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弈

2024-07-29 00:00:00王吴军
民间文学 2024年6期

清朝乾隆到嘉庆年间,围棋之风极其盛行。

在谢庄镇,有位富商专门建起了一座围棋馆,名曰“对弈馆”,引得全国各地的围棋高手汇聚于此。

这些高手或在对弈馆里为了奖赏在棋盘上厮杀,或是投奔到达官贵人家里为门客,并以此为业。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来自山西的读书人名叫陈忠义,他棋艺高超,为一时之冠,在谢庄镇鲜有敌手,每天请他去对弈的人络绎不绝。

可是,寻常人即使是备上厚礼也不一定能请得到他,只有一些高门富户,才能请得动。

此时,当朝户部侍郎王凤鸣在谢庄镇西场村家中休假,他听说陈忠义的大名之后,便派人带上厚礼上门相请。

陈忠义听说是当朝户部侍郎,自然不敢怠慢,当即来到王凤鸣家中,王凤鸣便命人摆上了棋盘,准备与陈忠义对弈一番。

当时,王凤鸣府中有个来自浙江杭州的幕僚名叫郭远谋,此人虽然不到三十岁,却天资聪颖、精明能干,所以,王凤鸣平时让他随侍左右。

此时,郭远谋在一旁默默观棋。

王凤鸣和陈忠义两人从早上到中午共对弈了三局,前两局都是王凤鸣大败,而第三局陈忠义有心相让,王凤鸣才得以赢了这一局。

王凤鸣知道陈忠义手下留情,心中对他的棋艺更是无比佩服,当即赏了他五十两银子,还派人备好车马,将他送回了谢庄镇。

送走了陈忠义,王凤鸣仍然对他的棋艺赞不绝口。王凤鸣认为,当今棋艺最高的人,非陈忠义莫属了。

此时,郭远谋在一旁忽然对王凤鸣说道:“虽说陈先生的名气盛极一时,可是,刚才以我来看,他的棋艺于攻守之法还有着很大的不足,而且,他过多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恐怕难以说是天下无敌啊!”

王凤鸣听了郭远谋的话,觉得非常诧异。

因为郭远谋自从跟随他当幕僚以来,从未显示过他在围棋上有什么造诣。

当下,王凤鸣奇怪地问郭远谋:“远谋,难道你也精通围棋吗?”

郭远谋回答道:“远谋不敢说是精通,只不过是略懂一二而已。”

王凤鸣听到郭远谋也擅长围棋之道,心中不由大喜,当即便命他和自己对弈一局。

不料一局下来,虽然说王凤鸣只是以半目之差而落败,可是,他心中却知道这是郭远谋有意相让的缘故,如果单以郭远谋的棋艺,恐怕早就将他杀得落花流水了。

王凤鸣久居高位是个大度豁达之人,他不仅不以为意,反而颇为欣喜。

王凤鸣有心想让郭远谋和陈忠义二人对弈一番。

于是,他便又派人将陈忠义邀请到家中。

陈忠义起初以为仍是和王凤鸣对弈,谁料却是让他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郭远谋对弈,他心里不愿意,但碍于王凤鸣的面子,只好勉强应允下来。

落子的时候,陈忠义是漫不经心。

不料,在布局阶段数子一落,陈忠义便觉得有异。

看看郭远谋的布局投子,初看上去似乎落子草草,漫不经心,可是到一着落枰中,则原先的瓦砾虫沙尽数变为风云雷电,转眼之间,自己的棋子便风声鹤唳,满盘皆危。

陈忠义的心中一凛,当即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和郭远谋对弈起来。

过了片刻,只见郭远谋动静相应,妙手连出,而陈忠义却是左遮右挡,苦苦支撑。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陈忠义便败下阵来。

就这样,陈忠义一连输了三局。

此时的陈忠义窘迫难当,他面红耳赤,额头上尽是汗水,不住地用袖子擦着汗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凤鸣一直在旁边观战,见此情形,便对陈忠义笑着说道:“陈先生无须郁闷,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嘛!”

郭远谋也急忙起身施礼道:“远谋多承陈先生相让。”

陈忠义听罢,心中更是羞惭难耐,他冷冷地对郭远谋说道:“今天恰好我旧疾复发,身体不适,心力难以集中,这才让你有机可乘,等我养好身体之后,再来与你一决胜负。”

说完,陈忠义便向王凤鸣拱手告辞,然后一转身恨恨地离去了。

走的时候,连王凤鸣赏给他的银子都没要。

等陈忠义一走,王凤鸣便哈哈大笑着对郭远谋说道:“远谋啊,我听说陈忠义此人在京城中也是打遍棋坛无敌手,不料今日却败在你的手里,你可谓是真人不露相!”

郭远谋平时为人谦和,本不想和陈忠义一比高低,只是不想违拗东家的意思,他忧心地说:“大人,棋品即为人品。我今日得罪了他,恐怕会给我带来大麻烦啊!”

王凤鸣一听,不以为意地说:“下棋不就是个游戏吗?远谋,我看你是多虑了。”

郭远谋听了王凤鸣的话,沉默不语,只是摇了摇头。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几天的工夫,谢庄镇方圆百里都知道王凤鸣身边有个名叫郭远谋的年轻人棋艺不凡,连大名鼎鼎的陈忠义都不是他的对手。

郭远谋也由此声名鹊起,每天登门邀请之人来往不断,只是,郭远谋生性平和,淡泊名利,轻易不与人下棋。

好巧不巧,在开封巡视的一个王爷听说了郭远谋的大名,就派人请他对弈。

郭远谋本不想去,可是,这王爷本是王凤鸣的顶头上司,他耐不住王凤鸣的百般劝说,只好随着来人去见王爷。

从早晨一直到中午,郭远谋和王爷一共对弈了三局,前两局郭远谋是一胜一和,第三局输了半子。

原来,在去开封的路上,王爷身边的人便对郭远谋说,王爷生性好胜,喜赢不喜输,一再叮嘱他,不要为此而惹得王爷不高兴。

所以,在和王爷对弈时,这三局棋郭远谋于进退之间分毫不失,走每一步都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这三局棋下得天衣无缝,让王爷一点都觉察不出来。

这次对弈让王爷大喜,他对郭远谋的棋艺赞不绝口,当即命人重赏郭远谋。

郭远谋却坚辞不受,躬身谢过王爷,之后,便转身告辞离开了。

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忽然看见陈忠义站在路边好像在等什么人。

一见到他,陈忠义便将他拦住,说道:“那天咱俩对弈时我身体不适,现在我已康复,所以今天我特来寻你一决高低。”

此时的郭远谋已是心力交瘁,实在是不想再下棋了,便苦苦推辞,可是,陈忠义却是死活不依,他拉住郭远谋说什么都不让他走,嘴里一直说:“咱俩只对弈一局即可。”

郭远谋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下来。

陈忠义见郭远谋应允了,心中大喜,他急忙取出棋盘和棋子,放在地上,两人盘膝而坐,就此对弈起来。

过了没多久,棋至中盘,为争一个角,郭远谋反复思索良久,不能落子。

陈忠义见状,便在旁边用冷言冷语相激,还对郭远谋冷笑道:“郭先生不是很厉害吗?难道不想再战了?”

郭远谋本来就已经是精疲力竭,心血大耗,此时听到陈忠义冷嘲热讽,不由得心头一急,神色顿异,忽然 “哇”的一声,张口喷出了一大口鲜血,转瞬间便将一半的棋盘染红了。

陈忠义见状,心中暗喜,当即假情假意地对郭远谋说道:“郭先生,下棋只不过是娱乐罢了,先生何必如此呢?”

郭远谋此刻面色煞白,坐在地上委顿不起,用微弱的声音说:“请陈先生将我送回王大人的家中。”

陈忠义在路上拦了一辆马车,给了赶车人一点银子,让他把郭远谋拉回了西场村王凤鸣的家里。

郭远谋回去之后即卧床不起,不到三天便吐血而亡。

陈忠义得知郭远谋吐血身亡的消息后,高兴极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他做的局。之前他曾受邀与王爷对弈,期间故意引起王爷的兴趣,说郭远谋棋艺如何高超。王爷果然中计,便邀郭远谋前来对弈。

陈忠义还买通王爷身边的人,故意对郭远谋施压,说王爷可是个输不起的人,让他小心对弈。

陈忠义料到这三局棋必然会大耗郭远谋的心神,他算准时间,等候在半路,将筋疲力尽的郭远谋拦下,逼迫郭远谋和他下棋,其间再以言语相激,一番操作终于让郭远谋最终吐血而亡,如此一来,这世间便再没有棋艺超过他陈忠义的人了。

郭远谋死后,陈忠义一直未逢对手,棋艺名满天下,能和他对弈之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寒来暑往,不知过去几个春秋。这一年三月,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从浙江海宁来到了谢庄镇的围棋馆,此人名叫范西屏,自幼聪颖伶俐,三岁的时候,就在旁边看父亲下棋,十三岁时,便在棋坛上崭露头角,十六岁时即名满江南,不少围棋国手都败在他的手下,被誉为难得一见的围棋奇才。

此次他云游各地,与各位围棋高手对弈,居然无一落败,名动天下。谢庄镇的达官贵人听说后,便在围棋馆中设下高额奖赏,邀请陈忠义前来和范西屏一决高下。

陈忠义也早已听说过范西屏的大名,他陈忠义虽然早已不缺钱财,但是,他也想借机和范西屏对弈一番,看看这个范西屏有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此时,恰逢有人相请,他便顺水推舟,来到围棋馆和范西屏对弈。

这一场对弈非常激烈,陈忠义和范西屏都是妙招频出。

范西屏下棋能以弃为取,以屈为伸,犹如神龙变化,莫测其首尾。陈忠义很久都没有遇见过这么强劲的对手了,一时之间,他手忙脚乱,难以招架,每走一步棋都要苦苦思索半天方才落子。

再看范西屏,却毫不思索,落子如飞。这一局棋从早晨一直下到午后,双方都是水米未沾,周围观战的众人也都看得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此时,陈忠义和范西屏对弈已经接近尾声,全局的胜负只在一角的得失,只见陈忠义手掂一枚棋子,半天都没有落下,满脸犹疑和焦虑。

范西屏在旁边等得不耐烦,忽然对他说道:“陈先生难道不想再战了吗?”

话音未落,陈忠义忽然面色大变,电光火石的瞬间,他想起范西屏方才说的这句话与当初自己激郭远谋说的话是一模一样,再回想当年,也是因为一角之争激死了郭远谋。

陈忠义的胸口顿时犹如遭受了一记重锤,疼痛难忍,当即面色煞白,双手颤抖,手里的棋子也落到了地上。他觉得自己心头一热,张口便吐出了大口的鲜血,随即,他仰天长叹:“天呀,这都是我当初造的孽啊!天呀,你要夺我陈忠义的命,这一角还有什么可争的呢?”说完,他便推枰认输了。

范西屏见状,大惊失色,急忙好言安慰陈忠义,陈忠义也不多言,让人将他送回住处,当晚,便气绝身亡了。

范西屏自此名声大噪,成为围棋国手,被人们称为“棋圣”。

这些事在谢庄镇传扬开来之后,许多人都无比感叹地说:“人活一辈子,为什么非得要争个输赢上下呢?与其注重输赢,不如在生活里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和在生活里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相比,那些争强好胜的输赢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