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钦州市2013—2022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钦州市2013—2022年水痘病例和人口数据;利用WPS Office表格和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并描述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13—2022年钦州市共报告水痘12 372例,发病率为38.07/10万;发病率从2013年的5.86/10万上升至2021年的67.32/10万;各县(区)发病率在23.19/10万~50.09/10万之间;乡村地区的发病率低于城镇和街道地区;每年4—6月和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人群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是5岁~<10岁组,发病率为213.17/10万;发病率最低的年龄组是60岁~<65岁组,没有病例报告。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结论 钦州市2013—2016年水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7—2022年在高位波动。建议加强监测预警,根据流行规律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进行干预,通过提高适龄儿童2 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控制水痘疫情的流行。
【关键词】 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R51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4.06.013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cella in Qinzhou City, Guangxi from 2013 to 2022
LYU Caifang1, HE Shengqian2, FU Chunyan1
(1.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Qin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Qinzhou 535000, Guangxi, China; 2.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Health Car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zhou, Qinzhou 535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cella in Qinzhou City from 2013 to 2022.
Methods Cases and population data from 2013 to 2022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WPS Office forms and SPSS 18.0 software were used to organize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data, 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cella were described.
Results A total of 12 372 cases of varicella were reported in Qinzhou from 2013 to 2022,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38.07/100 000. Th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from 5.86/100 000 in 2013 to 67.32/100 000 in 2021. The incidence rate in each county (district) was between 23.19/100 000 and 50.09/100 000. The incidence rate was lower in rural areas than in urban and street areas; the peak period was from April to June and from November to January of the next year; the age group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was that with the age of 5 to less than 10 years ol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13.17/100 000, and the age group with the lowest incidence rate was that with the age of 60 to less than 65 years old.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were the main places where varicella emergencies occur.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varicella in Qinzhou City increases from 2013 to 2016, and fluctuates at a high level from 2017 to 2022.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surveillance and early warning, intervene in key places and key pop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gularity of epidemic, and control the epidemic of varicella by increasing the vaccination rate of 2 doses of varicella vaccine for school-age children.
【Keywords】 varicella;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聚集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教学秩序,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近年来,人们对水痘疫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尽管我国尚未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但已于2005年开始要求将水痘列为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病种[3]。本文通过对钦州市2013—2022年水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钦州市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流行规律,为制订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水痘病例,统计2013—2022年钦州市水痘病例数据和人口资料,通过钦州统计年鉴收集农村和城市人口资料。
1.2 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1周内同一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水痘病例的事件。
1.3 方法
利用WPS Office表格和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利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地区分布图,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钦州市2013—2022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疫情概况
2013—2022年钦州市共报告水痘12 37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 38.07/10万;水痘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开始呈波动上升趋势,发病率最低为2013年的5.86/10万,最高为2021年的67.32/10万。见图1。其中2017—2019年(非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共报告水痘病例5579例,年均发病率为56.77/10万;2020—2022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共报告水痘病例5132例,年均发病率为51.58/10万。以上不同疫情防控时期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07,P<0.001)。
2.2 地区分布
2.2.1 行政区分布
2013—2022年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浦北县和灵山县4个县(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例中,报告病例最少的是浦北县1735例,最多为灵山县447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是浦北县的23.52/10万,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钦南区的59.55/10万;除浦北县外,钦南区、灵山县和钦北区的年平均发病率均≥30/10万。见图2。
2.2.2 乡村和城镇分布
按照病例现住址统计发现,2013—2022年钦州市报告的12 372例水痘病例中,现住址为乡村地区的病例有79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8.15/10万;现住址为城镇或街道的病例有44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3.11/10万。两个地区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901,P<0.001),乡村地区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城镇和街道地区。
2.3 时间分布
按照发病日期统计,2013—2022年钦州市报告的水痘病例发病时间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每年呈现双峰流行特征。其中11月—次年1月为第一高峰期,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8.90%;4—6月为第二高峰期,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23.57%。按周次统计发病病例,每年的第一流行峰从第38周开始波动快速上升,并于第46周至52周期间形成高位平台期,第53周开始波动下降至次年第2周,随后快速下降;第二流行峰从第11周开始缓慢波动上升至第20周,随后缓慢下降。见图3和图4。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别分布
根据病例的性别统计,2013—2022年钦州市报告的水痘病例中,男性病例数为7074例,发病率为45.74/10万;女性病例数为5298例,发病率为38.65/10万。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89,P<0.001),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发病率。
2.4.2 职业分布
2013—2022年钦州市报告的水痘病例中,学生5000例占40.41%,托幼儿童3710例占29.99%,散居儿童2723例占22.01%,其他职业人群939例共占7.59%。
2.4.3 年龄分布
2013—2022年钦州市报告的水痘病例中,全人群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是5岁~<1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13.17/10万;其次为<5岁年龄组,发病率为113.47%;发病率最低的年龄组为60岁~<65岁年龄组,2013—2022年该年龄组没有病例报告;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8×107,P<0.001)。对10岁及以下水痘发病人群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7岁~<8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320.55/10万;≥1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为17.31/10万;100/10万<发病率<200/10万的年龄组有3岁~<4岁年龄组和8岁~<9岁年龄组;200/10万<发病率<300/10万的年龄组有4岁~<5岁年龄组和6岁~<7岁年龄组;发病率>300/10万的年龄组有5岁~<6岁年龄组和7岁~<8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3×106,P<0.001)。见表1和表2。
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E)
2.5.1 时间分布
2013—2022年钦州市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5起,疫情事件起数从高到低依次为2021年18起,2019年14起,2017年和2018年各10起,2020年和2022年各9起,2016年2起,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各1起。从事件发生的月份看,除2月、7月和8月没有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外,其他月份均有报告;报告起数最多的是12月和11月,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22.67%和21.33%。
2.5.2 地区分布
2013—2022年钦州市报告的75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学校,其中小学55起(占73.33%)、托幼机构19起(占25.34)、初中1起(占1.33%)。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学校占60.00%、县镇学校占30.67%、城市学校占9.33%。见表3。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2013—2022年钦州市水痘年发病率在5.86/10万~67.32/10万,年均发病率为38.07/10万;从2013年至2017年水痘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国内研究一致[4]。这个结果一方面可能是水痘病例确实增多,另一方面可能与医疗机构报告敏感性和规范性的加强有关[5-6];同时,卫生健康部门实行的以县(区)为单位每年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实行不少于1次的全覆盖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及二次督导制度、传染病报告质量红黑榜通报制度,以及教育机构的晨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等制度的规范实施,对钦州市水痘病例的发现和报告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2017—2022年钦州市水痘年平均发病率在高位小幅波动,整体趋于稳定,接近同期国内水痘的发病水平[7]。然而,本研究发现2017—2019年(非新冠疫情防控期)的水痘年均发病率高于2020—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期)的年平均发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8-9]报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的结果一致,可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行的人群安全社交距离、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加强落实的教室定期通风消毒制度、师生晨午检制度和健康管理制度等“两案九制”相关措施对水痘的疫情防控同样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水痘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从地区分布看,2013—2022年钦州市4个县(区)的水痘年平均发病率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与各县(区)疫苗接种率、病例就诊意识、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机构报告敏感性等因素差异有关,具体仍待进一步研究。乡村地区的发病率低于城镇地区,这可能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于城镇地区有关,这个结果提示人群密集的城镇地区是水痘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下一步的水痘疫情防控工作中,应当向人群密集的城镇地区倾斜更多的医疗资源,如水痘疫苗、疫苗接种医务工作者和健康宣教与促进工作者等。
从时间分布分析,2013—2022年钦州市水痘每年流行高峰期分别是4—6月和11月—次年1月,与随海田[4]、鲍武波[10]、王芳琼[11]等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个流行规律可能与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干燥或气温骤变等因素利于易感人群引发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12];2月虽属于冬季,但是钦州市报告发病率较低,其原因可能与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学生和托幼儿童等重点人群减少了聚集性接触的机会有关[7]。每年的第11周和第38周前后水痘病例开始加速上升并逐渐步入高峰期,这个时间段是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开学第2周前后,开学至流行高峰时间间隔约为水痘的一个平均潜伏期,这个结果提示了每个学期开学后,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把水痘列入校园内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病种之一,及时落实《学生晨午检制度》《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等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防止水痘在校内蔓延扩散。
从人群分布来看,钦州市男性水痘发病率大于女性,与国内其他省份研究结果大致相同[4,6-7,13],这可能与男性活动范围相对更广、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受先天性生理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男性免疫功能较女性弱有关。病例主要以<10岁人群为主,与四川省的研究结果[14]一致;10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是3~8岁年龄组人群,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尚未完善,也可能与该年龄段正值首针次水痘疫苗的保护效力降到较低水平有关;研究发现接种1针次水痘疫苗1~2年内疫苗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第3~4年开始疫苗保护效果下降明显,而5年之后疫苗的保护效果进一步下降[15]。总之,分析表明托幼儿童和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是水痘发病率较高的人群,是水痘防控的重点干预人群。
2013—2022年钦州市水痘引起的PHEE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16],这与托幼机构和学校人群密集有利于水痘传播扩散有关。可见,托幼机构和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是水痘疫情传播扩散的场所,是水痘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研究还发现,钦州市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水痘PHEE的构成比高于县镇和城市地区,这可能与农村地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缺少具有卫生相关专业的保健员、病例无法及时发现和科学管理等因素有关,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水痘更容易传播,并进一步导致校内水痘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综上所述,2013—2016年钦州市报告的水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2022年报告发病率维持在高位波动;每年的4—6月和11月—次年1月是流行高峰期;人群相对密集的城镇地区发病风险高于农村地区;病例主要以<10岁人群常见,其中尤以3~8岁年龄人群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儿童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水痘聚集性疫情。
总之,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聚集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教学秩序。目前研究表明[17-19],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水痘疫情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接种2剂水痘疫苗比1剂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当2剂次疫苗的覆盖率达到75%时,可以基本消除水痘。因此,为做好水痘疫情防控,减少水痘对儿童人群的危害和教学及生活秩序的影响,应当将水痘列为重点监测传染病病种加以防控,将<10岁人群列为重点干预人群,托幼机构和学校列为重点管理场所,在每年流行季节来临前,提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疫情的暴发流行。在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积极引导家长及时给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同时,将水痘疫苗列入免疫规划疫苗类别实施免费接种,或将水痘疫苗接种列入医保报销范畴,可以提高人群接种积极性,有助于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控制水痘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 考 文 献
[1] 梁晓峰,罗凤基,封多佳(主译).疫苗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23-1024.
[2]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28.
[3]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08-610.
[4] 随海田,李锦成,王淼,等.2005—2015年中国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25(2):155-159.
[5] 彭颖,孔德广,汪鹏,等.2009—2018年武汉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3):330-332.
[6] 贾成梅,王勇,许燕,等.2014—2018江苏省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4):601-604.
[7] 董蒲梅,王淼,刘燕敏.2016—2019年中国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0,26(4):403-406.
[8] 邓徐慧,杜敏,龙怀聪,等.成都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3,9(4):cab65b0c2c008d609cbc357f22cfb720435-443.
[9] 赵岳,范君言,沈佳莹,等.新冠疫情防控对浙江省第一季度法定传染病流行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23,35(4):354-361.
[10] 鲍武波,党露希,祝明清,等.2011—2018年武汉市某区水痘流行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30(6):67-70.
[11] 王芳琼.楚雄市2007—2016年水痘流行特征[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8,24(1):62,69.
[12] 王浩武,卢达.2015—2019年天津市河东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2,38(15):2137-2139,2146.
[13] 张磊.江苏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9.
[14] 陈华,刘伦光.2012—2017年四川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8,34(19):2672-2674,2679.
[15] 阮菁如,钟春燕,黄佳峰.水痘聚集性疫情中水痘疫苗保护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6):25-28.
[16] 张莉,王荣会,何成丹.重庆市巫山县2018—2022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3,29(3):27-29.
[17] 彭志强,郑慧贞,吴承刚,等.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1):9-12.
[18] 卢肇骏,沈鹏,孙烨祥,等.鄞州区2009—2018年出生儿童水痘疫苗接种保护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2021,33(8):804-807.
[19] 刘俊,肖绍坦,费怡,等.儿童两剂水痘疫苗接种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8):473-47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N20232007)
第一作者简介:吕才芳,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E-mail:784785687@qq.com
[本文引用格式]吕才芳,何胜谦,付春燕.2013—2022年广西钦州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右江医学,2024,52(6):55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