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西南局,迄今已75周年。
解放大西南后,中共中央西南局的工作重心转向和平建设。进驻重庆时,西南局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停滞,交通梗阻,民生困苦,失业人员众多。国民政府长期滥发钞票,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是否有能力稳定经济形势、恢复生产,从而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是西南局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新的执政条件下,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西南局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党组织建设。他们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要求被贯彻在西南局干部队伍的建设中。
从1950年起,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先后作《在西南局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提纲》《在西南局、西南军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九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关键是把党的组织整理好》《发展和巩固西南党的组织》等讲话和报告,强调整顿党的作风,要求清除腐败分子。西南局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思想教育、团结人民群众、清理腐败分子、领导以身作则、建立监督体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密切了党群关系,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
在党中央领导下,西南局的工作呈现出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鲜明特征。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是西南局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绩。进驻重庆之初,邓小平就把稳定金融作为当务之急,提出了“一手抓接管,一手抓金融”的指导方针。同时开展征粮剿匪、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等运动,迅速建立起新的秩序。在西南局的领导下,西南地区结束了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混乱局面,也结束了几十年来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困难局面,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4年6月,中共中央作出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的决定。同年12月,西南局宣布撤销。在五年的存续时间里,西南局结合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解放西南全境、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发展经济、繁荣社会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执政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西南地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南局的杰出工作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