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 王

2024-07-31 00:00:00古剑
百花园 2024年8期

沟渠的水流过薛家的时候,拐了一道弯儿,经过了一座桥,在渠口向东西南北分流出去。桥面不拱,是座暗桥,叫薛家桥。渠不大,却为附近的几个村子提供了灌溉用水,叫十字渠。沿着渠道往北走,住着两个大家族,一个姓薛,一个姓周。虽然周家人丁兴旺,但村子叫薛家村。

每年开春不久,烟雨霏霏,老赵和他老婆便沿着干涸了一个秋冬的渠道,一前一后挑着蜂箱,来到渠道尽头的麻子薛三家。薛三家傍依着一条半天然半人工的老运河。听说,此河最深的地方有十来米,七拐八绕的,能接上长江。每年春夏之交,紧挨薛三家的小水站便轰轰隆隆地发出闷响,薛三用一张补了又补的渔网兜着出水管子,时不时也能坐收一些小鱼小虾。

老赵已记不清是谁带着他从福安来这里放蜂的。一年四季,他就像一只候鸟,随着花儿动。哪里花期到了,就到哪里。这里的人似乎特别喜欢吃菜籽油,种一季油菜,榨的油能存几年。整个薛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油菜。放眼望去,茫茫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几乎淹没了整个村子。

老赵来的时候,油菜长到了老赵的膝盖处。老赵住到薛三家,就像回家,熟门熟路。薛三也知道,过了春,雨来了,老赵也要来了,便把西边那间堆房拾掇得干干净净。

沿着水流的人家,清一色的土墙,茅草屋顶。老赵来了,春天就来了。薛家村的孩子们喜欢跟着春天,叫醒土墙上那些神奇的“小窑洞”。一群一群的野蜜蜂从洞口进进出出,嗡嗡叫。孩子们追逐着,取来各种瓶罐,在盖子上锥几个洞,小心翼翼地用一根麦秆之类的“小耙子”,从“小窑洞”里将那些蜜蜂轻轻地扒到洞口。待它们展翅一溜的时候,早有扣着的瓶口候着,请它们一一入瓮了。

赵小旦有一个大瓶子,茶色的塑料瓶。他说,他父亲老赵用这个瓶子装过稀奇古怪的黑药丸子,空了那么久,还有一股味道。不过,盖子、瓶底、瓶身,都给戳了一个又一个小洞,那些小家伙待在里头,有充足的新鲜空气,神气得很。不少孩子跟着他,想从他这里匀去几只。他这个外乡的小崽子也跟着神气起来,因为,不用半天,他的口袋里便装满了馒头干、红薯、年糕片……

瓶子里总有几只最神气活现的蜂王,是赵小旦无论如何都不舍得换出去的。它们个头儿大,又机灵,可不是“小窑洞”里扒出来的野蜜蜂,而是赵小旦从老赵的蜜蜂箱里搞来的。

跟随老赵一同来的,除了妻儿,就是这十几个斑驳的蜂箱,这是他的全部家当。老赵在薛三家西墙外的空地上支起了一个半透明的油布帐篷,把那些蜂箱放置在那里,一片半开不开的油菜花包围着它们。蜂箱里偶尔飞出几只蜜蜂,仿佛忍不住早早要踏青的人们,散漫地飞向菜园……

周枫来要蜜蜂玩儿时,赵小旦会毫不犹豫地给她。周枫是村子里赤脚医生的女儿,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一股奇怪的中药味儿。乡里人都知道,周枫的父亲曾救过薛三,药用得有点儿重,使他留下了满脸麻坑。周枫装蜜蜂不用瓶子,是用一个大火柴盒,一般人家没有的那种大个头儿火柴盒。她说,将蜜蜂放在里面,能听到它振翅的嗡嗡声。她喜欢用耳朵听世界。

周枫有很多白色的小石笔,一支又一支地送给赵小旦。周枫喜欢看他拿她的石笔在粗糙的水泥地上写字。为此,赵小旦弄来了几页仿宋体字帖反复描摹,竟然练到了能写标语的地步。赵小旦胆子很大,他居然敢在薛三家的西山墙上给周枫写字——如果抄录下来,一定是一首又一首诗。全村的小崽子们在经过薛三家的时候,气得纷纷用泥巴狠狠地砸在那些漂亮又工整的仿宋字上。

薛三的女儿薛慧从来没有向赵小旦要过蜂王,即便他们住在一个“家”里,即便薛慧还是赵小旦的“东家”。有一次,酒气熏天的薛三指着老赵说:“你这么一年一年地到处跑,不如我们两家并为一家。村里的油菜花你尽管用,我保你一分钱不用花;你们家小旦,过几年留在我这里,不愁日子不好过。”

老赵憨厚,低声道:“这个……蜜蜂还要回家呢。”

薛慧听了,就再也不搭理赵小旦了。

赵小旦听了,拿起老赵的小酒杯,一饮而尽。

薛三乐了:“这小子有出息。”

渐渐地,村里人以为老赵年年带着蜜蜂“洄游”,不全然是为了此地的油菜花。

周枫发现父亲不能动弹的那个早晨,正是赵小旦父亲即将封箱的日子。这一年是个产蜜的大年,光给薛三就用三个白酒瓶子装了三斤的蜂王浆,精黄透明,甜而不腻。村子里,该给的,老赵一个不落。他又要带着全部家当动身了。

周枫急匆匆地跑过来对赵小旦说:“快救救我爸,他做了半辈子打针抓药的医生,却救不了自己。他说,只有你爸才能救他。”那个时候,满脸红光的薛三正在敬酒,他正用那几天打捞的鱼虾为老赵饯行。

接下来的场景,很多年后依然常被人们说起。人们的讲述,赋予了它神话传说般的奇异色彩:夕阳的金辉映照着整个村子,满身酒气的薛三和赵小旦挑着蜂箱,老赵压阵,赶往渠道南头的周家。全村老老少少,像打开的蜂箱里的蜜蜂,也陆陆续续聚集到这里……

周枫的父亲——这个村里的赤脚医生,他的全身被老赵的蜜蜂叮蜇之后,近死的身体竟然复苏如初。

老赵的宝贝蜜蜂近乎全军覆没,赴汤蹈火救了这个村子里的医生。

薛慧心里永远藏着一幅画儿——

那天,她看见周枫双手一直“端”着那个火柴盒,身后那片油菜花的波浪仿佛要淹没她小小的身躯。风吹动她微黄的头发。她蹲在田角,在那两株油菜间挖了一个小坑,折了几片油菜花叶,垫上,将火柴盒放在叶上,掩上了土。那盒子里,是赵小旦给她的蜂王,那也是薛慧最喜欢的一只蜂王,在赵小旦那茶色的大瓶子里神气了好久,她每天都偷偷给它新鲜的油菜花。薛慧看见,周枫盒子里的蜂王安详自在,它的身下是一朵一朵金灿灿的油菜花。

薛慧说,多年以后,她读到林黛玉葬花“独倚花锄泪暗洒”,就想起油菜花田角的周枫。

薛慧看见周枫安葬了她喜欢的蜂王。

赵小旦终究还是留在了这条有着十字渠道的村子里,成了一名赤脚医生。在赵小旦的医术里,多了一个方子——“蜂王叮蜇术”。这个村子,从此也多了一个姓,不过,村子还叫薛家村,“薛三”的“薛”。

[责任编辑 小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