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俗与茶艺发源于闽南,在“漳泉”地区,士族及殷实人家的墓中,常伴有“盂臣罐”“若琛瓯”出土,此等发现在潮汕地区却鲜有记录,如著名的“鼎足盖时大彬紫砂圆壶”即出土于漳州市漳浦县。而作为功夫茶四宝之一的红泥炉,在清代就流行于闽南一带,特别是漳浦。如今制作红泥炉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但是在漳浦深土镇锦东村,有一位老人坚持手工制泥炉40多年,并且创新出不同形状的红泥炉,甚至把泥炉做成了“国保”锦江楼的形状,成为标志性文创炉。他,就是林永建。
01“金字塔”土楼初见
深土镇锦东村,距离漳浦县城约40分钟车程,在漳州科技学院程艳斐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去探访功夫茶炉手艺人林永建。途中,程老师无意中提起了锦江楼这座“国保”,我们便打算顺道一探究竟。
土楼,对于福建人来说并不陌生。闽南、客家皆造土楼,以方形、圆形为常见,或是方圆组合并存。它们被称作“东方古城堡”,固若金汤,冬暖夏凉。印象里,土楼都造于山岭峡谷之间,或镶嵌于崇山峻岭,或伫立在溪谷村落边,不曾想,在靠近海边的地方也有伟岸巍然的土楼,据说离海最近的一座,就是位于锦东村的锦江楼。
一路上,成片充满闽南沿海特色的建筑群如幻灯片一样闪过,燕尾脊展翅欲飞,石砌房屋鳞次栉比,没想到岿然坚毅和典雅古朴能够和谐地混搭在一起。“这片是火龙果树……这里种的是地瓜,我们漳浦的地瓜特别好吃;漳州是花果之乡,荔枝、杨梅都是我们的特产……”一路上,程艳斐乐此不疲地向我们介绍着路过的风景。
抵达了锦东村,原生态的乡野村庄里连导航上的定位标记都开始“飘逸”。车子在村里兜兜转转,一路询问当地居民,直到一位路过的大姐指向远处一个方向说:“国保’吼,往那边开,就到了。”语气里透着一股自豪。村里非常安静,虽看不到海,但空气里弥漫着海水成湿的气息,时而拂来的海风指明着海的方向。
下午四时许,夕照的阳光给锦江楼正门打上了“高光”。从楼的侧面处看,土楼由三层环状组成,由外到内一环绕着一环,像“金字塔”一样层层增高,最内层墙面上的小窗具有明显的瞭望功能,所以更像一座碉堡,看起来安全感十足。这与南靖、永定等地外高内低的圆形土楼刚好相反,在闽西南土楼中是独一无二的。
02
独特的“圈层”生活
锦江楼的结构是三圈内通廊式圆形土楼,在福建众多土楼里“个头”较小,和南靖土楼相比算是“小屋见大屋”,知名度也不高,但一定会给来过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土楼最外国没有封闭,大门位于中圈开口。门面略显低调,门匾刻“安澜著庆”。
门口的石碑上表明锦江楼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身世可追溯至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初造者叫林升泽。清嘉庆八年(1803年),其妻李灿续建中圈,清中期后世再续建外圈,距今已经232年了。
在楼一侧的牌子上介绍了楼主建设锦江楼的初衷,他贩鸡为业,后来改行做起了漳州“水客”,建造这栋楼出于他的心愿——为家族建造一座可以安心生存、繁衍的城堡。在这座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楼里,据说最多住进了48户人家,而今却安静落寞。
走进锦江楼,一个游客也没见着,先在中圈通廊顺时针走了一圈,每个房间目测结构、面积相同,但屋门紧锁。据说旧时这里曾住满了人,人丁兴旺的家庭几口人挤一间十余平方的屋子,熙熙攘攘。此时,抬头看天空的形状,变成了一道蓝色的弧形,突然间感受到了建筑几何之美。走在这里,吹着通道里流动的风,倍感清凉,顿时忘却了外面的炎热。
来到内圈中央,有一个直径十余米的天井。围绕天井有十二间屋子,屋门朝向中心,蕴含着土楼群居形式的向心力。坐在内圈通廊上喝茶的就是锦江楼仅剩的原住民林振德一户,他说他是这里的第13代传人。而其他坐在通道里“放空”、闲聊的阿伯阿嬷,是来这里乘凉的村民,他们以实际行动为这里的冬暖夏凉“代言”。
楼内其实藏着很多防御、防火、防盗、防涝的巧思设计,楼上的洞孔如同“猫眼”,可侦查外界的一举一动;朝外的墙壁外圈设置架枪口,可无死角防御攻击;中圈二层暗藏“密室”,以木地板掩盖入口;二层设有可以倒水的沟槽,可在火烧大门时灭火……
经历岁月的剥蚀,留下的遗迹还在用一种坚定的姿势,连同那黄泥土、粗砂、壳灰掺和糯米浆、红糖水凝结成的墙体,诉说着山海之间的闽人智慧。
03
“锦江楼”泥炉出圈
告别锦江楼,我们继续寻访泥炉手艺人。漳州,是功夫茶的发源地,而漳浦茶风盛行,也是最早的闽南功夫茶俗发祥地之一。早些年,漳浦有很多制作功夫茶炉的手艺人,但几代坚持下来还在手作的已是凤毛麟角。
终于在村民指路下抵达了泥炉手艺人林永建的家,朴素的自建房同时也是他的工作坊。刚进门,就看到墙边摆放着几个客定茶炉,其中一座造型别出心裁,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定睛一看,原来是以“锦江楼”为造型设计的茶炉,老手艺与新文创就这样无缝对接了。
林老不太会说普通话,程艳斐老师便当起了闽南语翻译。据林老介绍,一位广东人曾逃难到村里受到祖父接济,他便以一身制炉技艺为报,将手艺传给祖父,再由祖父代代相传,至林老为第三代。
“过新厝、嫁娶,都要用到炉子。捧炉火,寓意旺,家旺、人旺。”林老介绍,泥炉可用作茶炉、炊具,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曾是漳浦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当时泥炉制作技艺发展达到了鼎盛,锦江村有百分之五十的住民以制炉为生。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抵达林老工作坊当日,他刚于前两日制完一批炉子,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制炉的过程。但从工作台散落的工具便能体会到制炉的不易。取土、晒土、筛土、和泥,到塑型整修、复内膛、烧窑、制内胆等共计十几道工序,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完不成的。若碰上冬季或雨天,时间还要延长。每一件看似简单的泥炉背后,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哪怕一个小环节没做好,前期的工作都可能功亏一篑。
在堆放的成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泥炉,除了现场的六方炉、八角炉、三足鼎炉、三峰炉、六角高炉等款式,还有几十种“隐藏款”。仔细观察,泥炉细节感满满,有花鸟纹、蝠(福)纹、寿纹、八宝纹等雕刻,还有些会刻上诸如“客至炉上火,茶起杯中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等诗文,风雅与文气立显。
林老介绍,曾经有客人拿着图片找他定制,但因为形制特别,屡次失败。但他不气馁,在反复研究、试制后解开了技术性难点。所以制作出“锦江楼”款文创炉对林老来说也是“小case”。
如今,林老的女儿林凤华将“锦江楼”款泥炉升级为可以电碳两用的茶炉,将炉胆取出加上一块电陶板就可以作为电炉使用,十分环保。在钻研制炉技艺的同时,林凤华也在为推广传统泥炉而四处奔走,古老的泥炉技艺在薪火相传……
锦江楼,红泥炉,是守家和守艺的两种符号,而坚守于此的历史“活化石”,正用实际行动诉说着重乡崇祖、坚韧不拔的闽南精神,迎接美丽乡村的层层“出圈”。
责任编辑/吴少宇 美术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