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 “预见”不遇见

2024-08-02 00:00:00刘酉华李晓爽
大众健康 2024年8期

低钠血症是临床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之一。因为它经常被公众忽视,所以有着“隐形杀手”的称号。低钠血症一旦出现且未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钠离子缺乏引起的疾病

血浆钠离子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化学成分,对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兴奋肌肉神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钠血症就是人体内缺乏血浆钠离子引起的疾病。

低钠血症的成因复杂多样,它就像一个狡猾的猎手,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健康隐患。低钠血症的临床预见性尤为重要,可帮助患者在疾病来临前“筑好防线”。低钠血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摄入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疾病和健康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比如为了控制血压,选择长期低盐饮食等。但是,过度限制钠盐的摄入,可能导致人体钠离子摄入不足,进而引发低钠血症。此外,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也会导致身体内的钠离子大量流失,增加低钠血症的发生风险。

排出过多 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水肿等疾病或症状的常用药物,它通过增加人体尿量来减少体内液体的潴留。然而,利尿剂在促进尿液排出的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钠离子,导致钠离子排出过多,从而引发低钠血症。此外,夏季炎热天气条件下或持续高强度运动后大量出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钠离子排出过多,引起低钠血症。

体内分布异常 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会导致人体内的钠离子分布异常,进而引发低钠血症。例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疾病,它会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导致体内水分过多而钠离子浓度降低。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体内钠离子分布异常,因为心脏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水分和钠离子分布会发生变化,导致低钠血症。

注意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低钠血症即将出现时,常常会有一些“蛛丝马迹”,给我们的身体发出预警信号。但这些信号经常被人们忽视,因为当一个人睡眠不足或身体虚弱时,也会有相似的表现。所以在疾病初期,低钠血症并不能被人们很好地识别。

1. 感到乏力、没精神,警惕低钠血症来“敲门”。

钠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当体内的钠离子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人出现乏力和精神不振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且经休息补充体能后仍不能缓解时,我们就应警惕低钠血症的发生风险。

2. 意识模糊、抽搐和昏迷,不一定就是脑血管疾病。

低钠血症发生初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精神不振,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比如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和昏迷等症状。这些临床症状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相似,所以医生要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针对病因有效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为什么低钠血症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呢?这是因为血浆钠离子大量减少,会导致脑细胞水肿,进而影响大脑发挥正常功能。

低钠血症患者要尽快就医

发现低钠血症的“蛛丝马迹”后,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无论是轻微的乏力、精神不振,还是严重的意识模糊、抽搐和昏迷,都可能成为低钠血症的征兆。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是明智的选择。

针对低钠血症,我们可以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策略。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使用利尿剂,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都可以有效预防低钠血症,而针对病因进行精准用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低钠血症的问题。

预防为主

首先,我们要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钠盐。钠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过量摄入钠盐会增加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利尿剂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但长期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钠离子排出过多,进而引发低钠血症。患者要谨遵医嘱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并做好电解质指标检测。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也是预防低钠血症的重要措施。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人体内的钠离子分布异常。患者应该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疾病,从根本上解决低钠血症的问题。

精准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我们建议采用口服补钠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补钠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钠离子,同时避免静脉输注带来的风险和不便。然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口服补钠可能无法满足身体对钠离子的需求。这时,患者就需要遵医嘱采用静脉输注高渗盐水或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静脉输注可以迅速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钠离子,纠正低钠血症的症状。

再次提醒患者,一定要针对原发疾病积极进行治疗。例如,如果低钠血症是由利尿剂引起的,患者就要遵医嘱减量或停用利尿剂;如果是由心力衰竭引起的,就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之所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是因为很多人对其认识不足,轻视了血钠指标降低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如果患者在低钠血症发生初期及时纠正钠离子缺乏的问题,就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低钠血症高危群体要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隐形杀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