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中使用克令吊转运人员救助方式的分析与探讨

2024-08-09 00:00张凌奇郭伟
航海 2024年4期

摘要:水上交通日益繁忙,海难事故时有发生,如船舶搁浅触礁、船舶碰撞水下不明物、大风浪情况下船舶失去动力、船舶火灾爆炸等。作为救助工作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海上人命安全,第一时间使遇险人员脱离危险。在不同的天气海况、复杂的现场环境下进行人员转运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海上救助中大型克令吊在接救和转运遇险船员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遇险;克令吊;救助

0前言

海难事故救助不仅要求救助船员精通航海业务知识,掌握船舶操纵方法,而且还必须思维灵活,面对不同类型的救助采取不同的方法,选取不同的救助器械。救助往往伴随着恶劣海况,能否在8级以上的大风条件下,将人员顺利救下,需要救助人员利用丰富的经验做出抉择,合适的方法、器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本文结合一起海上人员转运的救助案例,谈谈克令吊在此类救助中起到的作用。

1 救助案例

(案例)2023年8月28日,受江淮气旋入海影响,江苏灌河口水域发生10级以上大风,船上装载镍矿的“华海601”轮正在该海域抛锚避风。货舱内镍矿受船舶颠簸影响,水分渗出,船舶浮态不稳。6:01,船舶横倾15̊(右),且持续加剧倾斜,随时可能倾覆,船上15名船员遇险。情况紧急,某救助船刚好在该水域执行任务。6:18,救助船抵达遇险船舶,此时现场风力偏北风9〜10级,浪高3〜4 m。0620时,决定救助船右舷强靠难船左舷,利用克令吊及救生吊篮分批转运人员。0650时“华海601”轮15名遇险人员全部安全转运至救助船。7:20,“华海601”轮倾覆,见如图1。

上述是比较典型的使用船舶克令吊在复杂环境中进行人员转运的救助案例,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条件下,使用克令吊救助的效率比其他手段要高。那么什么时候可以选择,什么时候不选择克令吊,如何判断是否可以使用克令吊,需要我们加以判断思考。救助方式多种多样,某起救助中使用克令吊进行人员转运,是否就是首选。每一次海上救助,都会因为时间、地点、环境、人员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看似遇险性质相同的救助,在实际救援中却不能墨守成规,不加变通。以下介绍克令吊救助的特点,方便更好理解克令吊的优点和不足。

2 克令吊救助的特点

恶劣海况下开展救助,对救助船员以及遇险人员的安全都是极大的考验。对于遇险人员来说,尽管船舶处于危险状态,但若船舶此时状态稳定,则母船是最安全的场所。同理,救助船的母船对救助船员来说,也是最安全的场所。因此,由母船至母船,即从一个安全场所转移至另一个安全场所,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克令吊是最符合上述描述的方法,即从遇险船舶直接转移至救助船舶,取消中间的诸如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牵引绳等环节,减少了不安定和不确定未知风险的因素。

利用克令吊转移人员的救助中,在海况允许的前提下船长需要有良好的船艺,并要对船上关键性设备和船舶本身的性能和使用极限,以及整个救助团队的综合救助技能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和被救人员沟通好救援方案,使得双方的配合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救援效率。在上述因素都具备后,在整个克令吊救援操纵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偏差,这就十分考验整个救助团队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应急方案的完善性、现场作业的灵活性、时时准确沟通的有效性和整个队伍在高海况复杂水域中作业的稳定的心理素质。

在恶劣海况下救援,与遇险船舶距离越近,带来的风险便会成倍增加。想要完成克令吊转运人员就需要贴近遇险船舶,横距要小于克令吊的最大舷外工作距离。因此,克令吊本身的硬件数据也决定了本次救助的风险系数以及救助成功率。

3 目前的救助船用克令吊

目前,国内各救助局中占主力位置的9 000 kW救助船上,都装有3个克令吊,船艏甲板一个,第一艏楼船中两舷各一个,如图2所示。经过多年的海上救助经历,笔者认为衡量克令吊的性能标准主要有4项:工作距离、最大高度、安全工作负荷、以及机器运行速度。

图(2)目前救助船用克令吊

本文以参与上述案例的9000KW救助船的船中克令吊为例。型号:折臂式克令吊,该克令吊最大工作半径12 m,SWL(安全工作负荷)98KN-20KN(受工作半径影响而变化),允许工作倾角:横5°,纵2°,特殊情况下当起重能力为2 t时船舶纵倾6°,横倾12°时仍然能有效工作,且起升速度不小于40 m/min。

由克令吊实施的海上人员转运,一般情况下负荷较小,通常不会达到克令吊的最大安全负荷,决定救助成功率的因素是工作距离、最大高度以及运行速度。随着船舶船龄的增加,设备老化在所难免,各甲板器械也达不到出厂时的性能标准,主体转动速度、大小臂折叠速度、挂钩起降速度等,都会受到液压管线老化的影响而变慢,复杂海况下的人命救助是一个争分夺秒的过程,有时几秒钟的延误都会决定一次救助的成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因此,性能更佳、状态更稳定、寿命更长的克令吊会在救助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除此之外,对船上已有克令吊的维护保养也不可忽视,及时更换液压管线及接头,防止爆管,关节处润滑以减轻磨损,冬季气温低时提前热机等,都是延长机器寿命的有效方法。

9 000 kW救助船折臂式克令吊,其底座中心点距离外侧舷边约3.5 m,理想情况下有效的最远舷外救助距离是8.5 m。然而海上情况复杂多变,8.5 m的有效救助距离并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救助形势,缺少航海相关经历或救助经历的人会认为这个距离对于人员转运已经够用了,但是行业内人员都清楚这个距离只是理想情况下水平面的最大距离。救助往往伴随着风浪,能用到船与船之间克令吊转运人员,说明天气海况差,有时会达到甚至超过克令吊的使用许可条件。吊臂有效距离越短,对船长的操纵水平要求就越高,对整个救助团队的操作要求就更高,心里压力更大,容错几率也越小,反之安全系数则大大提升。除了克令吊的性能,笔者认为其在船上的设计和安装位置也很重要。海上非比陆地,能使用克令吊的工作环境及船舶姿态不是很多,如本文开头所列举案例中,因为当时环境和船舶姿态符合条件,船中部的克令吊在整个救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很多时候救助环境和对方船舶的态势会使救助船克令吊(船中)的使用受到限制,无法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见如图3;如果一味强行使用克令吊而忽视客观环境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选择克令吊救助的时候,救助船长需要慎之又慎。

随着去年我国最大深远多功能救助船“南海救103轮”的投入使用,不仅填补了我国深远海综合搜救能力的空白,其后甲板的3台吊车在海上救助、人员转运工作中也将体现出更大的优势,见图4。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三台吊车,后甲板右舷的是一台豪氏威马的大型起重吊车,其作业半径达到36米,SWL80吨;后甲板左舷的是一台液压折臂吊,最大工作半径27米,SWL5吨,船尾的A字架,舷外跨距13米。这三台吊车的作业半径及位置分布,大大突破了常规救助船海上吊运人员的局限性,并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可以在海况复杂、船舶姿态复杂的情况下,安全高效的完成海上人员转运工作,切实提升海上人命救助的成功率。

4 结束语

克令吊转运人员的救助是救助中难度系数较高的一种,在此情况下使用克令吊进行人员转运,因人因船而异,只有不断提升人员和团队的操纵水平上限,并增强船舶硬件能力,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程度,才能在复杂的海况和船况中掌握主动,笔者也希望在今后的设计和建造中,新型救助船能将克令吊各项性能进行优化,安装位置更符合实际救助需要,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救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简介:

张凌奇,船长,(E-mail)65157137@qq.com

郭伟,二副,(E-mail)11407798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