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网络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赣州市立医院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10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研究组接受网络延伸护理干预,均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对比两组关节疼痛评分、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关节疼痛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认知性症状管理和实践、与医生沟通、运动锻炼评分及GQOL-74中除物质生活外的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84.62%)(P<0.05)。结论:在生物制剂治疗RA患者中实施网络延伸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网络延伸护理干预模式 类风湿关节炎 生物制剂 自我管理能力
Application of Network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Biological Agent Therapy and Its Influence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ZHANG Jiaping, XIAO Hong, YIN Q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8): -1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ith biological agent therapy and its influence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Method: In this study, 104 patients with RA who received biological agent therapy in Ganzhou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ontinuous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network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All intervened until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Joint pain scor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joint pain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cognitive symptom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communication with doctors, exercise scores and each dimension except material life in GQOL-74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96.1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62%)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twork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in patients with RA with biological agent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disease symptom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etwork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Rheumatoid arthritis Biological agent Self-management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Ganzhou Municipal Hospital, Ganzhou 341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8.024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进行性、侵蚀性为特征的全身性炎性自身免疫病,病程持续时间长,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病变关节强直、畸形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RA在中国的患病率为0.36%,全球范围内RA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生物制剂,这是一种靶向治疗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导致RA的某种特定细胞因子,治疗效果好,但存在不良反应,应加强监护[4]。传统的护理方法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环境要求等进行观察,忽略了患者的真实状况,导致护理结果不尽人意。在对患者护理中,除了常规的护理之外,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护理干预,让患者在出院以后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还可以让患者的身体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5]。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延续性护理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护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网络把医院、医生、护士和患者联系起来,使患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护理,这是满足患者出院后需要的一种重要方式[6]。基于上述,本研究集中对网络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在生物制剂治疗RA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10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纳入标准:①符合文献[7]《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中RA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停用原有的治疗药物1个月以上;③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④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调查表。(2)排除标准:①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②伴有重度肝、肾损害;③备孕、孕期和哺乳期;④患有高血压或中风;⑤有较大的关节畸形。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舒适护理等;在住院过程中,通过墙上的报纸、展板、健康宣教手册和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出院7 d及1、3个月后,通过电话进行健康教育,对RA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RA的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功能锻炼和用药指导。
研究组实施网络延伸护理干预。(1)建立延伸护理团队:病房护士长1人,主治医生2人,康复医师1人,均在本院接受过培训和复训。团队成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对网上平台的各种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2)搭建网络延伸护理平台:患者离院前,邀患者及其家属加入风湿免疫科微信群,嘱其注意风湿免疫科微信,指导其与科室成员沟通。(3)内容包括:①推送RA及生物制剂治疗的相关知识,将RA的治疗动态和发展动态及时地传递给患者。②鼓励家属积极参加,使患者得到理解和支持。③选取固定日期(每周六19-20点)与患者及其家属在线沟通,以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远程护理服务,并对患者进行实时了解。A,对医生的用药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用药计划,同时也要突出遵医用药的必要性,解释擅自停药或擅自改变剂量、用药时间的危害。同时说明生物制剂的特点和不良反应,患者要注意观察,并向医生和护士汇报。B,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平衡,尽量不要吃生、硬、凉等刺激性的食物。C,在网上通过在线互动进行心理辅导,并与患者进行交流,说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耐心地聆听患者的痛苦和抑郁等。④将医生出诊、义诊、健康宣教、科室联系电话等及时公布出来。⑤对科室每日的诊疗情况进行汇总,对病情好转患者的消息给予及时的推送,以增加患者的信心。⑥做好人性化的护理,在患者过生日的时候,给患者送去祝福。⑦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记录,对患者的反馈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分类。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关节疼痛评分 干预前[即延续性护理前(出院前)]、干预后就患者关节的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进行评估,无痛为0分,疼痛难以忍受为10分,患者根据主观感受进行选择。
1.3.2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前[即延续性护理前(出院前)]、干预后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使用本院自制的《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测评,包括认知性症状管理和实践、与医生沟通、运动锻炼,每项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3.3 生活质量水平 干预前[即延续性护理前(出院前)]、干预后就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每个维度的总分为0~100分,较高者生存质量较好。
1.3.4 满意度 干预后就患者的满意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延伸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s)表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实施配对t检验;采用率(%)表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实施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研究组32例男,20例女;年龄41~64岁,平均(53.04±2.18)岁;病程10~26个月,平均(18.97±3.56)个月;X线下疾病分期:24例Ⅰ期、
19例Ⅱ期、9例Ⅲ期。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年龄40~65岁,平均(53.75±2.09)岁;病程11~27个月,平均(19.65±3.56)个月;X线下疾病分期:25例Ⅰ期、17例Ⅱ期、10例Ⅲ期。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认知性症状管理和实践、与医生沟通、运动锻炼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74中除物质生活外的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总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的总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84.62%)(字2=3.983,P=0.046),见表4。
3 讨论
R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生物制剂发展迅速,具有抑制炎症,改善症状,延缓组织破坏等优点,因此,对风湿病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8]。但是,由于生物制剂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患者产生多种副作用。同时由于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根治措施,以及现有的治疗方案多需要长时间、长疗程,既给患者造成不便,又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另外,患者在出院后往往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和缺乏对出院后的自我管理,从而造成了血尿酸不稳定,甚至出现痛风的情况[9]。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对RA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存质量[10-11]。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数人群的日常生活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向RA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及治疗相关知识,对于提高RA的疗效至关重要。
延伸护理可以使患者和家庭成员更好地照顾患者,强调整体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12]。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逐渐成了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大规模推送,单点定向推送,多样化的开发和一对一的交互[13-14]。在本研究中,护理团队利用微信平台定期将相关的护理知识传递给患者,很好地将医院护理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相衔接,患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完成自己在家康复过程中的治疗、营养、服药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需要和服务,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5-16]。本研究结果中可见:干预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认知性症状管理和实践、与医生沟通、运动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及GQOL-74中除物质生活外的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上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84.62%)(P<0.05)。分析原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延伸护理介入,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RA患者在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心理调节、用药知识、专科疾病知识等方面的需要,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疾病的自我监控能力,加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院外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7]。同时研究中以微信为载体,可以让患者更好地学习到更多的疾病护理知识,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有效的疾病自我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8-19]。在实施网络延伸护理干预时,患者与护士的沟通增多,从而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使患者对护士更加信赖和喜爱,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0]。
综上所述,对生物制剂治疗的RA患者实施网络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患者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杨腾蛟,朱珊珊,陆艳丽,等.免疫抑制剂结合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6):6-10.
[2]项惟真,董蓉蓉,李美琪,等.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南药学,2023,21(4):1062-1069.
[3]陈乐锋,马剑达,李谦华,等.生物制剂依从性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的影响[J].新医学,2019,50(5):313-318.
[4]张婷婷.基于微信延续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22):180-181.
[5]张家慧,章金晶,梁铭,等.基于网络平台的延伸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0,15(12):166-167.
[6]刘慎玲.功能锻炼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9):25-28.
[7]史占军,吕厚山,许建中,等.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2):1184-1186.
[8]武上雯,李桓,李松伟.基于作用机制探讨中药复方与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8):112-117.
[9]李媛,戚务芳.手关节能量多普勒超声评分预测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3):9-13.
[10]罗水仙.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146,153.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ylchlxdzzz202005133.
[11]赵林蓉,何花.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26-28.
[12]甘荔.延续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6(10):115-118.
[13]葛燕,张阳杰.基于网络平台的延伸护理对痛风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3):63-65.
[14]许振丹,范文强,吴洁,等.互联网平台互动慢病管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5):17-20.
[15]钟晓娜,李丹,秦沐婷.网络延伸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8):760-762.
[16]李娜,高晓,赵明慧.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1,26(4):556-557.
[17]李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382-383.
[18]张晓和,程雪,周文娟,等.基于网络平台的追踪延伸护理在儿科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23,31(23):161-164.
[19]邓钰,孟娜燕,安洪霞,等.QQ网络平台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结核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21,51(4):471-474.
[20]殷月琴,宋亚琴,周丽亚,等.延伸护理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87-89.
(收稿日期:2024-04-26) (本文编辑: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