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这个概念不太熟悉,但另一个词——卵巢早衰,您肯定听说过。去年年底,有关“42岁女子20天内断崖式衰老”的新闻冲上热搜,让广大女性重新认识到了卵巢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那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和卵巢早衰是一回事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会有什么表现?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并形成可受精卵母细胞的能力,此能力取决于卵巢储备始基卵泡的数量和质量。若卵巢内可募集的卵泡数量减少或卵母细胞质量下降,配子生成功能下降,可致生育能力下降, 即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这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患者抽血化验后,结果可呈现为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降低、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等现象。如果是做B 超检查,可能会发现窦卵泡数量(AFC)减少。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分为高龄相关的生理性下降和与年龄不相符的病理性下降两种。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相关的概念有卵巢早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低反应等。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 岁前出现闭经、卵泡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展的最终结局。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早衰的诊断存在年龄限制,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根据异常的卵巢储备功能参数来进行诊断的,没有年龄限制。举例来说,40岁以上的女性可能被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但不会被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早衰。所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等于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遗传、自身免疫、感染,以及医源性因素,如有妇科手术史、放化疗史等。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以及生活压力大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生育力降低、月经紊乱,以及性激素紊乱的相关症状。
生育力降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不育、早期自然流产、反复流产等症状。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初期,患者仍能自然排卵,但怀孕的概率较正常女性下降,而且容易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染色体畸变。
月经紊乱的表现,不一定发生在所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身上。患者可以有规律的月经,但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周期特别长或特别短、经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等。性激素紊乱的相关症状有潮热盗汗、排卵异常、失眠多梦、心脏不适、骨质疏松等,跟女性更年期的症状相似。
通过抽血化验并结合患者的年龄因素,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当患者的检测结果与以下任何一项相符时,就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AMH<1.1ng/ml,两侧卵巢里的卵泡数量加起来不到5枚,连续两次月经周期抽血检查FSH≥10IU/L。此外,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积极尝试备孕超过6个月仍未成功妊娠,就要尽早进行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检测。
不推荐月经规律的未婚未孕育龄期女性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以免造成恐慌、焦虑的心理。有高龄(>35周岁)、遗传、医源性因素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高危因素的女性,可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卵巢生育力保存。
那么,已经确诊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女性可以生育吗?答案是可以。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性激素治疗 月经不调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女性可以尝试性激素治疗。性激素治疗的原理是利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模拟人体正常的生理周期。药物可以使患者月经规律,避免异常出血,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但在提高生育力方面效果不明显。
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 有生育需求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女性可以接受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即通过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实现生育愿望。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基本原则是补肾,因为肾主生殖。患者口服中药或中成药,可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另外,中医针灸也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他治疗 其他干预方式包括补充维生素D、脱氢表雄酮(DHEA)及辅酶Q10等。现有研究证实,这些干预方式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益处。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卵巢功能,尤其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女性朋友保持规律生活,适当锻炼,避免熬夜,不要久坐;避免接触生殖毒性物质,戒烟戒酒;坚持健康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缓解心理压力,疏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注意性健康,暂无生育需求者要合理避孕,接受性健康指导,避免人工流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