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港催云帆

2024-08-06 00:00刘世芬
当代人 2024年7期

火车,港口,轮船。煤,电,路,港,航。

20世纪80年代,陕西神府探得一座世界最大的低磷、低灰优质煤田,从而催生了全球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黄骅港)。

从神府煤炭基地出发,到黄骅港入海,打开浩繁的能源之网。

唰唰唰……

无人机视角下,巨大的煤炭堆场内,一排排喷水头将细密的水雾均匀有序地洒向小山似的煤堆;堆场旁边就是世界最大的筒仓群,仰望之下,高耸入云;桥吊、轨道等机械设备鳞次栉比;翻车机、堆料机、取料机、装船机,各自作业,每一款都是巨字号,令人浮想的,是大国重器。

可是,繁忙的作业现场,却空无一人。

人在哪里?

走进黄骅港,徜徉其间,才会明白,原来火车车厢与煤炭船舱两个容器之间,翻、堆、取、装的过程,尽是“迷藏”。

而揭开“谜底”的,正是黄骅港各个岗位的年轻人。

翻车机,煤炭港口最关键的启动“按钮”,许多员工入职的第一个岗位。

李靖宇现为生产一部经理,从河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黄骅港基建时期,不但参与了翻车机的安装调试,还成为操作最原始的C型翻车机司机。

翻车机司机、技术员、卸车队副队长,直到今天的生产一部经理,李靖宇在黄骅港工作的23年,几乎所有工序的自动化,都留下了他的“智慧”足迹。

当初与同事一起成为“煤人”,工作环境的恶劣深深刺激着李靖宇,夜班一晚,夏酷暑,冬严寒,他亲眼看到如花似玉的女司机们,工作一个通宵,灰头土脸,往往头晕得难以站立。

翻车机女司机宋巧敏最初上岗的时候,正值妙龄,却直入“黑暗”:坐在翻车机车间旁的操作室里,对着屏幕和按钮,一坐就是整个班次。操作室通过电缆沟与翻车机轨道相通,遇到块煤等易起尘的煤种时,每一节车厢翻下去,腾起的煤尘都会立即使白天瞬间变成黑夜;煤尘突破密闭的门窗侵入操作室,瞬间积聚一层灰,擦拭跟不上覆盖,宋巧敏等司机成为妥妥的“灰人”。

“即使上白班,我们也要经历无数个‘昼夜交替’,在现场的摘正钩师傅必须全副武装,披肩和面罩一个都不能少,仍是‘黑包公’。”宋巧敏说。

后三道工序:堆、取、装,也不轻松,单机旁的驾驶楼里,晃晃悠悠,单调乏味,极易出错。

李靖宇暗下决心,自己的专业就是自动化,岂能这样闲置!

2005年,已成为技术员的李靖宇,悄悄瞄上堆料机和翻车机,暗中较劲,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实现翻、堆、取、装的自动化。

车行港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精致成型的煤垛。只有李靖宇和他的攻关团队心中明白,最初的时候,他们仿佛与煤堆热恋,睡梦中都对着煤堆发力。树形、菱形、梯形,反复测试,最后确定了梯形煤垛,在巨量实验数据中一点点摸索,自己编程、试验,调试软硬件,“当时最大的难点,是给煤垛三维建模,垛形检测颇费周折,每个垛都有自己的经纬度,数据必须准确,坐标非常关键,差分要精确到厘米级,直到堆出一个梯形标准垛……”李靖宇想起当初的情景,仿如昨天。

激动人心的时刻,2009年底,在3号堆料机率先实现了远程无人作业。

这一突破的直接结果,就是让一名操作员“下岗”——堆料机和翻车机的司机合为一人,并离开堆场和操作间,坐到了窗明几净的集控室。

呵,原来我们在港区的“行踪”,工作人员早已通过屏幕捕捉得不差分毫。

李靖宇并没停下探索的脚步。

已成为卸车一部副经理的他,下一个目标,翻、堆、取、装全程自动化。

公司出资上亿,翻车机从C型到O型,通讯系统从GPS到5G、北斗,2015年8月,一举实现了翻车机、堆料机和取料机的远程无人操作。

2017年底,李靖宇调到设备维修保障中心负责科技创新,两年多,已经实现翻、堆、取自动化运行,稳定可靠,仅剩装船的远程操作。

私下里,李靖宇其实一刻也没停止他的钻研。方案一出,公司即刻立项,这时他虽被调到船务中心任经理,但接替他的项目团队在2018年10月一举实现了装船自动化。至此,翻、堆、取、装四个节点的相关程序和人员,统一到生产指挥中心大楼,实行“集控”。

生产指挥中心大楼里,分布着生产一二三部。一间间屏幕闪烁的集控室,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连。宋巧敏和她的同事坐在电脑屏幕前,只需观察监控,作业区一览无余,展现在面前。

随着煤炭源源不断进站,他们在电脑上输入参数,点击鼠标,即可秒控作业区的传送带、堆料车等设备运行。流程启停、突发故障定位以及故障中断停机等,都可以快速远程操作,精确制导。

以往一个人连续上13小时夜班的情形,彻底扭转。

关键还是环境,室内四季恒温,隔壁就是咖啡间和图书阅览室,绿植,鲜花,这样的工作环境,怎不让人心旷神怡!

2005年,2009年,2015年,2018年,这四个时间节点,串联起李靖宇进入黄骅港的23年,他的“科技”大脑改变了整个港区的生产流程。

一系列蜕变,也频频向李靖宇的专业知识叫板,本科专业用到极致,他与同事到燕山大学进修取得了硕士学位。

如今的李靖宇虽已是生产一部经理,周身仍散发着挥之不去的科研人气质:“20年前的手机与今天的智能手机之间,就是黄骅港智慧化的缩影。”

系统智能化后,一些设备成为冗余,却无闲置,“我们准备了两套系统,一套运行,另一套进行校正兼热备,保证生产万无一失——不夸张地说,现在黄骅港占了全国30%的煤炭出港率,关系到国计民生,出一点事就是天翻地覆的大事故。想想看,如果我们停产几天,南方电厂断煤,那影响,得有多大!”

也只有走过,才能深切体会遍布黄骅港的强大的科研力量。

90后技术员许童童从中交集团被引进黄骅港,成为年轻的“自动化大王”。

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许童童进入中交一航局安装公司。黄骅港开启筒仓建设时,他作为乙方参与了整个筒仓工艺的电气自动化调试编程。

筒仓工艺用于煤炭储存,在国内国际均为首创,占黄骅港一半的吞吐量,周转率高,作业量大,尤其运营维护,专业要求极高。临时培养人才极不现实,2014年,黄骅港与中交一航局协商,把许童童调入,负责筒仓运维,年轻的他很是怀念十年前的那段岁月:“任务最重的时候,连续60天没休息,每天吃住在变电所的一个小调试间,夜晚随时待命。”

表面上看,煤炭从火车到装船的过程,干净、整洁、快速,但许童童曾做了一个月自动化技术公关,测取了大量数据,优化逻辑,加入煤种记忆,把给料特性“记忆”到控制逻辑里,相当于煤种的每次作业都要迅速完成记忆,从给料到皮带秤,形成一个闭环控制,保证了给料又快又稳。

许童童参与筒仓建设前,电机是直流电,他到后改为变频电机,虽能调速,但很不可控,不是量小,就是超量,对皮带造成冲击,需要经常停机去清理煤颗粒,这就形成筒仓最大的难题——堵料。设计之初每个活化给料机的标准出货量是每小时0—1350吨。但每台机器特性不同,不是标准曲线,要针对不同个体灵活控制:流量太低,不能保证作业效率;流量太高,设备易出问题……

许童童开始了昼夜不停的技术攻关,通过不断调整代码,使皮带对运载量“自动”判断,只要读到超量,皮带乖乖自动降速,保持平稳。

许童童对整个筒仓区先后做了50多项自动化提升,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物料控制专利。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骅港,被接见的青年员工中,有一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他就是生产二部设备科副科长韩士红。

2011年11月,韩士红在燕山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读研,提前半年来到黄骅港实习。当时他面临三个选择:国家电网、航空航天企业和黄骅港。

他选择了黄骅港。

“没想到,竟让我一个硕士生开翻车机!”说起当时的情景,韩士红有点难为情。“不仅翻车机,后来还操作堆料机。说实话,那几年我郁闷浮躁,专业不对口,工作哪有技术含量!每天一个人坐在驾驶楼里,20多岁的小青年,两个手柄的简单劳动,枯燥乏味,理想呢?宏图呢?”

而且,一坐就是三年。

可是,正是眼观手动中,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自觉撞击大脑,熟悉了每个流程的技术细节、工艺图纸、电器线路等,理论知识完全沉淀渗透到了工作实践,渐渐地,对一些细节的改造跃跃欲试。

这时,黄骅港强势起飞,各个岗位需要大量人才,韩士红所在的生产二部设备科面向一线招聘技术员,韩士红立即报名,笔试加实际操作,十多人竞争,韩士红与另一同事同时被选中。

“可是,同事早于我独挡一面,而我仍在试用中,心里好难过!难道自己没达到技术员水平,被淘汰了?”

短暂的灰心,韩士红并未放弃,想到同事之前一直负责这台设备,比自己熟悉,他暗暗发力:一定精益求精,尽快达标……有一天,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告诉他:“你已经具备了一名技术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现场一定要把设备人事都管理好,大家相信你!”

“那一刻,我激动万分,你可能想象不到领导的这个肯定,对我是多么强劲的激励!”至今说起,韩士红仍满脸涨红。

以前做司机时,不需要处理大故障,向技术员反馈即可,但是小的故障往往他自己动手处理。现在成为技术员,就要亲自上阵了,设备、技术、元器件,总之,这个设备的所有问题都打包给你,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快速修复,保证正常运行。正是在这期间,韩士红带领团队进行了多项革新,开始拥有个人和团队的专利、创新项目和“五小发明”。

从2017年到2020年,黄骅港提能增效、设备改造,韩士红承担起翻车机区域技术改造的一个重要角色。从立项、技术、设备、安全等管理,到规划书、编程,甚至现场效果,严把技术关,工艺优化后,2022年6月,翻车机效率比五年前提高了33%。

想到自己在这期间的贡献,韩士红永远难忘几年间刻骨铭心的成长:“感恩公司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了我这个普通技术员难得的机会,看到我们的绿色港区,为我们港口的生态化点个赞!”

韩士红提到的,正是他亲自参与的“长效抑尘系统”。

正常的作业中,人们肉眼看到的,是翻车机通过干雾系统给煤炭均匀洒水,将水和空气打成微粒均匀喷洒到煤层,从而达到抑尘效果;而外人看不到的,则是翻车机从上到下一个大大的空间,深28米,给料系统运转的回程,经常粘煤粒,沿线洒落,影响环境,韩士红带领的四人团队发明了“洗带装置”——皮带转弯时在头部清洗,让它干干净净回转。

这项研究发明,全国首创,已经推广到同行公司,并在国能集团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韩士红天生一副科研脑,他说:“黄骅港为我们提供了多好的科研氛围!许多项目就是公司带着我们做的,放在全公司,我的17项专利并不算多。”

2022年,韩士红参加了生产二部设备科副科长竞聘,在几十人中脱颖而出。回忆自己的成长,韩士红感恩那段司机岁月的馈赠,“没有那三年的磨砺,就没有我的今天。”

煤炭港口不同于普通的集装箱港口,同行业中的研发投入极为有限,即使在国际上,也很难找到现成的技术。黄骅港曾派大批一线技术人员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学习参观,李靖宇就深有体会:“纽卡斯尔港也是煤炭港口,虽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但他们皮带宽,煤量少,而我们的皮带通过量比他们大得多,难度远远高于他们,这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研发。”

正因为黄骅港在行业内形成智能化引领,从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黄骅港领导提出:不保守,不保密,毫不保留地介绍给同行。“我们愿意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行业向绿色、智慧转型,因为这是我们对行业的贡献。”韩士红自豪地说。

舷号为“神华523”的五万吨级运煤船向码头驶来,装卸货大约24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从装船机到卸船机,已经实现了全流程无人操作,全部自动化。

港口不见人,又取决于人。智能的笑脸,科技的奥妙,尽在其中。

年轻的总经理王金刚更为前瞻,站到更高端,凌空俯瞰黄骅港的优劣势:“央企的三个作用是什么?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看黄骅港的科技创新,远未到天花板,远未达到智慧化的目标。后面我们还要把翻车机、挖泥船、筒仓这些大国重器的科技含量做足,在世界领先,把目前仅是某一个环节的智慧,做到所有环节全智慧!”

全国最大煤炭下水港,国家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压舱石,黄骅港使命如斯,青年科技人才的研发热情,正在不断推动着港口大踏步迈向零碳化、智慧化、生态化。

科技强港,未来可期!

(刘世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随笔多部,多篇作品被报刊转载,入选全国各类文学选本、年选、排行榜。)

特约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