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2KY0313)。
作者简介:赵荟萃(1989-),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读者服务,阅读推广。
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推进,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有益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育人作用。该文以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为背景,从图书馆服务育人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旨在探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图书馆服务育人中的运用路径及启示。该文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协作方法等方面,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入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融入馆藏资源服务和空间服务两条育人路径,并结合实践案例介绍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图书馆服务育人中的运用实践,得出了应从读者需求出发优化服务育人策略、科学设计第二课堂项目落实服务育人实质等相关启示,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阅读推广;教育数字化;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b)-0095-05
The Applic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in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ZHAO Huicui
(Library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digitalization in educa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as an important second classroom for college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ir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ultivating their beneficial interes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s the background,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adopts a case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ath and inspir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in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into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and collaborative methods between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and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It proposes two education paths of integrating collection resource services and spatial services, and combines practical cases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in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It draws relevant instructions such as optimizing service educ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needs of readers, scientifically designing second classroom projects, and implementing service education ess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thinking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education;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Reading promotion; Digitiz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该制度的指导思想及工作内容,并于当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推广实施。2021 年 5 月,共青团中央发布了《深化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指引》,进一步提出了用3年的时间推动覆盖全国80%以上高校的目标要求及工作原则。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要求[1]。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2],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服务优势,具有文化传承、知识普及、思想引领等育人职能,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场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科学地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纳入了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其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有助于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将图书馆第二课堂服务育人工作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育人优势,提高图书馆第二课堂活动吸引力,同时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线上管理平台的活动数据,更加客观地了解读者需求,进而改进服务育人策略,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服务育人是高校育人体系的核心,也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3]。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路径打开了新思路,有利于优化图书馆服务育人方式,充分发掘图书馆第二课堂育人潜力,激发图书馆服务育人活力,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
1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入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可行性分析
1.1 指导思想一致
《意见》中“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指导思想与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第六章服务第31条基本一致(见表1),二者都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强调关注学生成长成才,致力于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实效。另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求坚持突出基层主体地位,鼓励结合工作实际做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模式,这对图书馆提升服务育人特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表1 《意见》与《规程》的内容节选
1.2 工作内容相通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的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与图书馆常用的第二课堂服务育人方式相通。“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的课程项目包括思想素质养成、文艺体育项目、志愿公益服务、技能特长培养等内容,几乎涵盖了图书馆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培训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项目,可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具有互动可融性,该制度的实施为优化图书馆第二课堂项目提供了新的契机。
1.3 实施方法可协作
图书馆第二课堂活动缺少系统化的线上管理平台,常以线下发布宣传、线下报名、线下签到等线下管理的方式开展,受宣传方式和宣传力度等因素影响,活动推广范围有限,活动参与情况数据收集烦琐,与线上管理相比,线下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更多。“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结合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平台的使用,实现了第二课堂活动的线上发布宣传、报名、签到、学分发放等各环节的线上系统化管理,使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及学生参与情况有迹可循。另外,“到梦空间”管理系统不仅支持管理员与学生线上互动,而且可以实时观测活动各环节的进展情况,以便管理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图书馆第二课堂育人项目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后,既可以在“到梦空间”平台面向全校学生线上发布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拓宽活动宣传范围,提高活动宣传效果;也可以在该平台快捷地获取学生参与活动的各项数据信息,为改进服务育人策略作重要参考。因此,“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为图书馆服务育人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入图书馆服务育人的路径
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和实施办法,该制度可以从馆藏资源服务和空间服务两条育人主线融入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信息素养讲座、大学生团日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项目实现服务育人目的,具体融入路径如图1所示。
2.1 馆藏资源服务方面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和电子馆藏资源,其中电子馆藏资源尤为丰富,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学习资料资源库等,图书馆可以结合学生课外时间制定主题阅读活动、信息素养讲座等第二课堂项目方案并报校团委审核,方案通过后由图书馆第二课堂管理员在“到梦空间”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发布活动,同时在线上及线下开展活动报名宣传,活动开始时提醒学生扫码签到,活动结束后图书馆第二课堂管理员在“到梦空间”平台给完成活动要求的学生发放第二课堂学分。整个项目实施期间可以收集学生的报名速度及建议反馈等信息,选择是否增开场次、调整服务策略等。通过开展此类型第二课堂项目,既可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发挥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育人优势,又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2 空间服务方面
以场所和设施设备为主的图书馆服务,通常称为图书馆空间服务[4]。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育人工作也随之更新发展,杜正辉[5]对当前国内10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空间进行了调研,发现这105所图书馆均有提供休闲阅读空间、学习研讨空间和文化展示空间,约93.0%的高校图书馆设有数字素养空间、约46.0%的高校图书馆设有创客空间服务。这些功能多样的学习空间可以为班级团日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学生自我管理的第二课堂项目提供良好的空间服务。
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生班级团日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学生自我管理的第二课堂项目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第二课堂项目方案,报校团委审核,审核通过后图书馆对该类项目进行宣传。由学生班级团支书或活动负责人为学生代表在图书馆报名,登记预参加活动人数、活动时间等信息,图书馆根据登记信息为学生预留适合的活动空间,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源。活动开展前由学生活动负责人在“到梦空间”部落格发布活动,并组织学生按活动时间到图书馆预留的活动空间扫码签到、开展活动,图书馆馆员协助管理活动秩序,提供其他读者服务等。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活动负责人在“到梦空间”平台发放第二课堂学分,图书馆收集活动数据及读者反馈信息,精准地优化活动方案。
3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图书馆服务育人中的运用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3.1 融入品牌阅读活动,激发阅读活动吸引力
品牌阅读活动是高校图书馆助力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图书馆常用的服务育人方式之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须从大学生的需求特点,阅读心理等方面设计阅读推广方式[6],为进一步激发阅读活动吸引力,2021年起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将部分品牌阅读活动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推出了“促学风-——班级专题阅读系列活动”“促学风——阅读马拉松”活动。
“促学风——班级专题阅读系列活动”以班级团日活动的形式开展,由班长或团支书提前在图书馆预约报名,报名成功后由团支书在“到梦空间”平台发布活动,图书馆提供活动空间和所用图书,学生需按预约时间准时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由团支书发放第二课堂学分,活动流程见图1中空间服务育人路径。2021年10月至2023年11月,成功举办了“关机1小时”“与书有约”“科普阅读”三大主题班级阅读项目,共参与班级423个班次,参与学生超14 000人次。
“促学风——阅读马拉松”活动,以鼓励学生来馆借阅为活动目的,以兴趣爱好为活动标签,由图书馆第二课堂管理员面向全校学生在“到梦空间”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有阅读兴趣的大学生报名参与,活动流程见图1中馆藏资源服务育人路径。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共开展了9场“促学风——阅读马拉松活动”,活动总报名学生10 400余人次,较好地带动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3.2 举办信息素养教育讲座,发挥第二课堂优势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责所在[7],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专业的馆员,在推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2021年7月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计划面向全校学生举办信息素养教育1小时讲座,为给学生呈现良好的信息素养讲座效果,图书馆对讲座主题和内容进行了筛选,并对将要参与开展讲座的三校区馆员进行了面向全体馆员的馆内试讲。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图书馆在促进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中的作用显著[8]。因此,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有计划地推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刻不容缓。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果,2022年春季学期,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正式将信息素养讲座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相结合,面向全校学生在“到梦空间”App发布讲座信息,吸引了大量学生报名参与,活动流程见图1中馆藏资源服务育人路径。2022年至今已顺利开展信息素养讲座40余场,讲座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在电子阅览室开展,让每位学生既能听讲又能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效果良好,有效地发挥了图书馆第二课堂服务育人作用。
3.3 嵌入新生入馆教育,开展入馆教育系列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新生入馆教育已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9], 很多高校在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时,充分引入互联网思维,利用闯关答题等形式[10] ,开展线上新生入馆教育。但线上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缺少了实践练习,课程结束后部分学生仍不熟悉图书馆及借阅规则,甚至从未走进图书馆。为了将新生入馆教育做出实效,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效果,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将新生入馆教育进行了重新设计,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嵌入新生入馆教育,将线上报名和答题、线下学习和参观相结合,做成新生入馆教育系列活动。
活动包括参与线下入馆教育讲座、通过线上易班考试、参观图书馆、自主借阅图书4个环节。活动通过“到梦空间”平台发布,2023级新生自主报名参加,活动流程见图1中馆藏资源服务育人路径。此次新生入馆教育系列活动成功吸引了3 380名学生报名参加,其中3 200多名学生完成活动,占活动报名人数的94.0%以上,学生参与度较高,新生入馆教育效果明显。
4 实践的启示
4.1 从读者需求出发,优化服务育人策略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读者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读者需求不仅包括阅读需求,还包括学习交流、参加实践等第二课堂互动活动等需求。“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平台)清晰的记录着每项活动学生参与的情况,如报名人数、签到人数、年级、专业等信息。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实际需求及需求变化,深入研究挖掘读者潜在需求,从而基于读者需求准确地优化服务育人策略,提高读者满意度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推动图书馆智慧化服务育人体系的发展,提高服务育人效果。
4.2 科学设计第二课堂项目,落实服务育人实质
为了更好地实现服务育人效果,落实服务育人实质,高校图书馆在设计第二课堂项目时可以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内容,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专业、各年级读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第二课堂项目内容,注重项目的内涵和深度。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时,应灵活安排项目开展时间,避免与学生课程时间冲突,以保证项目顺利开展。适当融入新媒体技术丰富第二课堂项目开展形式,提升项目活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3 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坚持服务学生发展需求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第二课堂项目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第二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将服务育人工作做到润物无声。
4.4 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加强图书馆与学生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第二课堂育人项目的满意度。在每期第二课堂项目结束后应及时通过线上数据收集、线下读者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读者满意度测评,收集读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准确调整服务育人策略,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5 结束语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为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服务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其育人职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图书馆仍需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有效发挥其资源和服务优势,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服务育人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18-07-05(4).
[2]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2-08-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 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3] 刘宁静,王莫言,陈天天.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现状调研及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1):82-90.
[4] 范并思,束漫.营造新型阅读环境:图书馆空间再造反思[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4(1):9-16.
[5] 杜正辉.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新型空间服务调研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11):84-86.
[6] 李伟.基于实践活动分析的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优化的思考[D].昆明:云南大学,2016.
[7] 韩丽风,王媛,曾晓牧,等.面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探索: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实践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5):62-68.
[8] 黄如花,黄雨婷.全球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国际图联的贡献[J].情报资料工作,2022,43(2):22-28.
[9] 周波,申丽萍.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游戏化探索[J].图书馆学刊,2023,45(9):72-75.
[10]马花如.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探析:以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8(3):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