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春饭

2024-08-02 00:00:00杨世杰
军工文化 2024年5期

塞北的春天比内地来得晚。2018年4月初,僵硬的树枝条才在春风地使劲摇晃下,一天比一天柔软起来,枝条上的绿色嫩芽也随之悄悄地冒了出来,又一个暖融融的季节来了。

患病五多年的母亲,在4月15日停止供暖那天一大早,目光便始终盯着窗外。

我拖完地后瞅着依旧望着窗外的母亲问:“你是不是想出去和太阳说说话了?”

她摇摇头后冲我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想说什么就说,反正我也不敢用笤帚疙瘩打你。”

她“扑哧”一声笑道:“你个臭小子,还记着小时候我用笤帚疙瘩打你屁股的事。”她停顿片刻后在我的目光注视下鼓足勇气道:“榆钱长出来了吧?我、我想吃春饭了。”

“我也早想吃了,你等着我马上就去捋榆钱去。”

“低处有就捋点,没有就算了,千万别像去年那样上树划破了胳膊。” 我出门时母亲叮嘱道。

父母亲都是河北曲阳人,是创建我国航天固体事业的第一代人,自从1965年加入到航天队伍后,就一直居住在北疆呼和浩特市东南黄和少镇的一个山坳里。虽说他们到北疆已六十多年,但乡音未改,饮食习惯也保留了在老家时的许多口味,每年春天都要吃几顿榆钱疙瘩。从小吃惯了母亲饭菜味道的我,很早就学会了做榆钱疙瘩。即把榆钱洗净后与玉米面和少量的白面拌成疙瘩状,蒸熟后用花生油炝上葱花一炒,就上嫩绿的柳叶或腌制的芥菜丝,那口感除了丝滑、松软外,还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味,而后再喝上一碗黄澄澄的小米粥,比吃了山珍海味还舒服。

母亲患病后,由于常常卧床,吃饭后经常脘腹胀满,反酸嗳气、不思饮食、大便溏泄,但是,吃了榆钱后就会好许多。我查了资料后才知道榆钱不仅具有化痰止咳、静心安神助眠、清热除湿的功效,还有健脾和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距父母家五百多米的西山坡渠沟旁,长着一长溜十多米高的榆树。原本想会很轻松地捋一袋子榆钱,没曾想低处的榆钱已被人们捋得干干净净。

又来晚了!没想到榆钱这些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细一想这也符合当下的实际,因为,生活质量提高后的人们,在吃喝上越来越注重天然、绿色、有机。再加上人们对榆钱药用价值的逐渐认知,喜好榆钱这一口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虽然拿了带钩子的木杆,依然够不着高处的榆钱。总不能空手而归让母亲失望吧!我转悠到一棵茂盛的榆树旁,望着树梢上一嘟噜一嘟噜绿如碧玉、薄如蝉翼、形如钱币的榆钱,决定再发一次“少年狂”。随之我像小时候一样往手心里吐了口吐沫,把木杆往后腰带里一插,双手抱着树干,像蜗牛似的一寸一寸向上攀爬着。真是老头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五米多高的距离,爬一爬歇一歇,足足爬了有半个小时,才气喘如牛似的骑在一根可以施展“本领”的树杈上。待呼吸平稳后我放眼一看笑了,原来我的上半身已被一嘟噜一嘟噜榆钱压弯了腰的枝条所包围。我伸手将悬吊在眼前的一串榆钱摘下塞到了嘴里,顿时,一股甜甜的带着清香的味道,通过舌尖迅速传遍了全身,少儿时的场景像头顶上飘浮的朵朵白云一样出现在眼前……

春天是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在家憋了一冬天后最盼望的季节。每天下午一放学,我们就像飞出鸟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冲向树林、田野,或上树捋榆钱、掏鸟蛋,或去挖野菜。除了有收获的活动外,没有任何收获的上树比赛也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一项课外活动。如果谁在当天赢得第一名,谁就是当天的“大王”,所有人都得听他的号令。看着我们上树的快乐身影,路过的大人们常常会眯缝着眼望着我们评头论足,说谁谁像电影《小兵张嘎》里嘎子。他们不但不反对我们上树戏耍,反而说我们这些小猴子不上树变不成人,长不大。

大人们对我们捋榆钱、挖野菜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榆钱、野菜不仅可以调剂当时单调的饮食,还能唤起他们对年少时光的回忆。毕竟,他们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

一次在捋榆钱比赛时,为了超过一直压我一头的二奎,我那天爬到了距离地面七八米高的树梢,捋了满满一书包。可是,在下来时一不留神,将母亲刚刚给我买的一件白衬衣袖子划了一道大口子,回家后被母亲按倒在炕上,用笤帚疙瘩狠狠抽了屁股一顿。那是母亲打我最狠的一次,因为,那件白衬衣是她借别人家的布票给我刚刚扯布缝制的。

正当我沉浸在过去的岁月时,突然,传上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好家伙!连白头发老头都上树捋榆钱了。”一个戴着红袖章的中年汉子走过来,仰头冲着我喊道:“老哥,别太贪了,捋点就慢慢下来吧,老胳膊老腿的,别摔坏了身子骨。”

“谢谢提醒!”朝着那人挥手后,我很快又捋了一塑料袋子榆钱。想回去后多做一些榆钱疙瘩,冻起来后可以给母亲多吃几天。瞅着满满两袋子硕大的榆钱,我竟然有些飘飘然了,结果就在两脚就要落地时,左脚一滑,身子一出溜,一个屁墩坐在了地下。当我扶着树干慢慢站起来后,发现腰椎好像断裂似的,疼得我龇牙咧嘴。咳!我自嘲道:“得与失看来是相随相伴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咬着牙走到一棵柳树下捋了一袋子柳叶。因为,春饭必须要配上凉拌柳叶“菜”才更合味儿。去年我给凉拌柳叶起名为“春菜”,母亲听了后直夸我名起得好,说春饭配春菜是春天最好的饭菜。

进门后为了不让母亲看出我痛苦的样子,躲进厨房后,我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往腰椎处喷了半天。但是,在给母亲往出端饭时还是被她发现了我身体的异样。“腰扭伤了?”

我摇头道:“没有,就是墩了一下屁股。喷上药没事了。”

“唉!怨我,怨我嘴馋。”母亲瞅着我后悔地说:“我、我真不该让你去捋榆钱去。来!快趴在床上我给你揉揉。”

“妈!我真不疼了。你快趁热吃吧。”

“听话。快趴下。”

见母亲拉下了脸,我赶忙乖乖地趴在床上。她撩起我的衣服后,双手来回搓热后,在我的腰椎处轻轻搓揉着问:“疼吗?”

“不疼了,你这一搓揉我都快舒服的睡着了。”小时候,不论是在外面磕着碰着,或是在家挨了父亲的打,母亲总是用她热乎乎的手,像现在这样给我疗伤、给我暖暖的爱……

“咳!快搓不动了。也许,这是最后的一次了。”母亲一边搓揉着我的腰椎一边说。

“一次?那可不行,你至少还得给我搓揉十年八年的。”

母亲笑着轻轻拍了我的腰椎一下道:“起来吧。别哄我高兴了。我要吃春饭了。”我赶忙支起母亲身旁的小饭桌,把榆钱疙瘩、凉拌柳叶、小米粥摆放了上去。

春饭一词大概是母亲特意给榆钱疙瘩起的名,因为,我从来没听别人说过春饭一词。细一想,母亲这名起得挺有创意的,因为,榆钱是北方开春后,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第一种可以食用的天然之物,它比野菜要提早许多日子,用春天第一“鲜”做出的饭可不就是春天的饭吗!

“嗯,一股清香绵甜的味道,真好吃。”细嚼慢咽着榆钱疙瘩的母亲忽然道:“把我吃春饭的样子录下来给你老家的小舅发回去,让他不要总惦记我。”

小舅是母亲最小的弟弟,只比我大五岁。姥爷姥姥去世早,为了给他盖房娶媳妇,母亲不仅把家里的缝纫机、自行车邮寄了回去,还借了别人许多钱。小舅成家后,不论家里多困难,母亲逢年过节总要给小舅寄钱寄衣物。我曾调侃母亲说,小舅像是她的大儿子似的,比我还亲。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我作为家里的大姐,帮衬着弟妹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每当我和弟妹们有怨言时,母亲总会说,亲戚们一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了才是富。

小舅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年日子好过了的他,不但时时打电话来问候母亲,每年还拉着老家的土特产来看望母亲。

“你开始录了吗?”母亲吃了口凉拌柳叶,露出一脸满足感地问。

“录着呢。”我用手机对着母亲。

“今天的春菜也好吃,又嫩又没苦涩味,老大,你是怎么做的?”

“我用胡麻油炝的锅,还放了一点味精。医生说嫩柳叶有清热解毒,帮助消化系统排出有毒物质,预防毒性病毒感染的作用。”

“可是小时候,你一吃柳叶就吐,说苦。不过那时候家里穷,伴柳叶就放一点盐和醋,连一滴油星星都没有,小孩子都不愿吃。”母亲吃了一碗榆钱疙瘩,喝了一碗小米粥后,擦着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心满意足地对着手机道:“小弟,你看看我吃了多少。常言说肚里没有病,能活九十九。你放心吧!”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大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一拿起电话便传来表弟的哽咽声:“表哥,我妈刚才走了……”

似乎有心灵感应的母亲,一下从床上坐起来,“你姨走了?”

我泪眼婆娑地朝母亲刚一点头,母亲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送到医院被抢救过来的母亲拉住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又多吃了一年春饭,我、知足了。我、我和你姨前后脚来前后脚走,路上有个伴儿挺好的。人这一辈子不论富也好穷也罢,不能忘了家乡,不能忘了亲情……”

85岁的母亲安详地走了。当晚,迷迷糊糊中的我看到母亲牵着只比她晚生了十多分钟的姨,一边说笑着一边向一处灯光璀璨处走去……

送走母亲后,我一直不解,母亲的一生,虽然吃过苦,经历过瓜菜代的年月,但也享过福,吃过山珍海味,可她为什么心心念念的是春饭呢?

(作者单位:航天科工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