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罗盘地中心街的道路两旁,种着许多桂圆树,当地人给这些桂圆树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叫“福桂”。
五土村是一个“生长”在长江边上的村庄,曾属移民搬迁范围。
1998年,对口支援万州的福建省向五土村捐了上万株桂圆树苗。三峡水库蓄水后,五土村的部分房屋和土地被淹没,村民们需要后靠安置。
那时,才生长几年的桂圆树还不高。村民们难舍故土,在江水涌上来之前,将桂圆树连根带土挖了出来,移栽到了后靠安置的山上。
冯天琼就移栽了5株桂圆树到位于中心街的新家,2株种在了房前,3株种在了屋后。
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这5株桂圆树已长成高约5米的大树,每两年结一次果,每次挂果都能为冯天琼一家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
枝繁叶茂的桂圆树,正如冯天琼一家蓬勃向上的生活。
冯天琼和丈夫樊世林都是土生土长的五土村人。移民搬迁前,他们的老屋就在长江边,一家四口拥有不到两亩地,种着红桔、青菜头等。
樊世林常年在江上跑船,冯天琼只得一人在家操持家务、侍弄土地。在农村,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农活,她几乎闲不下来。
移民搬迁后,冯天琼曾去万州城区打工。不过,命运似乎为她铺设了另一条道路。
浩浩荡荡的江水淹没了五土村的部分房屋和土地,同时也带来了高峡平湖的景观,不仅吸引了如潮的游客,也把冯天琼吸引回来了。
“最开始是零零星星的车开进五土村,后来是成群结队的车,游客们喜欢在江边远眺、观景。”五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照说。
五土村及时抓住这波发展机遇,出台旅游发展建设方案、农耕文旅发展总体规划,建成十里滨江长廊、日月广场等观景点,不仅万州人会来村里玩,附近开州、云阳等地的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
同样抓住机遇的,还有冯天琼。她支起遮阳网卖饮料,租赁桌子、椅子、柴火灶等给游客,“生意好得不得了”。
为了保护长江生态,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村“两委”干部将村民们带到一些旅游城市参观学习,冯天琼跟着去了5次。回来后,她索性流转了近3亩土地,建起一家名为“廊桥水乡”的农家乐。为了与这一江碧水相衬,廊桥水乡打造了以芭茅亭和木房子为特色的建筑,具有典型的峡江风格。
“农家乐主营柴火鸡、烧烤、自助餐,具备四五百人的接待能力。”冯天琼说,旺季时,她根本忙不过来,还聘请了4名服务员,都是村里的村民。
采访这天,我们先后来到冯天琼开的农家乐和她移民搬迁后的新家。她家是一栋三层小楼,门口挂着喜庆的灯笼,还停着一辆白色小轿车。
离开时,我们留意到门口的花台里长着一株小小的桂圆树。冯天琼说,这是她几年前用老桂圆树的种子亲手种下的。
种下这株桂圆树的时间,和冯天琼回村创业的时间差不多。小小的桂圆树似乎成了一个新的标记,标记着这家人节节向上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