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开始致力于打造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立交桥”。2014年,教育部等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同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到,“要推动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高职、本科贯通培养,形成产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基于此背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工作在重庆开始启动。“3+2”专本贯通培养是指学生先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达到考核标准后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2年,满足毕业条件后授予本科学位。这种模式是一种响应时代的教学革新,已逐步成为新形势下重庆众多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新选择。目前,重庆市暂时还没有开展食品专业“3+2”专本贯通分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院校,而打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让优秀的高职食品专业学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与深造,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已然成为重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开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工作,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革新推动了大部分行业的升级优化,也对服务于这些行业产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这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拓宽人才成长通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开展“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掌握复杂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二)顺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
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到,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为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渠道进入本科学校深造学习。要加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培养更多的高端型综合型人才。”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推进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基于此,开展“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
(三)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用人单位的优胜劣汰激发了人们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强烈意愿,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毕业后想要继续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对较难。基于此,开展“3+2”专本贯通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3+2”专本贯通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3+2”专本贯通是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实践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但高职、本科院校是两类不同的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3+2”专本贯通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衔接不到位
基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专本院校大多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导致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与定位衔接不够。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高职专科院校重点培养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成为从事食品质量检测、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则要求学生能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品质控制、过程监管、安全管理、产品研发等工作,成为满足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革新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在贯通培养过程中往往衔接不够。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高职和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两者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也应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事实上,两个教育主体由于缺乏深入联系和密切沟通,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各自孤立的状态,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所重复,缺乏对知识的过渡和深入,致使学生不能顺利完成知识与技能的逐层递进。
(三)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
“3+2”专本贯通培养模式跨越了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以致于常常处在两种类型教育之外的“两不管”地带,两个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责不明确、责任意识不强,进而造成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对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协同体系,使学生难以达到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目标。
三、“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
(一)明确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本科院校对“3+2”专本贯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定位、职业面向、就业方向等方面的集中体现,直接反映“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纲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应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科、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综合高职教育“强技能”和本科教育“夯基础”的优势进行顶层设计,做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有效连贯,实现专本阶段的无缝衔接,培养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应立足重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对食品技术技能人才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和梳理,结合专本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长,拟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国际化视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区域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食品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研发、设计、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构建一体化专本贯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更是专本贯通衔接培养的重点,是实现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它不是高职已有课程的扩充、增添和本科课程的简化或嫁接移植,而是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依托行业企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岗位工作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对高职和本科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行业标准及职业资格对接,合理取舍、重构RrGcGZlT7VCZzRtZzrZcxQ==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整合,构建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专本贯通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注意专、本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各有侧重。专科阶段应注重职业素养、基础理论、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本科阶段则突出现场管理、复杂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在两个阶段实现职业技术技能的顺利衔接。
(三)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可以通过组建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加强学习全过程监控,建立健全专本贯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第一,两所院校应分别下设贯通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及决策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同时分设具体分工工作小组,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及转段考核等工作。
第二,两所院校应成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学习、考试、转段考核、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的监控,以此保证学生完成在专、本阶段的高质量学习。
第三,两所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保障专本贯通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3+2”专本贯通培养是高职、本科院校携手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不仅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入探索。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可以优化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路径,畅通人才培养的成长通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食品安全管理的高质量人才。
基金项目: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院级课题(AQJS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