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对混合痔患者临床效果、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按就诊尾号单双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接受PPH治疗)和研究组(30例,接受TST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炎症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术后3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PPH治疗比,TST可提高混合痔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炎症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混合痔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3.0040.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3.013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其为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的静脉团,临床表现为便血、疼痛、瘙痒、异物感、脱垂等,痔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排便时的用力过度、妊娠期盆腔静脉受压迫、肥胖等。据病灶生长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一般不会漏出,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可在肛门缘漏出,患者有异物感、疼痛感,混合痔位于齿状线附近,兼具内、外痔特征,病情相对严重[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痔疮的微创手术方法,该手术通过使用特殊的PPH吻合器,以环形切除痔疮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从而消除痔疮发生的根源,其术后疼痛感较轻,恢复时间短,但其对肛周组织影响较为明显,患者术后易出现肛门狭窄、坠胀感、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预后不佳[2]。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是一种新型痔疮治疗方法,可通过避免肛周皮肤损伤,减轻术后疼痛的发生,手术中还可保留部分肛垫,避免了术后出现精细控便障碍,且能通过针对性暴露有痔区的黏膜,减少对直肠肛管移行上皮域的干扰刺激,减轻了术后的坠胀不适感,已广泛应用于痔疮的治疗之中[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采用TST与PPH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按就诊尾号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
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1~54岁,平均(34.85±3.24)岁;BMI 20.12~25.66 kg/m2,平均(22.84±1.52) kg/m2;病程1~10年,平均(4.87±1.20)年;内痔分级[4]:Ⅲ级18例,Ⅳ级12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1~55岁,平均(34.89±3.84)岁;BMI 20.52~25.46 kg/m2,平均(22.84±1.42) kg/m2;病程
1~12年,平均(4.89±1.41)年;内痔分级:Ⅲ级19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4]中混合痔诊断标准;⑵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混合痔;⑶患者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⑴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⑵合并恶性肿瘤;⑶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⑷手术不耐受;⑸合并精神意识功能障碍。本研究经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接受PPH治疗,肛门局部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5048,规格:10 mL∶0.2 g)行局部麻醉,铺巾消毒,置入一次性使用肛门镜(扬州市桂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82020438,型号:A)后于3、6、9、12点处缝扎固定,充分暴露痔上黏膜组织,置入一次性使用痔疮套扎吻合器(奥亿康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92021226,型号:AYK-TZ-J),在齿状线上方约3 cm处,于3、9点方向,采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南通华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021555,型号:2-0)通过双荷包法缝合直肠黏膜,收紧两侧荷包线,采用勾线器引出后牵拉,顺时针收紧吻合器,直至吻合器指示针到达安全范围,打开保险装置吻合,检测吻合口情况,切割后压迫止血30 s,若有出血可采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南通华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021555,型号:4-0)缝合止血或压迫止血,取出吻合器,置入引流管,加压包扎。
研究组接受TST治疗,在肛门局部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麻醉,铺巾消毒,扩肛后置入一次性使用肛门镜,将一次性使用痔疮套扎吻合器固定在肛门两侧孔位并导出,确保一次性使用肛门镜可以自由旋转,使痔核完全暴露,将需要切除的痔上黏膜组织置于肛门镜窗口内,导入缝合器,在齿状线上方约3 cm处将黏膜及黏膜下层行分段式荷包法缝合,通过吻合器引出荷包线后牵拉,顺时针收紧吻合器,打开保险装置,切割后压迫止血30 s,取出吻合器,若有出血可采用4-0号可吸收线缝合止血或压迫止血,若吻合口处没有活动性出血,需对残角进行结扎处理并取出肛门镜,置入引流管,加压包扎。两组患者术后均需遵医嘱卧床3 d,抗感染治疗5 d,并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于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疼痛、瘙痒、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消失,肛门外观恢复正常;有效:疼痛、瘙痒、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改善,肛门外观基本恢复;无效:疼痛、瘙痒、异物感等临床症状及肛门外观无明显改善[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5]疼痛评分评估,分为剧痛(7~10分)、叩痛(4~6分)、轻微疼痛(1~3分)、无痛(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⑶炎症指标。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3 000 r/min,15 min)取上层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血液分析仪(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152220607,型号:BTX-3600)检测白细胞计数(WBC)。⑷生活质量。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周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6]评估,该量表共4个项目,各项评分均为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⑸并发症。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便血、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经S-W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d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CRP、WB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3周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混合痔为内、外痔融合而成,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多在食用辛辣食物或饮酒后发作,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排便习惯、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药物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混合痔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根治疾病,复发率高。PPH是治疗混合痔的常见术式,其可通过肛门镜有效切除病变组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整体效果不佳[7]。TST是一种针对混合痔的新型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相对较小,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耐受度高,可立即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恢复[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d疼痛程度更低,这提示采用TST治疗混合痔效果更好。分析原因为TST可精准定位脱垂黏膜,仅暴露有痔区的黏膜,选择性切除病变组织,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手术操作,这种手术方式避免了环形瘢痕的产生,有效预防了肛门狭窄,并减少了直肠肛管移行上皮域的干扰刺激,减轻术后的不适感,还可使正常黏膜得以保存,对肛周组织的损伤小,疼痛程度更低,术后可立即下床活动,有利于胃肠蠕动,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加快肛周血液循环,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得以提高[9]。
混合痔破溃出血后会激活凝血机制,释放炎症介质,且痔核脱出时常带出黏液和粪便残渣,可刺激肛周皮肤,造成局部炎症加重,CRP是肝脏分泌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WBC是机体重要免疫细胞,二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炎症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比,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CRP、WBC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这提示采用TST治疗混合痔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水平。分析其原因为由于TST通过选择性切除痔上黏膜,可精准地切除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的肛垫及黏膜桥,利用吻合器有选择性地依据痔核分布情况对痔区的痔上黏膜和部分痔体进行分段性荷包法缝合,最大限度保留痔核之间的正常组织,不影响齿线功能,从而减少手术创伤,疼痛程度更低,可降低机体创伤性应激反应,从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10]。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转归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比,术后3周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采用TST治疗混合痔预后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为由于TST可提高混合痔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患者恢复效果更好,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且TST可保留正常黏膜组织,对肛周组织损伤较小,并发症更少[11]。
综上,与接受PPH治疗比,TST可提高混合痔治疗效果,减轻炎症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坚明, 丁佳妮. 自拟消痔汤熏洗辅助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J]. 贵州医药, 2022, 46(4): 623-624.
黄淦圣, 程逸风, 邹贤军, 等.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微创手术治疗混合痔前后肛管测压的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 39(8): 1586-1589.
莫国威, 黄书泓, 林曼怡.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联合痔动脉结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29): 1-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5): 461-463.
汪静. 预见性护理对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及VAS评分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8): 245-246.
蒋文华, 施晓萍, 黄静, 等.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心理干预结合亲情干预模式对BPH患者行PKEP术后恢复情况及GQOLI-74、IPSS评分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5): 164-168.
魏琦. 对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 27(12): 72-73, 132.
曲丁好.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低位吻合联合潜行剥离术与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Ⅳ期混合痔的疗效比较[J/CD].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 10(3): 137-139, 148.
汪强, 周鑫, 张志强. 痔上黏膜环切术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疗效及安全性临床对比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11): 1771-1773.
种王斌, 杨亚会.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及对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18): 43-47.
雷挺, 蔡少青.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恢复及疼痛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15): 54-56.
作者简介:李国华,大学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肛肠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