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挑战。为了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并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基层党校必须结合自身定位进行创新和探索。本文在概述了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后,指出了诸如教育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并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些挑战对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基层党校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对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提质增效和优化设计,必须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方法手段,着力思政教育的资源挖掘和模式创新。
关键词: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优化设计;互联网
一、引言
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根据新条例和规划,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因时而变、因需而定,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在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给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层干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这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手段。
二、当前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现状
基层党校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基地,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调研发现,很多基层党校教师和学员都对当前的思政教育充满了忧虑和期望。他们普遍认为,改善课程内容、加强师资培训和重视实践课程是提高基层党校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有人认为,基层党校应当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塑造,引导学员深入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人认为,应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此外,还有人认为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特别是不能让一位老师临时开设多门课程来应付班次需求。
调研中,基层党校学员提到他们最困惑的是希望通过设置实践课程、调研课程以及专题研究课程等方式,使课程结构更合理立体。他们希望教育能尊重不同业务领域和区域干部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培训,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和需求变得多样化,传统基层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过时,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课程实践与党员干部实际工作脱节等。为此,有必要从教育要素的角度来改进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首先,需要关注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创新。目前一些基层党校只注重传授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忽视了时事更新和科研成果的引入。因此,应注重更新教育内容,引入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以更好地满足现实生活和党员干部工作需求。其次,应改进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当前基层党校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缺乏激发学员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教学形式。因此,应引入多种教学形式,如交互式、沉浸式和翻转课堂,通过小组研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员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第三,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部分基层党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应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并邀请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讲师,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最后,要加强与党组织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目前一些基层党校的思政教育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与党员干部实际工作的结合。因此,应加强与党组织和主管部门的沟通,了解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和问题,并将教育内容与实践环节融合,鼓励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价值
基层党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渠道,不仅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承载着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与责任,而且在健全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当今社会快速变革发展过程中,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和时代意义。
首先,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党员教育的关键阵地和平台,基层党校对于强化党员思想建设、提升政治素养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提高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传承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而且能显著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为,进而为党的事业持续推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才支撑。
其次,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党员干部经常面临多样化的问题与挑战,而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认知和政治判断力。通过系统深入的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还能引导他们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更准确地运用理论来指导行动,从而显著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此外,提升基层党校的思政教育实效性对于推动党的组织力量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亦是确保党的事业向前发展的坚强保证。通过基层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普遍提升基层党员的组织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加深对党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时,在履行其教育职能的过程中,基层党校还能培养党员干部的领导才能与组织管理才能,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内聚力。
总之,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仅价值巨大,意义深远,人们还需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创新,深思熟虑地探索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道路。通过对教育要素的改革和模式方法的创新,人们可以推动基层党校干部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四、互联网时代基层党校思政教育优化路径
在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领域,提质增效的任务愈发复杂而紧迫。基层党校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显著效果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应积极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并确定一条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品质与成效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思政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基层党校的所有资源中,优秀的教师人才无疑是最急需的。因此,基层党校应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对教师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并在队伍中培养深厚的“懂基层、爱基层、为基层”的情感。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选拔、考核、培养等多元化手段,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例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基层党校应当转变观念,完善用人机制和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可以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培养;在以评促建方面,要不断完善基层党校的考核体系,建立符合其师资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职称岗位评聘办法,加强对思政教育课程全链条的监督管理,将线上思政课程也纳入评估考核之中。只有严格把控基层党校教师的入门关、发展关和评聘关,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思政教育队伍,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员角色正经历变革,只有具备综合素质和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师资队伍,方能推动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这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交叉学科背景和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
基层党校应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和互联网技术结合,链接资源平台,创造更具创意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年轻教师,特别是增强他们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培训、参与集体学习和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一)创新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方法手段
基层党校在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上必须坚守原则,同时勇于创新。基于不断推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同时,基层党校需通过精准识别基层问题和学员需求,开发和制作既符合基层党员干部话语模式和审美习惯,又能有效回应他们现实关切的思政教育内容。这要求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例如结合党史、国情、法律教育与当前基层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培养基层服务群众能力等,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互动形式,激发学员主动思考和参与,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此外,基层党校可与其他教育机构及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利用外部资源共同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为不同专业领域的学员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基层党校应利用这一优势,构建开放共享的在线教育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采用网络课程、在线研讨会、虚拟实境、交互式演练等多元教学形式,推进学习方法的创新。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还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实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精准培训,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更好地满足每位学员的个别化学习需求。
(二)着力思政教育的资源挖掘和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和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课本和教室的限制。基层党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与社会资源深度整合,立足于社会育人的宏观框架中构建课程体系,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确保基层党校的思政教育与全党校系统的教育培训相衔接,同时与社会教育充分对接融合。这包括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共赢;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跨地域的对话交流和模拟实践,邀请各类人士担任讲师,打破传统教育的边界。
在将思政教育资源与地方特性相融合的过程中,基层党校必须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重要性。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可以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本土化创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挥其在“大思政”格局中的价值,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立体化地呈现给学员,甚至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模拟场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员,使其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理解和感受历史的教育意义。例如,在讲授长征历史时,可以使用立体成像软件复原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在介绍焦裕禄精神时,可通过视频和音频材料生动再现焦裕禄事迹的感人时刻;在开展南泥湾案例教学时,可运用新媒体技术重现南泥湾的发展变迁,令历史场景栩栩如生。这种结合地方红色资源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而且有助于深化其思想认识和精神领悟,实现思政教育的入脑和入心。
在互联网时代,思政教学手段的迭代更新对传统的基层党校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首先,积极挖掘线上与线下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潜力,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为学员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选项。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开展实时互动学习;采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微课程等新型教学模式来持续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连接课堂内外,丰富学员的学习资源。其次,鼓励学员参与到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借助网络和技术手段,让学员成为课程设计和发展的一部分。运用数字技术让思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实际操作和互动环节,提高学员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最后,加强对基层党校创新教学模式的宣传力度,帮助基层党员干部理解和接受从传统思政课程向综合课程思政转变的理念。推广融合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信息技术新优势的教学模式,使其在新的教育形态中占据核心地位,并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基层党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的情况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基层党校需要对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提质增效和优化设计。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基层党校要全方位推动干部思政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探索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切实提高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断直面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吴音莹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田伟.基层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实践性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启示[J].重庆行政,2023,24(05):86-88.
[2].读原著学经典,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J].福建教育,2023(30):4.
[3]苗青.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政教育转换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2):100-101+104.
[4]刘艳琴.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深度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
[5]张杨.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基层党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J].品位·经典,2023(09):78-80.
[6]洪芳.网络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