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食品类本科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2024-07-31 00:00:00范文莹李欢欢
中国食品 2024年14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其中,产教融合是指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学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其最终目标是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产业企业发展的纵深融合和对接,加深校企融合,打破教育与产业发展要求之间的壁垒。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湖北文理学院作为应用型、综合性地方高校,认真贯彻《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指出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鼓励支持各二级学院探索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

食品类专业涉及营养健康、加工工艺、生物工程、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是包括物理、化学、材料、工程、传统文化、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学科,其偏应用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将侧重点放在教室内的课本知识传授过程中,必须校内外结合,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在实践中融入专业知识、落实学习细节、打磨专业技能。通过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充分落实“以事教人”,打破“学”和“用”之间的藩篱,解决高质量人才培养面临的严峻挑战,最终达到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类专业为例,通过探索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开阔学生行业视野、提升专业综合素质,为培养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人才奠定基础。

一、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实践教学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以理论课程为主,即使是食品加工安全控制与监督、食品标准与法规、样品采集与处理技术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侧重点依然放在理论教学上,均以考试的形式结课,过度强调理论专业化。由于这些课程文字枯燥、专业术语多、部分内容陈旧、覆盖范围有限,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学习过程中师生均疲惫不堪,教学效果不佳。

(二)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脱离

食品类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与产业需要关联不深,与产业需要的有能力、有担当、肯实干等高素养的人才要求不匹配。

目前,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实验课、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其中,实验课中的综合性实验比例在增加,验证性实验比例在减少,设计类实验占比较低。因为实验课程学时有限,设计类实验也大多是较为简单的单因素实验、实验因素的交叉筛选、实验条件的优化、最终产品的质量综合评价等,难以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由于设计类实验课开始前并未对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导致实验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差甚远,即使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却难以解决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习类实践课程是产教融合的最直接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产业链上的企业深度接触,对实习单位、产品加工、各种岗位要求等有直观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运用的能力。但从目前来看,仅依靠集中实习,学生们能实习的单位有限、能顶岗实习的岗位有限,有效的实习时间也有限,导致学生对产业链的宏观了解有限、对岗位需求的认知有失偏颇、对岗位责任的认识不足,不利于专业认同和个人发展。

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课题多来自于科研项目,一般偏向实验研究,而非工程应用,因此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占比较少,不利于学生交叉融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出现分化,动手积极性弱化,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全产业链的宏观视角,导致难以胜任综合性、交叉性强的岗位需求。

(三)实践教学平台较为单一

实验类的实践教学平台多为教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平台,比较单一,由于缺乏开展中试实验的硬件条件,不能向学生展示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导致学生难以对现代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控制过程有直观的接触和深刻的认知,也不能从生产加工过程中分析提出影响产品质量要求的相关因素和解决办法,最终结果便是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综合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

(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目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由本专业专任教师构成,“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行业产业中的校外指导教师也比较短缺。这些专任教师多数是年轻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对产业需求了解不深,在开展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产业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

由于实践教师团队建设滞后,导致学科交叉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缓慢,不同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合度较差,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教师团队与地方及企业之间的对接有限,弱化了地方及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能满足新背景下产教融合的需求。

二、食品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伴随食品工业新技术的发展,食品产业对食品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应以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相融合、有一定创新思维与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及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适应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教师要以工程认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在食品加工安全控制与监督、食品标准与法规等理论课程中适当提高案例分析课时的占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教师可以将媒体上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部分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清单、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及相关食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等案例融入课程中,通过对实例的剖析、讨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全局和微观等角度思考食品工程原理的运用,掌握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增加实践教学形式

一是在实验课程中增加同类产品市场调研、标准查询、质量检测、上下游相关企业主营业务信息收集等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查阅产品信息、标准信息、相关企业信息、行业产业报告等资料,整合凝练后融入实验教学中,将综合实验升级为综合设计类实验,提高学生联系实际、整合资源、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产业意识和逆向思维方式。在具体的实验课上,可将学生两两组合,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全员动手、积极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是在实习课程中增设第二课堂,设立科普与社会服务活动、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实践、“三进”实践活动、食品营养与健康调研活动等专项课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选择实践课题,摒弃集中实习的模式,采用实践分队的形式,化整为零、全员覆盖,促使学生全员、多频次参与到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课程中。通过充实实践内容、增加实践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产业链结构、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与责任义务,增强他们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胜任综合性、交叉性强的岗位需求的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一是对内建设校内中试生产实训基地。通过建立并运用啤酒、酸奶、襄阳牛肉面等校内中试生产线,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现代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控制过程中。二是对外开拓产教融合渠道。通过科技小院、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特派员、教育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等,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各方资源,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搭建高校或学生与行业企业、生产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合作平台,为师生深入了解和参与产业发展助力。比如,通过与企业签订横向合作课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增加师生走进企业的机会;通过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邀请企业的能手向师生分享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帮助师生深入了解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技术难关,促进校企双方的交流,充分发挥产业行业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

(四)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

一是通过访企拓岗、科技特派、科技副总等方式内培“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校内外沟通交流能力、统筹规划实习活动的能力等,培养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工作,又能指导实习实践,还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师资队伍。二是学校和院系两级充分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行业推荐、专家自荐、校友引荐等方式融合企业力量,外引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校友、行业专家,补充教师资源、增加教学活力。通过“内”“外”协同建设实践师资团队,将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等内容融入实践技能培训中,促进校企人员双向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综上,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升级,构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要通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等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符合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2022年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2022047)。

作者简介:范文莹(1989-),女,湖北襄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及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李欢欢(1984-),女,湖北襄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