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肴名称的翻译问题一直是阻碍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问题之一。一般而言,中国菜肴名称的翻译主要采用归化法和异化法两种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翻译出来的菜肴名称被外国人误解,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国菜肴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分析两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之上探讨中国菜肴名称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译者更加准确地翻译菜名,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中国菜肴名称翻译存在的问题
中西方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追求意境与浪漫,西方文化则注重写实,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中西方菜肴的名称上也深有体现,致使中国菜肴出现了许多翻译不当的情况,以至于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美食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影响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食材翻译不当
食材是制作菜肴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好多菜肴都包含独特的食材,对这类菜肴进行翻译时,很多时候采用“食材+制作方法”的方式。例如,烧鸡翻译为“Roasted Chicken”,干炸蘑菇翻译为“Dry fried mushrooms”等等。
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所有食材都能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翻译。比如,“皮蛋瘦肉粥”这道菜肴,“瘦肉和粥”可以翻译为“Lean meat and porridge”,但“皮蛋”这种带有民族特色的食材却难以翻译。从制作手法来看,皮蛋可以翻译为“Preserved egg”,即“腌制过的鸡蛋”,也可以显示其外在特征,将其翻译为“Black egg”,即“黑色的鸡蛋”。由于翻译行业对于这类译名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部分译者会采用直译的方式将其翻译为“Skin egg”,即“皮蛋”。然而,“skin”一词作为名词使用时,有表皮、外皮、壳的意思,作为形容词使用时,又具有“裸露的、色情的”意思,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二)制作方法翻译不当
中国菜肴的制作方法有多种,包括煎、炒、烹、炸、炖、煮、烤、煨、熏、蒸等,但西方文化体系中,却没有如此详细的烹饪分类,也缺乏相应的词汇,这就使得在翻译红烧狮子头、干煸豆角、水煮肉片等菜肴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英语词汇。比如“红烧”这一做法,其实是加上酱汁小火焖煮的一种制作方法,但一些译者却直接翻译为“Red-burned”,容易导致外国人对“红烧”这一烹饪方法产生误解,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
(三)无法传达文化观念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菜肴的命名方式有诸多的讲究,不仅要符合菜肴的特点,还要朗朗上口,有一定的出处,最好还能有一定的意境和内涵,这样才能够展现我国饮食文化的含蓄之美、文雅之美。例如,龙凤鸳鸯会、彩凤迎春、蚂蚁上树、游龙戏凤等,仅从菜肴名称中根本无法看出食材及做法,而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菜品美好、吉祥的寓意。译者在翻译此类菜名时,往往只翻译菜肴的表层特征,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致使翻译后的名称失去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感,不利于中华饮食文化的推广。比如,有的译者按照食材将“龙凤呈祥”翻译为“Stir fried prawns and chicken”,即“炒鸡和虾”,这种翻译方法就无法体现其美好意蕴,更不能对外传播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
二、两种中国菜肴翻译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一般而言,翻译中国菜肴名称时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
归化翻译是指用西方人惯用菜名的方式来代替中文表达方式,使外国友人能够通过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了解这道菜的食材、做法或含义。但从某种程度来看,这种做法是以“去中国文化”为代价的,导致翻译的菜肴名称与西方菜肴名称并无二致,难以真正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特色。
异化翻译是对归化翻译的有效补充,主要强调在翻译中尽量保持中国菜名独有的文化特色,使目标群体在看到菜名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中华文化风格与风俗习惯。现实情况是,有许多中国菜肴名称蕴含的价值和意蕴较为隐晦,如果直接采用异化法翻译,可能给目标群体带来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也不利于中华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
总之,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各有特色,但也各有弊端,在翻译过程中,一味遵循原来的翻译方法,会使翻译后的菜肴名称变得毫无新意,影响文化传播效果。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灵活使用两种翻译方法,将一道菜肴中最本质、最鲜明、最核心的思想内涵表达出来,凸显出中国菜肴名称的命名特色。
三、跨文化背景下中国菜肴名称翻译策略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愈加频繁,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张靓丽名片,需要采用恰当的翻译方式使其大放异彩,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译者在翻译中国菜肴名称时,应该灵活使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翻译,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一)归化翻译法的灵活应用
1.结合制作方法进行翻译。译者在使用归化翻译方法时,应该先了解这道菜肴的真正内涵,并从食材、制作方法、文化寓意等多个方面加以尝试。以“红烧肉”为例,译者在翻译时不应该将其翻译为“Red-burned meat”,而是从制作方法出发,将其翻译为“Meat made with a secret sauce”,即“用秘制酱汁做出来的肉”,这样的翻译才能贴合“红烧肉”这道菜肴的原意。以此类推,当菜肴名称中包含做法的相关词语时,译者便可采用这种翻译方法,帮助目标受众群体了解菜肴真正的内涵。
2.增译法。在归化翻译法中,增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凸显中国菜肴名称中那些“隐藏”的元素,从而使外国人更加了解这一道菜肴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传统面点“小笼包”是通过蒸笼蒸出来的,这也是保留其美味的根本原因。按照归化法可以将其翻译为“steamed small meat dumpling”,即“蒸出来的、小的、肉包子”,但是这种翻译方法无法凸显小笼包的特征。因此,在翻译时可以从制作方法入手,主动增加“in the basket”和“delicious”两个词,即“Delicious steamed dumpling in the basket”(用蒸笼蒸出来的美味包子),弱化“小的”“肉包子”这两个语义。
3.意译法。意译法主要是根据中国菜肴名称的内涵进行直接翻译,如“龙凤呈祥”这道菜肴,主要食材是鸡和虾,如果按照意译法应该翻译为“stir fried prawns and chicken”(炒鸡和虾),以便外国人理解,但是这种翻译却少了中华饮食文化名称的独特韵味。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妨将其当作翻译的解释,翻译为“longfengchengxiang——stir fried prawns and chicken”,受众在抓住“炒鸡和虾”的基本信息时,也会关注到注释前面的名称信息,便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推广。
4.文化替代法。文化替代法主要是将中国菜肴的烹饪手法或食材用西方文化中的食材、方式来代替,以便外国人理解。例如,“玉米羹”经常被翻译为“sweet corn soup”(玉米甜汤)。虽然“羹”与“汤”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在西方文化中,汤的地位与主菜一样重要,不仅可以作为主菜和甜点,还可以作为开胃菜。因此,将“玉米羹”翻译为“sweet corn soup”虽然并不准确,但却更有助于外国人将中西方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
(二)异化翻译法的灵活应用
异化翻译法主要是希望能够将中国饮食文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但在具体翻译中,译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翻译。
1.音译法。音译法是常用的翻译方法,是指用原语发音相同的目标语来代替,省去了寻找“中西方文化替代”的麻烦,让目标群体能够在一两句话语解释中了解菜肴特色,不会因为菜肴名称翻译过长而失去了解的兴趣。例如,对“麻婆豆腐”“驴打滚”等中国特色菜肴名称进行翻译时,就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将“驴打滚”翻译为“Ludagun——Soybean-flour Cake”,将“麻婆豆腐”翻译为“Mapodoufu——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2.直译法。直译法是指译者按照字面内容进行翻译,既保留中国菜肴名称的原有格式,也保留原有内容。例如,小炒牛肉、红烧茄子、清炒油麦菜、番茄炒蛋等简单的菜肴名称都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当翻译含有多种食材的菜肴名称时必须发生些许变化,使其能够真正贴合原意。例如,“地三鲜”这道菜是由土豆、茄子和青椒三种食材炒制而成,在翻译时,译者应该直接将其翻译为“Fried Potato, Green Pepper and Eggplant”,将原材料和制作方法直接翻译出来,更好地帮助目标受众掌握这道菜的特色。又如,在湘味小炒肉、川湘回锅肉等菜肴名称中,川和湘都代表地名,应该将其直接翻译出来;而在如“韭菜炒千张”这道菜肴中,“千张”代表豆皮,因此应该将其翻译为“Fried bean skin with leek”,即“韭菜炒豆皮”;而“什锦八宝鸭”这道菜肴蕴含的食材种类较多,无法将其一一列举,可以翻译为“Delicious duck made from a variety of ingredients”,即“由多种食材制作成的美味鸭子”。这样的翻译不仅简洁,也能够使目标受众直接了解菜肴的核心特色,确保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3.修饰法。在中国菜肴命名中,不乏使用了比喻、隐喻、借喻、谐音、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菜名,在对这类菜肴名称进行翻译时,译者也可以采用修饰法,将菜肴名称中隐晦的思想内涵用比喻等修饰方式直接表达出来。例如,“天鹅酥”这道甜点主要指甜点的外形像天鹅,译者可以运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将其翻译为“Tian’e su-Swan-shaped crispy cakes”,即“形状像天鹅的蛋糕甜点”。这种翻译方法不仅能表达这道甜点的基本外形特点,更能赋予其一定的想象空间,有效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再如,“珍珠翡翠白玉汤”这道菜肴名称中的珍珠、翡翠、白玉并不是食材,如果将其直接翻译则容易造成误解。因此,译者可以将其翻译为“Like a pearl white jade scatte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jade of a soup”,即“像珍珠、白玉散落在翡翠中间的一种汤菜”,既便于理解,又能够保留其文化韵味。
综上,在跨文化背景下,译者在翻译中国菜肴名称时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灵活运用归化法和异化法,并从多个角度出发,将菜肴名称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内涵进行更全面的解释,以激发外国友人的探索欲,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作者简介:李慧(1977-),女,汉族,陕西汉中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