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食品专业教学中有效渗透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思政却存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合性不足、融合深度较浅、融合路径狭窄、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缓慢。基于此,本文在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背景下,以食品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探究,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解决食品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问题,进一步提升食品专业育人功能和育人实效。
一、高校食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教育目标模糊不清
当前,高校食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大多只是从宏观层面简单说明,未能结合食品专业学生现状、专业课程实际情况开展设计,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联合不足,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指向性不够,操作性较差,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教育目标难以实现良好对接。
(二)教学内容特色不足
一方面,高校食品专业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且对本专业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和运用不足,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边缘化较为严重,专业教材的思政育人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思政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仅在现有教材内容上简单陈述,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相对单一,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教学方式上,食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理论讲授的形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相关内容,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相对片面和浅显,德育影响不够深刻持久。同时,学生缺少实践锻炼的平台,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践行于实际行动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和验证。另外,教师没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联系起来,导致教学形式滞后,不能较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效果不佳。
(四)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当前,高校食品专业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路径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尚未形成完善的过程考核和评价机制,没有多元化评价主体及考核方式,无法获得协同育人的真实效果。教师在评价时往往仍以专业学习情况为主要指标,采用结果性评价手段,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变化与成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二、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
背景下食品专业教学原则
(一)培根铸魂
高校肩负着服务社会主义国家、为祖国繁荣发展培养建设者及接班人的任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将培养学生思想、铸造学生伟大灵魂作为重中之重,打好最根本的地基,使学生健康成长、稳步发展。
(二)统筹设计
思政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发展是“集体舞”,不能将其肢解和分散,要从整体层面进行统筹安排与顶层设计,包括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的全方位组织与管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教育工作,达到双方协调统一。
(三)实事求是
思政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下的食品专业教学应与实际相结合,在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结合食品专业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兼顾个体差异
高校生源广泛,在身心发展、实践经验、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思想境界与人生追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时,既要遵循一般性原则,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需要,又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
背景下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指明教学改革方向
一方面,食品专业课程思政目标要围绕以下核心要素及重要品质展开设置:一是以史明志,修身报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使学生对祖国满怀热爱与忠诚,并将国家、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二是引导学生尊重和爱护他人,珍惜健康和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在对食物来源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平衡营养、身体养护的重要性,并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要对当前国家的和平建交政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将正确的粮食观念、食品观念传播给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另一方面,食品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制定应结合课程内容,既体现课程特色,又富含德育理念。例如,在食品化学课程与思政的有机协同下,教学目标设定要与课程体系相对接,在开篇与绪论部分将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作为主要目标,在“食品色素”章节将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社会责任感作为主要目标,促使学生发愤图强、为人类幸福而努力。
(二)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一方面,对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及运用。在对专业教材中的思政教学元素进行挖掘和整合时,教师应明确课程内容中对学生三观塑造、思想意识养成有益的思政元素。在选择相应的思政教学材料和内容时,不能生搬硬套、随意选择,而应结合食品专业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充分挖掘食品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如从专业原理及技术教学过渡到背景故事、人文精神等知识的渗透,包括敢为人先、时尚创新的理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领略与掌握所学内容。
另一方面,善于寻求外部思政资源,在已有教学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拓展。例如,“食品添加剂的用途”章节中对于国外人物及故事的描述较多,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我国相关人物故事,以“个人品格”“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科学观”为价值引领,对接食品专业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对“食势怎样变怎样看”“食匠怎么成”“食品安全怎么办”“食践怎么干”四大问题进行探索。其中,“食势怎样变怎样看”需要结合国内外食品行业发展态势、国内热点问题予以讲解;“食匠怎么成”应以龙头企业、先进人物事迹以及技艺传承等为材料展开讲解;“食品安全怎么办”要从思政法律层面对营养安全、行业标准以及质量标准等内容予以说明;“食践怎么干”要结合教材中科学前沿、技术革命部分,对接实验设计及推理工作,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传授知识和方法论,以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意识。通过上述系统性的课程教学,可以实现精准化思政融入,激发学生对食品专业中思政知识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三)探索多元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使思想政治课程与食品专业课程有机融合。高校教师要结合食品专业课程内容,会用、善用、巧用问题归纳、典型案例、主题探究、多维思辨、小组讨论、课外调研、情境创设、项目设计与实施、团队参赛等多种教学手段,形成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从专业知识到行业发展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求学生以家乡的一道特色美食为主题,分析家乡特色美食加工过程中体现的食品化学原理,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品鉴,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其次,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食品专业教师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技术及新设备,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直播、录像等方式,构建特色课程和资源库。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引入案例研讨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自主性,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印象,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注重实践教学。高校要积极寻求学校外部力量的加持与帮助,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及与政府、社会性组织等的协作,整合优势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例如,高校专业教师应以科研反哺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创业计划竞赛以及科研项目研究等,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在实践竞赛及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攻坚克难的精神。
(四)注重过程性考核,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道德情况,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也可推动食品专业思想政治学习成为常态,潜移默化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好转变,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性、高素质、综合性的食品人才。
基于此,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采用“5+3+2”的评价模式,即“线下50%+线上30%+实践20%”。线下理论知识测试要注重在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中适当加入思政元素,如引入国内有关食品安全、食品科研、工匠精神的理论知识,并以思辨题目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对该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发表个人意见与建议,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线上考核主要对学生作业、签到、线上单元检测、课后测试、观后感等指标予以统计记录;实践部分则主要以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人际交往情况、专业表现力、合作力、项目创新性及完整性等内容为考核指标,并按照比例得出最终结果,激励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知识学习,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价值观。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H051027);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科研项目(TCMRPSU-2022-10);安徽省教育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2022xsxx120)。
作者简介:张圆圆(1991-),女,汉族,安徽安庆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程旭(1990-),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材料与天然产物。
李从虎(1987-),男,汉族,安徽安庆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通信作者:胡婷(1988-),女,汉族,安徽安庆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功能食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