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还在小院里盘旋,几棵老树静静伫立,只是当年院中那沙沙的落笔书写之声,再也没有响起过。蓦然回首,斯人已去,唯有小院空留。
浸染着秋的清素,我走进秋白故居。一眼望去,木质大门两侧各有一尊石鼓,上刻精美的动物浮雕。故居宽阔,青瓦白墙,分为东西院落,让人还未真正走进你的世界,便开始遥想你曾经生活在这里时的情景。
走进祠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你的石膏像。你静默地望着我,我抬眼和你对视,似读出了好多内容。石豪像是清秀的书生模样,有几分苍白、几分忧郁,但眼眸中闪着坚定的光,正是这光,带着你拨开浓雾,大步向前。
我走进你的书房,仔细端详那三尺见方的陋室,只见一张简单的书桌,陈列着笔墨与砚台,哪儿有诗意?只让人觉得贫寒朴素。
穿过弄堂,踏着青灰色的石板路,抚摸着白墙,我驻足,脑海中关于你的记忆如千军万马般奔腾而来。我曾困惑,你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为何不去做常州府的唐伯虎呢?你经天纬地,壮志满怀,为何不去做常州府的孙伯符呢?革命,听起来多么遥不可及的事,与江南诗意相去甚远,为什么你会毅然投身其中呢?而此时此刻,在一间间陋室中,我找到了答案。你说:“我是江南第一燕。”于是,你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一份爱国之情,决心“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你是书生,但绝不仅仅是一名书生!你的书生气隐在那《多余的话》中,藏在那刑场里:你迈着稳健的脚步,微笑着说“此地甚好”。你的书生气是携着豪情的,这甚于江南文人名士的一切诗意。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江南像一位温婉的女子,充NiR/fjPE+r3L+VuylNcvpzdiN4+dcPDtAVIFVWJFQ68=满诗意,但江南佳丽地哪里还缺繁华与诗意?在我看来,在前后北岸,在青果巷,那一间间陋室更甚于那些富丽堂皇的雕梁画栋。
我缓缓走出秋白故居。在我的脑海中,你的身影愈发清晰,脚印深深浅浅,逐渐连成长长的一串,蜿蜒向远方。我将沿着你的足迹,追寻我心中的那条“光明的路”。
江南,绝不仅仅只有诗意……
小作者另辟蹊径,写江南却不写其温婉,而是写江南文人名士的豪情万丈;视角独特,用第二人称行文,与革命志士隔空对话,革命的豪情在江南的诗意中流淌,豪情又与诗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革命精神的伟大。结尾处的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指导教师: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