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是医疗行业的灵魂,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对于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监督机制缺失、医德教育普及不足等因素影响,医务人员违反医德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医德档案通过将医德考评结果和医务人员切身利益挂钩,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医德档案概述
2007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提出“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建立医德考评制度,考评结果记入医务人员医德档案[1]”。医德档案是医院医德考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文件资料,是医院奖优罚劣、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医德档案包含了医务人员个人信息、患者满意度、医德考评结果、各级各类荣誉证书、患者表扬信及锦旗、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情况以及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情况、查实的患者投诉和违反职业道德受到处罚的情况等内容。
(一)医德档案真实反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
以河北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医德档案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信息部分、评价部分、考评部分。信息部分涵盖了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所在科室、参加工作时间等个人信息。评价部分包括个人评价、科室评价和支部评价,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展现了医务人员一年来的职业操守与医德表现。考评部分包含医德考评得分和患者满意度评价,以半年为单位进行考评,根据每半年的考评结果,汇总出年度患者满意度和医德考评得分,最终确定每名医务人员的年度医德考评等级。医德档案通过记录医务人员个人信息、个人评价、医德考评结果等内容,真实反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生涯的一面镜子,通过档案信息,能了解其职业道德、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表现,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哪些方面仍需改善,督促医务人员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改进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
(二)医德档案设定了医务人员的道德红线
医德档案规定了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旦出现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情形,医德考评结果为较差,本年度不得晋职晋级且扣除相应比例奖金,如果处于医师定期考核中,该考核周期定位为不合格,这将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通过设定行为禁区与纪律红线,医德档案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时刻提醒医务人员遵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要求,恪守廉洁自律准则,尊重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杜绝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医德档案是医院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德档案的普及和医德考评制度的不断完善,医德考评结果已逐渐成为医院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医院定期对全院职工医德医风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对严格遵守医德医风规范,医德高尚的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医德规范的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正负激励效应,引导职工恪守医德医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四)医德档案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2]”。提升医德医风,既要内部教育,树立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也需外部约束,通过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领域行业作风建设,出台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正负面清单,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医德档案作为国家整治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成为规范、监督、制约医务人员行为的有力工具,在加强医院行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医德档案在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中的作用
医德档案通过真实记录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切身利益挂钩,建立起一整套制约监督机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医德档案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助推器”
医德档案对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医德档案将“医德”这一概念具体化。医德档案设定了争当先进、优质服务、杜绝差错、患者评价、规范诊疗、注重科研、提高技术、廉洁行医八个加减分项,在医德考评规范中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将抽象的医德理念转化为具体可参照的行为准则,为医务人员提供行为指导,便于其在日常实践中更好地践行医德要求。其次,医德档案通过将患者满意度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引导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第三,医德档案具有道德监督功能,通过对照加减分项标准,医务人员能够时刻自省,保持良好的医风医德,使自身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
以河北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医德档案建立以来,医院各项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2019—2022年,门诊患者满意度由84.47%上升至90.81%,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4.27%上升至95.15%,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四大维度中,满意度评价获得满分120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二)医德档案是医疗腐败行为的“防火墙”
加强医德医风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医务人员为民服务意识,树立高尚的职业信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成为整个社会对于医院的要求。医德档案中明确列出“廉洁行医”要求,并在医德考评制度中详细解释,要求医务人员恪守廉洁自律,不收受、索要患者及其亲友的财物;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当利益,为医务人员设定了不应触碰的廉洁红线。同时,将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设为一票否决项,一旦有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发生,年度医德考评结果记为较差,不仅影响晋职评优,更有可能被给予院内通报批评、待岗、缓聘、低聘乃至解聘的处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通过增加违法行为的成本和风险,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腐败行为的严重后果,从源头上遏制医疗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三)医德档案是医院科学管理的“指挥棒”
医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增强了医院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医德档案作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真实记录,是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沟通技巧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为医院人事选用、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用人有方,选人有据,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此外,医德档案使医院能够精准识别医德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补齐短板,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职业素养,以良好的医德赢得患者的支持和信赖。
(四)医德档案是医院良好形象的“展示窗”
文化作为医院的“软实力”,是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医德档案则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医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助于发挥医德考核的杠杆作用,引导全院职工崇尚德技双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公众对医院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医德档案也是医院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人文医院品牌,带来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以河北某三甲医院为例,医德档案建立以来,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显著增强,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院所有党员都主动提交了请战书,申请到抗疫一线;在援疆活动中,全院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三、现阶段医德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医德档案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一些医院对医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管理要求,导致医德档案的管理较为随意。主要表现在医德档案涵盖内容不全,重点不突出,内容填写千篇一律,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每一名医务人员的情况,影响了其作为奖优罚劣、评先评优、晋职晋级依据的运用。
(二)管理手段落后
部分医院的医德档案仍以纸质的形式存放,没有实现电子化,不仅存在易破损、丢失,占用空间较大,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检索查找困难,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档案成了“死档”,严重制约医德档案作用的发挥。
(三)部门协同不够畅通
一是信息共享不畅。医德档案的管理与考评过程中,需要人事处、医务处、护理部、科研处等多个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然而,由于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数据流通不畅,导致医院行风办在收集、整理医德档案数据时面临诸多困难。二是工作标准不统一。由于各部门在医德考评中的职责和侧重点不同,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使数据汇总变得复杂且困难。这不仅影响了医德档案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也给档案记录工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管理效率。
(四)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部分医院没有设置专业岗位和配备专业的医德档案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大多由相关科室代管,工作人员往往都是兼职,管理职责不清,专业技能不精,人员频繁变更,严重影响了医德档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五)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使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医德档案与自身利益的关系缺乏了解,甚至认为医德档案会增加工作负担,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使医德档案的监督制约效率大为降低。
四、推进医德档案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一)明确制度要求,规范档案管理
一是制定医德档案管理制度,确定建档对象,明确建档内容;二是建档内容应贴近医务人员工作实际,做到内容丰富,覆盖全面,全方位反映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三是医德档案管理应做到实时更新,对于新入职的医务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建档,对于调出人员,应将档案转到新单位,做到档随人走,档如其人,保证档案的客观性、连续性;四是严格落实奖惩机制,考评结果必须和奖惩挂钩,让医德档案的监督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引入信息手段,建立电子档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手工填表、口取纸编号的方法已无法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引入现代管理技术,开发电子医德档案管理系统已是大势所趋。以河北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将医德档案管理系统嵌入医院OA系统,实现了医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在提高档案查阅效率的同时,节约了办公用纸和存放空间,顺应了节约型医院的建设要求。
(三)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考评机制
在医德考评期间,由个人在OA系统上填写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经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意后交给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同意后流转至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考核项目,按照加减分标准进行审核、统计,完成后上传至具体负责部门汇总。有效解决了由于涉及部门多造成的数据汇总难度大的问题。
(四)引进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设立专业的档案管理岗位,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二是引入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尤其是引入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推进医德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全维护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系统,保障信息安全。
(五)抓好宣传引导,激发奋进动力
通过文件学习、科室宣讲的方式,使医务人员对医德档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熟悉医德档案内容涵盖、医德考评规则、医德档案对自身实际利益的影响等内容,唤起医务人员争先评优意识,在工作中主动遵守医德规范,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档案履历,充分发挥医德档案的引领、规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概言之,医德档案对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增加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医德档案这一重要工具,发挥其规范引领监督作用,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EB/OL](2008-04-08)[2024-04-29].http://www.nhc.gov.cn/bgt/pw10802/200804/dcc4a154bfcb4511885c58ce31e219d8.shtml,2008-04-08.
[2] 新华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EB/OL](2021-03-07)[2024-04-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506943317664870&wfr=spider&for=pc.2021-03-07.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