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国有企业面临着绩效分配导向不清晰的困惑,项目积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方法,是企业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面对常态化竞争激烈的市场态势,更加高效、灵活应对各种挑战的有效手段。
可靠的项目管理方式通过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可量化的任务,并根据任务的难度、重要性等因素赋予相应的积分,搭建基于项目积分制的绩效分配模式,实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量化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市场开发、质量提升、生产交付等方面取得实效,从而牵引项目管理目标实现。
建立项目制积分绩效管理牵引原则。为充分发挥考核体系绩效的杠杆调节作用,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力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武仪通过探索基于项目积分制的绩效分配模式,结合项目积分制的灵活性,将企业运营过程中推进和解决的问题均纳入项目积分管理,结合市场合同履约、薪酬分配、工作效率、新员工成长、团队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聚焦项目推进工作,确立了鼓励主动市场开发、鼓励多劳多得、鼓励提升效率、鼓励导师带徒、鼓励团队合作的积分考核体系,使看似模糊的考核指标实现了量化和可视化。
运用项目积分制的差异性牵引目标实现。根据导出项目制积分绩效管理牵引的原则,对项目积分制的标准进行差异性设计。一是有效激励市场开发,比如,如果是自主捕获市场需求完成技术协议签订的基础分是被动情况下的N倍,以此鼓励员工走出去,自主开发市场,形成合同订单。二是充分发挥项目积分制的量化管理,项目积分制通过对每个任务赋予相应的积分,实现了对项目的量化管理。管理者根据自己的感知去分配员工绩效的方式缺少量化的依据,员工多干少干区别不大,公平性对奋斗者积极性的影响永远大于躺平者。根据任务分解的结果,建立项目积分表,应包括任务的名称、目标、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等要素(表1)。
通过统计每月员工积分的表格,以表单式的积分量化管理,每个月每名员工完成了多少任务一目了然,躺平的员工没有任务可填,能被识别出来,分值对应绩效,奋斗者通过拿更多的积分来换取更多的绩效,反之也是激励员工只有完成更多任务,才能拿到更多的绩效分配。
实践表明,员工在实行项目积分制后任务项数和积分总数对比来看涨幅均较大。
三是引入积分节点考核,提升工作效率。针对影响科研计划完成率、产品质量问题解决和科研交付节点的问题,通过项目积分制,引入节点考核,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具体操作方式是,凡未按节点完成任务的,每超时1天按积分的1/10扣除,可扣为负数,负数最多不超该项目总积分。每提前1天完成,按照积分的1/10予以奖励,奖励最多不超该项目总积分。
推进积分节点考核后,月度科研计划完成率大幅提升,质量问题解决及科研交付及时率均得到了较大改善。
四是通过积分,鼓励导师带高徒。为激励老员工多教新员工,在推进项目积分制时明确新员工1年内按职级工资足额发放,1年内所获积分的1/2为师傅所得。推行该政策后,师傅在传教徒弟的同时,也能挣到自己的积分去兑换相应的绩效,达到双赢的效果。
运用项目积分制进行项目分解。项目积分制的核心思想是将项目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多个具体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赋予相应的积分,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全面、客观、量化的管理。同时通过对每个任务的难度、重要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并赋予相应的积分,实现了对项目的客观管理。公司可以根据积分的统计和分析,了解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水平,从而制定更加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
以××专业积分标准为例,积分类别分为科研、预研、质量问题处理、工艺 及技术成果五大类,每个大类里面又分小类,比如科研又分为L/F/C/S/D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又按流程进行细分,把分值赋在每一个动作上面,确保不遗漏,不同项目设置不同的难度系数,项目总得分为该项目积分难度系数。
一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项目积分制通过对每个任务进行量化和客观管理,通过将项目任务分解为可量化的积分,可以更方便地对项目进行管理和跟踪,有助于减少项目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公司可以根据积分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快速了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是增强项目管理的灵活性。项目积分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积分的分配,从而实现对项目的个性化管理。
三是提高项目管理的客观性。项目积分制通过对每个任务的难度、重要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并赋予相应的积分,实现了对项目的客观管理。企业可以根据积分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了解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水平,从而制定更加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
四是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项目积分制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项目积分制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项目是需要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并获得积分。这种协作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