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00”后为主要年龄构成的当代大学生,移动设备和娱乐化应用在其成长过程中对其有着天然的赋魅,当代大学生更加依赖移动设备进行社交、娱乐和消费等活动。视听新媒体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因此,要消解视听新媒体娱乐化应用给当代大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人们可以积极利用其优势,并加强视听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和认同。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短视频;直播;大学生
一、引言
根据《202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的数据,到2022年,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经超过即时通信,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短视频和网络直播被认为是视听新媒体行业增长最快的重要赛道和强劲引擎。根据月狐数据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最受喜爱App排行榜,抖音、淘宝和快手分列第二、第三和第五[1]。这一排行榜显示了视听新媒体在中国网络新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影响。
在视听新媒体的受众群体中,当代大学生群体是其中坚力量。与其他受众群体不同,当代大学生以“00后”为主要年龄构成,他们成长过程正好处于中国互联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因此,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初代网络“原住民”,视听新媒体的兴起正好与他们的成长紧密相连。当代大学生将视听新媒体视作生活、学习、社交、娱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娱乐化是视听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向,而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则是其娱乐化应用的典型代表。在当代大学生的视听新媒体应用中,娱乐化应用如抖音、快手等是下载安装量最高、使用率最高的手机软件。短视频和网络直播通过娱乐化表达方式,将娱乐价值视为最高的文化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交心理和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在理性认知、社会共识、文化精神、消费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赋魅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它们对算法推荐技术的滥用,针对用户偏好进行同质化信息的精准推送,极易形成“信息茧房”效应,极大地制约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力和广度。因此,研究视听新媒体娱乐化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赋魅,无论是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消解短视频和网站直播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主流思想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视听娱乐化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赋魅过程解析
虚拟的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脱离现实的“精神家园”,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等娱乐化视听新媒体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至为简单的愉悦身心的方式。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会面临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挑战,生活、学习、社交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不断增大,但在调节自身心理、情绪方面他们还缺乏经验的积累。很多情况下,逃避成了很多大学生面对挫折、挑战的一种选择,有些是暂时的,而有些则会迷失。视听新媒体娱乐化应用以娱乐性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进行操纵和规训。某种程度来讲,猎奇性、幽默性的视听内容的确能够使人精神放松、内心欢愉,这使得大学生们所追求的娱乐内容中不可避免的含有相似的价值取向。有着相同心理情境的大学生,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等应用又为其提供了便捷的互动式交流方式,比如粉丝群、弹幕等,个性化的社交方式方便大学生们展示自我,同时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趣味共同体成员。轻轻点下鼠标、键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娱乐的制造者、传播者,欢愉的盛宴便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一直持续下去。虚拟环境中个人社会身份的隐藏、即时高度匹配的趣味共同体,让当代大学生们更容易在娱乐中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寻得自身价值。
娱乐化的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内容充斥大学生视觉、感知空间,当以视听感官快乐为核心的感性娱乐享受占领大学生精神需求领地时,他们的理性思维便会渐趋弱化和迷失。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娱乐的过度追求以及不断接受娱乐化内容所传递的价值理念,无疑将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而在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大量同质信息的精准推送,极易让大学生们迷失在视听娱乐的感官快乐中,进而不自觉地将自身隔离于多元价值观和文化思想的交流交锋之外,产生自我重复、自我固化的“孤岛效应”,在被“茧化”的状态下,产生自我的虚拟与现实的分离。
三、视听娱乐化应用对当代大学生赋魅“双刃剑”分析
(一)搭建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新平台
近年来,“短视频+”和“直播+”新业态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成为新型数字经济的代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建立起自己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创作短视频、开展直播活动,不断探索就业的新路径,成为在全新领域发挥才华的“新职人”。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们不仅通过移动终端参与短视频和直播创业,还在纵向产业链和横向多领域交叉融合中发挥作用。他们建立了新型实体经济,在线上和线下实现一体化,为大量就业机会的催生做出贡献。根据2022年的《短视频直播机构中新青年群体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短视频直播行业与高校毕业生形成了供需匹配,已经成为他们就业的重要渠道。超过50%的调查机构选择聘用“新青年群体”,其中54.44%的“新青年群体”因为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而选择进入短视频直播行业。
(二)增加了展示自我、获得认知的新场景
短视频直播平台让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展示。年轻人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分享生活和想法,从而提升自我表达和认知水平。这种表达和展示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自信、有动力。根据《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截至2022年10月,抖音已有超过50万位万粉知识创作者。而2022年1月至10月,抖音知识类作品的发布数量增长了35.4%,点赞知识相关内容5次及以上的用户数量达到2.5亿。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新场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在现代互联网时代,一些短视频和网站直播平台受到资本的操控。这些平台通过鼓励用户追求享乐、丢弃理想信念,并背离主流价值观,以表达对政治权威的不屑态度。由于沉迷于泛娱乐生活,一些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的参与意愿降低,采取不关心、不参与的疏离态度,导致政治情感的冷漠和麻木。长此以往,年轻人的政治参与能力、政治判断力和敏感性降低,而思想根基不牢,政治信仰动摇,为错误思潮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一些短视频和网站直播的娱乐内容填充网络资源,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和传播空间,进一步抢夺年轻人的注意力。
(四)危害国家文化安全
缺乏正确价值取向的短视频和网站直播是一种误导,是一种“愚乐”。这些不良思潮隐藏在各种娱乐载体中,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其精神实质。西方资产阶级的不良思潮和各种多元价值观通过娱乐形式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大量的短视频和网站直播以明星娱乐八卦信息和低质低俗网络综艺吸引眼球,追求刺激受众的视听感官,将“极致娱乐”文化产品作为最终目标,以赚取巨大的流量。这些娱乐化的视听产品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夹杂着大量低俗和暴力等因素,与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它们肆意地将娱乐因素注入网络文化产品的全过程中,甚至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线,制造充斥着暴力和低俗内容的娱乐文化产品,营造出泛娱乐化的网络文化氛围,严重削弱了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力量,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威胁。
(五)磨灭大学生理想信念
短视频和网站直播通过创造和传播新奇网络语言来引导网络时尚潮流。然而,这些语言往往夹带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诸如“躺平”、“佛系”、“咸鱼”、“高墙”等用语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理想和信念的消极态度。这些词汇以自嘲和娱乐的方式让大学生与传统美德中的奋斗、拼搏精神隔离开来,与主流价值观相脱节。视听新媒体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大学生利用视听娱乐来自我催眠和安慰时,实际上是放弃了对伟大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他们通过传播这些网络新颖用语来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并利用群体的力量加深自我安慰。这种通过网络新奇用语传播价值观来寻求自我认同,放弃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的曲折实践路径是一种“病症”,表现为缺乏志气、骨气和底气。视听新媒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这种“病症”中的一个重要因素[2]。
(六)助长非理性消费理念
娱乐化的视听新媒体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媒体以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为核心价值观,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包装文化产品,以吸引关注度和点击量为目的,刺激人们释放个人欲望,鼓励他们不断消费和追求娱乐。在短视频直播中,明星、网红和商家以自己的成功为榜样,向大学生灌输其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引导了他们的消费思维和行为。
短视频直播也在推动电商营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展示新产品、分享购物体验和传授消费心得等方式,短视频引导着当代大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然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尚不成熟,往往容易受到“粉丝经济”和“偶像消费”等诱惑的左右,忽视产品的真正使用价值。在娱乐化的视听新媒体的影响下,这种非理性消费行为逐渐形成习惯,并对他们正确的消费心理建立产生重要影响。
四、当代大学生视听新媒体娱乐化应用的祛魅
(一)顶层设计:积极抢占文化阵地
娱乐化是视听新媒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好坏之分。然而,一旦娱乐化应用占据了视听新媒体主导地位,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息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和侵蚀。因此,国家主流媒体应该积极抢占视听新媒体这一文化信息传播阵地,控制娱乐信息传播的影响力,以发挥其主流价值观传播职能。具体而言,国家主流媒体应顺应视听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在短视频和网络直播领域进行布局和深耕。通过创造高质量的视听内容,抢占视听资源市场,并充分利用其优势地位,大力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猎奇和娱乐心理,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视听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注重创造具有娱乐性的内容,并开辟更多能够吸引年轻群体广泛参与的视听新媒体平台,掌握新兴媒体领域,全面适应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样,国家主流媒体就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娱乐化内容,并塑造积极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二)技术监督: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播管控机制
部分新兴视听新媒体平台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有的甚至利用所谓的“算法推荐”,明目张胆地操纵受众的审美偏好。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成为定制化、智能化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也为劣质信息和低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技术中性并非等同于价值中性,不能让算法技术成为价值观的附庸。应加强技术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将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纳入可控范围,以确保其健康发展。此外,在技术层面可以通过设置专属模式,针对大学生用户进行重点推送和传播优质的视频内容,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播机制,使大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避免消极影响。
(三)教育保障:运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
为了应对当今泛娱乐化趋势带来的问题,人们必须认识到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至关重要。这需要人们加强对大学生党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将党史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中,发挥“主渠道”和“一段渠”的协同作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人们应该将立德树人的要求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教材和教法的改革中。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资源,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参与“沉浸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以产生共鸣和深刻的思政教育效果。只有在一个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下,人们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应对泛娱乐化趋势的冲击,并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波兹曼指出,学校是解决当代大众文化庸俗化问题的唯一希望,因此,学校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以思政教育为核心,推动教育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刘方方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均.祛魅与超越: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范[J].理论导刊,2022(1):66-72,92.
[2]祝陶然,章翰丹.论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话语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