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视剧、流行音乐影响,一直以为新加坡是座很“中国”的城市。其实不然,虽是用汉字、说中文,还有熟悉的黑头发、黄皮肤,新加坡却呈现出别样的风情。它很现代,也很传统,多元文化交织。这从一杯茶里,便能“品”得出来。
“你要会一面喝茶,一面喝肉骨汤,慢慢的享受,这才是真正的肉骨茶。”
——著名作家、美食家蔡澜
01
花园有“茶树”
蔚蓝的海湾,在湛蓝的苍穹下,蜿蜒着旖旎多情的曲线。两只偌大的“贝壳”镶嵌在海滨,在热带单调的艳阳下,闪着耀眼的银光。
这两只“贝壳”,一只叫“云雾林”,一只叫“花穹”,是两个占地2.3公顷的巨型玻璃温室,里面种植着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20多万株植物,甚至有温带、寒带的植物。
其中,有18棵25-50米高的参天“大树”,耸立在天际。“树”上生长着200多种蕨类植物及热带植物,枝枝蔓蔓,葳蕤缠绕。穿行其间,仿佛进入《阿凡达》的奇幻世界。
在赤道附近,建一座花园,将全球的奇花异草“一网打尽”,真可谓是浪漫至极的奇思妙想。这是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斥重金打造的“城市花园”。
在“贝壳”里漫步,大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即视感,琪花、瑶草与玉树,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竟能在同一时空相遇,且和谐共生,现代“黑科技”实现了无限可能。
繁花看遍,寻寻觅觅,却难见茶树的“芳踪倩影”。直到我瞥见“Weeping Tea-Tree”(垂枝茶树),蓦地眼前一亮。
然而,虽名“茶树”,却并非是山茶科山茶属的茶树,而属于桃金娘科,又名“扫帚叶澳洲茶”。其枝叶柔软,酷似柳树,开白色小花,倒也有几分妩媚。
茶,这一源于中国的“南方嘉木”,在“万花园”中难道就没有立足之地吗?原来,它早已流转在新加坡华人的每一个寻常日子里。是一碗浓郁的肉骨茶,也是一壶香醇的中国茶。
02
吃碗肉骨茶
肉骨茶是地道的南洋美食。刚下飞机,我们就直奔“主题”。在星洲,吃肉骨茶的档口有不少。但,最正宗的不过三五家。我们去打卡的就是其中之一的“松发”。
这一品牌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店主的“开局”装备是一辆木质小推车,推着它沿街叫卖,充满了烟火气。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松发已是拥有十多家连锁店的知名肉骨茶品牌,而当年创业之初的手推车也成为松发最醒目的标志。
松发从不缺人气,这家位于樟宜商业园的门店也不例外。“这个点钟去刚刚好,再过一会儿到中饭时间,就要排长队了!”雅美说。她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祖籍福建泉州。说起星洲的美食档口,她如数家珍。
门店在一家大型商场走廊尽头的拐角处,店门很不起眼,内里却是十分敞亮。11点刚过,不少食客早已捷足先登。所幸,还有几个空座。雅美说,肉骨茶也是有“派别”的,主要是新加坡的潮州派和马来西亚的福建派。前者胡椒味较重,后者药味较重。不消说,松发属潮州派。
肉骨茶,起初跟茶几乎没什么关系。有个流传颇广的说法是,肉骨茶系由马来西亚巴生(Port Klang,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一个城市)一个名叫李文地的摊贩发明,其祖籍福建永春。他用猪肉、猪骨,加入胡椒、肉桂、八角、当归、枸杞、党参等多味药材熬制成一道风味别致的美食,食客们便给这道小吃取名为“肉骨地”。
在闽南语中,“地”字发音与“茶”相同,而且吃肉配茶也是永春的食俗,“肉骨茶”就这么叫开了。至今,肉骨茶的马来语和英语都是照搬闽南语的发音—一“Bak Kut Teh”。
肉骨茶原是在南洋谋生的苦力们吃的补品。这里气候湿热,繁重的体力活,又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富含蛋白质的猪肉,与中药材配伍,既能补充营养与能量,又有一定的驱寒祛湿功效,藉由味蕾的传递,给闯荡打拼的艰辛带来温暖的慰藉。
03
肉骨茶的茶
一碗经典的肉骨汤,一碗米饭,几碟卤味、小菜,再加上一壶茶,大大的满足。
肉骨茶的肉,不只是排骨,也可以是猪腰、猪肝、猪肚、猪里脊,但滋味浓厚的肉骨汤永远都是灵魂。而且,汤是可以免费续的,一不小心,饭可能又多吃了两碗。
雅美说,肉骨茶和油条堪称绝配。酥脆的油条,在肉骨汤里,或蘸,或泡。油条饱蘸汤汁后,变得松软绵密,又香又糯,很是过瘾。
炖得酥烂的排骨,香浓胡辣的汤汁,一口肉,一口米饭,一口汤,暖意上涌,额头微汗。难怪松发能连续七年(2016-2023年)获得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BibGourmand)推荐。
吃肉骨,不饮茶,就不算肉骨茶。松发的茶品选择颇多,有陈年普洱、铁观音、桂花乌龙、雀舌香片、“不知香”等七八种,普洱、乌龙皆为消食解腻的首选。从茶品来看,都很大众,肉骨茶的确是星马地区闽南、潮汕人钟爱的草根美食。
最传统的肉骨茶,搭配的茶品多是铁观音、水仙之类的乌龙茶,用的器具也是朱泥小壶、小瓷瓯,这跟闽南、潮汕地区流行的功夫茶如出一辙,或者说就是功夫茶习俗在饮食上的延伸吧。
到了12点,店内已座无虚席,门口更是人头攒动。为了这一口朴实的茶饭,他们情愿耗费时间、用十二分的耐心去等待。人们对佳茗美食的情感,既实际,有时又不着边际。
曾经,他们的先祖背井离乡,挂帆南下讨生活。经历了波翻浪涌的凶险与舟船颠簸的考验后,抵达陌生的异乡。前路漫漫,命运未卜。但,他们始终坚信一个简单的至理:敢拼会赢。
他们干最累的活,吃最多的苦。淋漓的汗水,和着辛酸的泪水,在面颊,也在心里流淌。当思乡愁绪凶猛来袭时,一道家乡菜,一壶故乡茶,都是一剂疗愈乡愁的“良药”。因为,茶里,汤里,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茶足饭饱,离开时,我带走了一袋肉骨茶汤料。
责任编辑/杨巍 美术编辑/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