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对各大高校传统的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满足新时代汽车产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首先,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德—智”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现状,强调了对其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德—智”协同培养模式的具体培养目标。再次,分析了课程思政与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方法。最后,研究了基于OBE理念的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研究结果为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车辆工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德—智协同育人;车辆工程人才;课程思政;OBE
中图分类号:G642
ResearchontheTrainingModeofVehicleEngineeringTalentsbased
onthe"VirtueIntelligence"CollaborativeEducationMechanism
TiYanZhangLanchunLiBoYangJun
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JiangsuChangzhou213001
Abstract:Cultivatingvirtueandnurturingtalentsisthefundamentaltaskofeducation,anditisnecessarytoreformthetraditionaltalenttrainingmodeofvehicleengineeringinmajoruniversitiestomeetthedemandforhighqualitytalents intheautomotiveindustryinthenewera.Firstly,thecurrentdevelopmentstatusofthe"virtueintelligence"collaborativeeducationmechanismathomeandabroadwasintroduced,andthenecessityandimportanceofconductingresearchonitwasemphasized.Thenspecifictrainingobjectivesforthe"virtueintelligence"collaborativetrainingmodewereproposed.Next,theorganicintegrationmethodofcours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vehicleengineeringprofessionalknowledgewasanalyzed.Finally,theconstructionmethodofadiversifiedevaluationsystemforvehicleengineeringtalentsinthenewerabasedontheOBEconceptwasstudied.Theresearchresultsprovidecertainreferenceandguidanceforcultivatingvehicleengineeringtalentswithbothmoralintegrityandtalentinthenewera.
Keywords:“virtueintelligence”collaborativeeducation;vehicleengineeringtalents;cours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BE
1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传统的车辆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往往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掌握,未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融合发展,基于“德—智”协同育人机制的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国外对“德—智”协同育人早有研究,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品格教育是当今美国高校最流行的,也是最具前瞻性的教育形式,在北美地区深受道德教育者的关注,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并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12]。法国是公民教育的首创国,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传统,在法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侧重点一直在随不同的时代而发生变化,但培养合格公民是其不变的追求与奋斗目标[3]。英国学校的德育工作除课堂教学外,还注重通过各科教学实践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来彰显德育,包含宗教教育、道德课程、体育课程和教师品行[4]。日本对思想政治教育也颇为重视,不仅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个性教育和集团主义教育,还强调人生观教育和国际化教育,通过将教育内容融入各学科知识体系中,对国民潜在地进行教育,实现思政教育功能[5]。
国内多所院校对专业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和德智协同育人有机融合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汉江大学的李素华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融合课程思政为目标,基于OBE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国家社会地方行业发展需求确定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并提出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路径[6]。重庆工商大学的张建恒等以智能小车创新实践课程为例,分析了智能车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智能车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思政融合方式和内容[7]。河北工业大学的刘海等以“汽车试验学”课程为例[8],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何志忠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为例[9],昆明理工大学的聂枝根等以“车辆实验学”课程为例[10],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思政元素,实践课程思政。
从以上研究现状可知,国内外高校愈发重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的发展趋势蓬勃向上,形成了研究热潮。“德—智”协同育人机制正逐渐被发展改进,但在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探究“德—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德—智”协同培养模式的目标
(1)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车辆工程人才。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职业道德的车辆行业人才。
(2)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车辆工程人才。通过系统性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训练,使大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新时代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变革。
3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方法
目前的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聚焦于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思政作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两者并不矛盾,课程思政可以与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涵盖课前、课堂、课后全过程,做到显隐教育结合,教育方式立体多元。
(1)挖掘车辆工程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并设计融入点。车辆工程是一个综合性专业,包含的知识面较广,有很多知识可以融入思政元素。比如,在讲解汽车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时,将传统汽车行业整车制造工艺过程与基于工业4.0的整车制造工艺过程对比分析,指出工艺过程的优劣对于整车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思政融入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提升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
(2)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将课程思政与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更好地进行融合。以具有代表性的车企作为案例(如华为汽车等),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学习车企的先进技术和蕴含其中的进取精神,可以更加了解国家所需要的车辆工程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品德和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课程思政与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车辆工程相关的课程设计与实验是实践课程,学生能够通过各种课程设计参与汽车具体零部件(如变速器、离合器等)的设计,通过实验课实际对汽车性能进行实车试验(如四轮定位、排放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工匠精神,培养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4基于OBE的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在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型,探索“德—智”协同育人机制,在课程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对该育人机制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即基于成果的教育,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基于OBE理念的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是一个全面、科学、灵活的评价体系,能够对车辆工程大学生的德与智进行全面多元的评价。这一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以下方面:
(1)构建原则。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应涵盖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确保人才评价的全面性;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自评和教师评价及第三方评价等多元性评价;既要关注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学习成果,确保评价的成果导向性。
(2)具体内容。首先是对“德”的评价,包括新时代车辆工程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职业观、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及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其次是对“智”的评价,通过课程考试、课程设计、工程实验等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评价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实施方法。目标和原则都已明确,过程就变得尤为重要,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德—智”协同育人机制下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确保成果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该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评价体系,提高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4)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法。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虽然是全面的,但学生有些综合素质是难以量化的,有时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某一学习成果,这就需要教育专家和车辆工程专家共同合作,在制定成果指标的时候就能够充分细化和实施;每位车辆工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是不一样的,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评价体系做到既统一又灵活;要想建立有效的反馈与改进机制,就要及时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取评价结果,因此需要建立统一明确的反馈沟通机制,使评价体系能够不断调整优化。
5推广与应用
以江苏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对“德—智”协同育人机制的推广与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自然科学基础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改进,现已基本体现了“德—智”协同培养模式的目标。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包含了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工程与社会、职业规范、终身学习等12个,可归纳为对车辆工程人才“德”与“智”两大方面,每一个毕业要求细分为具体的、可落实和便于衡量的评价观测点。例如,工程知识要求的观测点设置为:能够利用数学和自然科学表述汽车在设计、生产制造和控制领域中的复杂问题;能够针对汽车系统的具体对象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能够将数学模型实际应用于解决汽车设计与控制中的复杂问题。职业规范要求的观测点设置为: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与规范;理解车辆工程人才对公众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这些毕业要求的观测点就体现了基于OBE的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内容与实施方法。
江苏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具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含了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每一门课都对毕业基本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支撑,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概论可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规范;工程力学可支撑工程知识、问题分析和研究三个毕业要求;汽车设计可支撑毕业要求中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职业规范和项目管理;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可支撑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工程与社会、职业规范、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七个毕业要求。每一门课和每一个毕业要求都是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车辆工程本科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占比最大,不管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花的时间都是最多的。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原理这类通识课来完成学生的德育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和学院的重视下,本专业教师不断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方法。例如,W0LfTVUvfV1QLXWqcDUG2A==汽车制造工艺学的教师在讲解“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内容时,融入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是“德—智”协同育人机制实际应用的具体体现。
结语
“德—智”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培养新时代车辆工程大学生,满足汽车行业发展和国家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以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点,明确了“德—智”协同培养模式的目标,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方法,通过引入OBE理念构建了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多元评价体系。以江苏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具体分析了“德—智”协同育人机制的推广与应用方法。为推动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从而培养出德高技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HARRYC.BOYTE.CivicEducationandtheNewAmericanPatriotism[J].CambridgeJournalofEducation,2003(05):85100.
[2]毛若.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及对我国高校德育实效的启示[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2014.
[3]徐洪璐.法国公民教育实施形式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J].国外办公,2022(393):176178.
[4]杨金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5]张竹青.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研究[D].陕西:延安大学,2020.
[6]李素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J].时代汽车,2021(12):7678.
[7]张建恒,杨智宇,李永亮,等.智能车辆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0):134137.
[8]刘海,张小俊,王刚,等.“汽车试验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32):102105.
[9]何志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1(11):8081.
[10]聂枝根,王万琼.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以“车辆试验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02):110113.
基金项目: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五育并举专项“基于课程思政与‘德—智’协同育人机制的新时代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610912306)
作者简介:提艳(1989—),女,山东枣庄人,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