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的方法——精读

2024-08-05 00:00:00钱婷婷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7期

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一环。常用的阅读方法有泛读和精读两种。泛读是指快速阅读,通过泛读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拓宽知识面,要做到博学精通,还需要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精读重“质”,泛读重“量”。那么,怎样才能通过精读实现高效阅读呢?

一、什么是精读

精读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且细致地研读,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对文字所传递的内容与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精读强调的是“钻进去”和“跳出来”,其中“钻进去”是指在精读的过程中,阅读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细致地分析字、句、段,对文章大意有准确的掌握,对情节和人物以及文章结构能够进行准确剖析。而“跳出来”是指阅读者在理解内容和感悟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知及生活经验阐述观点及感受,同时学习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二、精读的步骤

1.阅读封面和插图

高效阅读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专注于文字和情节。然而,保持专注并非易事,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图书的封面或文章中的插图作为阅读的起点,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工具。封面上的信息,如书名、作者以及图片等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点燃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书籍的兴趣,为深入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兔子坡》一书为例,通过观察封面,学生不仅能够知悉作者的姓名和国籍,还能够从插画中推测出故事是围绕兔子展开的。该书封面上还有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记录以及鼓舞人心的话语:“有好时光,也有坏时光,但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年少雀跃的心总是向着阳光!”这些信息能够引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好奇和期待,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奠定了情感基调。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阅读单篇文章,在开始阅读文字之前,学生应仔细观察插图,根据插图猜测文章的主题和情节,然后带着这些猜想和疑问进行深度阅读。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更专注、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实现高效阅读。

2.阅读前言

前言作为书籍的开篇,常常承载着作者的写作初衷、创作经历及其内心感受。但在阅读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前言而直接进入正文。实际上,仔细阅读前言对于理解书籍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至关重要。

例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品,它的成功不仅源于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更在于它融合了科学、艺术等方面内容,以生动诙谐的笔触展现了瑞典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民族风俗。然而,如果翻开书便匆匆浏览正文,学生可能无法充分体会书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若在阅读开始前仔细研读前言,学生就能够对其写作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的阅读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阅读中对作品的深层含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透过故事表面探索更多关于地理、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知识。

3.细读段落

在阅读正文时,细致分析每个段落是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深入理解内容,准确把握故事情节、角色个性和主题思想等。在段落细读过程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边读边标注关键词句的方式来表达即时的思考和疑问,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个人理解。

完成精读后,回顾内容同样重要。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视觉化工具和技术,如思维导图、三圈图和鱼骨图等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结构和复杂的情节线索。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情节错综复杂、角色互动丰富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辅助。

精读段落、理解并梳理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是深度阅读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所读内容,还能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书籍中更为全面地汲取知识。

4.阐述观点

精读不仅是阅读文字,还要通过深入思考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读内容进行辩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这一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在精读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表达个人的看法,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无论是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还是与家人分享,都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

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学生可以与同学或老师分享自己对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行为的感想,还可以深入探讨主人公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将书中的智慧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精读是仔细而深入地阅读。精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分析来学习和进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高效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和沟通技巧。

5.积累精华

阅读是知识输入的过程。在精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学习多种体裁形式和文章结构等,并将这些内容积累下来。另外,阅读也是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使学生在思想文化教育的熏陶下提升文化素养。精读要求学生注重对文章精华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来实现。比如摘抄好词好句,进行多元化的读书分享,运用口语表达或书面表达的形式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学生可以在完成精读后撰写一篇关于好书推荐的文章。例如,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法,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进行分享,这样既可以确保表达时逻辑清晰,又能帮助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对阅读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没有语言的输出则很难判断学生在精读后是否获得了应有的成效,因此,教师要重视以读促写,并强化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训练。

综上所述,在阅读时,掌握精读的技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至关重要。精读和泛读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精读不仅仅是仔细阅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更要有目的、有策略地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应进行批判性思考,梳理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并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和分享。此外,高效的精读还包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如学生通过复述或写作等方式输出所学内容,从而巩固阅读效果,并利用阅读中学到的技能进行创新性的表达。

钱婷婷(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