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述学角度打开《红楼梦》阅读新视角

2024-08-07 00:00:00贾建英
美文 2024年14期

【教学设想】

《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的主题目标界定一直是难点,现在大多数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借鉴了传统“红学”的研究成果,以“经典”样本的方式来设定主体教学内容。有按照“写人艺术”“写景艺术”“诗词艺术”“结构特点”等这样的小说艺术性赏析展开;有按照“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题探究”等小说要素分析展开的,但绝大多数的教学基本是把《红楼梦》当作纯粹的经典赏析展开,这样的性质界定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在思考,如果在中学阶段只把这本书当作“这一本”的经典赏析课时成本有些偏高,也就是说当《乡土中国》这本书的教学中我们既可以把它作为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特点的“经典”去阅读,也可以从中获取阅读“社科论文”的阅读策略的“样本”去学习,这样学生不但通过阅读可以获取文本内容所输出的社科知识,而且同时获得了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策略。于是我在设计《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时就尝试做了一些调整。按照“经典”阅读和小说“样本”两条线推进,试图在两条线之间搭好桥梁,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审美鉴赏与创造”之间融通,来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红楼梦》的艺术性经典性又能学习到小说的阅读策略。以下就是我“小说的叙述”部分教学设计:

【任务群设计】

任务一:

下面材料一是《红楼梦》第三回的节选,材料二是把这个节选改为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叙述,同学们做一下比较,体会两种叙述视角在塑造人物方面的不同效果。

材料一:

“忽见一个丫鬟来说:‘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遂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儿,方引李、凤二人去了。”

材料二:

“且说这一日林黛玉被贾母接到府中,……黛玉方吿了座,坐了。”

思路提示:换成全知视角后,我们看不到林黛玉的内心活动,从而少了一份林黛玉对环境的判断;同时,少了一份身临其境的代入感,环境对林黛玉心理感受的压力没有那么强烈了;相反,用林黛玉的视角,拉近了读者与林黛玉的情感、心理距离, 感觉到贾府的环境对林黛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她的所有的想法与行为, 作为读者也就对林黛玉多了一份理解,明白在这种环境下林黛玉有着不得不为的苦衷,也就是说她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任务二:

研究小说章回安排和小说故事时间的关系,想想为什么作者做了这样的安排?

依据情节的横向发展,将红楼梦的叙述划分为四个大的板块(如下图):

思路提示:叙述速度受限于故事容量,但同时更是叙述者对某种美学效果的有意追求,舒缓的叙述速度正与此时大观园乃至贾府平静祥和的故事氛围相协调,而之后较快的速度又有力地参与酿造故事高潮阶段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而这故事结局阶段叙述速度陡然减慢,恰如悲歌婉转余音不绝,映衬出此时故事氛围的肃杀。这种叙述速度的快—慢,快—慢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红楼梦较为鲜明的叙述节奏,这种叙述节奏使得文本生气灌注气韵流动,将生生不息的生活节律转化成了文本生命的律动。

任务三:

马瑞芳老师在《趣话<红楼梦>》中说“通灵宝玉”在小说中就如同一架摄像机,在小说的故事叙述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能结合小说做一些分析吗?

思路提示:95%以上古代小说采用作者全知的第三人称叙事,极少采用作者参与的第一人称叙事,这跟中国人的心理特质有关,似乎采用第一人称就意味作者本身。

特别需要明确的是,无材补天的顽石本就是不愿补天的作者化身,在小说中代作者行主要叙事责任。“石兄”叙事带来亲切可信和富有谐趣之感,但“石兄”不过是曹雪芹虚拟、旁观叙事(并偶尔参与)角色。

如果将曹雪芹比作《红楼梦》的编剧兼导演,那么,宝黛钗等就是曹雪芹选定的主要演员,而“石兄”是按导演指定的灯光、角度来摄影的主要——但绝非唯一的——录像师。

担任主要叙事责任的“石兄”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小说作者就全知全觉,用“上帝的眼睛”洞察一切:如“石头”出现之前及石头最后归位;贾雨村和甄士隐故事;林黛玉多次心理活动等。《红楼梦》全知全觉叙事方式成熟、练达。

总之:整体的教学设计设想从小说欣赏的八个维度“叙述、情节、结构、场景、主题、情感、虚构、人物”来展开。因为小说就是讲故事的艺术,所以从叙述入手让学生能够去关注小说最整体和最典型的艺术形式对小说情感主题表达的意义,为后面的阅读角度的学习奠定一个认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