程节点和各制度能结合到一起,并嵌入到工作环节中,真正让员工感受到制度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减少不规范问题,提高财务稽核产出的稳定性,确保整体稽核平稳高效落地。
5.加大风险识别力度,夯实稽核效果持续性
针对风险识别问题,建议企业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和风险控制模型,将风险进行量化和分类。同时加强各团队风险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并针对风险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加强各环节或业务活动的监督和排查,积极主动的识别潜在的异常问题和风险事项,并协同各团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从而确保稽核的结果可持续性和可行性。
四、结语
(一)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及研究,本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视角总结阐述了财务全链路稽核结构化流程、步骤、稽核防线体系构建及稽核质量衡量指标构建,以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及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财务报告的可消费性和可读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全链路稽核是系统性工程,复杂度高,制衡因素多等,通过财务稽核模型的构建及关键财务余额的构建可提升财务报告整体效率和质量,减少财报错报风险。
二是通过清晰化定义业财一致、账账一致、账实一致等关键概念,可进一步厘清企业的业财融合的水平和现状,通过业财工具进一步对企业业财一体化优化建设势在必行,并以此提升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完善财务数据回溯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可消费性。
三是通过OTC/PTP/RTR等会计流程循环,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梳理和完善业财稽核的衡量指标体系建设,进而可利用在实践HJ平台中提升企业财务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度,进一步保障财务质量的稳健可靠性。
四是根据现有的业财稽核中存在的信息质量差、系统改造成本高、流程断点严重、控制规范意识不强及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控制源头、规范流程、规范准入标准、完善流程建设、保障预算投入、防范风险等全方位视角进行保障,从而提升业财稽核的水平,并进一步夯实稽核成果。
(二)研究展望
本文主要基于业财稽核理论、及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相关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受限于数据来源、样本数据量等问题,相关研究中未进行实证检验或问卷调查分析,加上如流程断点等企业系统性问题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可能难以证明企业全链路稽核投入产出能在短期内成效显著。基于以上考量,该领域拓展的研究方向可拓展以下几方面。一是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并通过样本量收集等方式实证校验全链路稽核与企业经营成果之间的关联影响;二是基于流程断点及数据源质量问题,可拓展研究过程中的影响因子的替代或变换,从而解决业财稽核中关键因素的数据收集难问题。三是鉴于AIGC兴起,可借助AIGC等大模型工具来实现企业资产负债表稽核健康度和稳健度的数据源产出问题,并通过AIGC等新兴技术视角来优化数据样本难、定性指标量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漏洞填补等,从而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7.]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 t20230217_1016587.shtml.
[2]王瑶琳.电网企业财务稽核的电改应对策略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9.
[3]谭文浩,赵西英.基于 COSO 框架的嵌入式财务治理体系——一种整合新路径[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2011,09:560-569.
[4]Marianne M. Jennings,Kurt Pany,Philip M.J. Reckers.Internal control audits:Judges’perceptions of the credibility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process and likely auditor liability[J]. Elsevierjournal,10.1016/j.adiac,2008,08:006.
[5]秦华.企业收入稽核方法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3):15-17.
[6]张颖.财务稽核与审计工作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J].农电管理,2017(12):49.
[7]郑冰冰,徐东伟.业财内控联动在物资利库中的运用[J].财务与会计,2018(07):38-39.
[8]周杨,张雅静,王馨缘.财务稽核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35):113-114.
[9]严俊.电力企业内控与财务稽核的有机结合[J].财会学习,2020(12):249-251.
[10]丁斯伟.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稽核管控系统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6(05):50-51.
[11]李星玥,徐晶.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高校财务稽核应用实践[J].国际商务财会,2022,407(05):47-51.
责编: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