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酥醪村邂逅古梅花(外一篇)

2024-07-22 00:00:00林秋萍
红豆 2024年6期

春天多丽日,风吹花草香。送走严寒的冬哥哥,迎来婀娜多姿的春姑娘,在这欲暖还凉的美丽时节,我们追随着春姑娘曼妙的脚步来到了罗浮山。

对于我来说,罗浮山是神秘之地,既美丽又深不可测,蕴藏无穷的魅力,真是包罗万象、妙不可言,如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的千古佳句,如晨风绕耳、春意盎然。从鲍姑采药、葛洪炼丹,再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不胜枚举。

在阳光铺满天际时,我们到达酥醪村。下得车来,突觉春风拂面,神清气爽。酥醪村旁有一个酥醪观,是炼药大师葛洪北庵旧址。传说秦代炼丹术士安期生与神女在此相会,“酣玄碧之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故取名酥醪观。来到这儿,瞬间被眼前的世界惊艳到了,一树树迎风盛放的梅花迎接我们,漫天的梅花轻柔飘动着,天空明净如洗,仿若婴儿的脸,没有一丝的尘埃。

游走在如梦如幻的仙境里,拾级而上,不高的阶梯,上去就是酥醪观。酥醪观气势浩然、规模宏大,许多信徒烧香顶礼膜拜。我跟着拱手作揖,心里默默无言,却又似已说尽千言万语。

从酥醪观往右上了几级阶梯,能看到一个很大的铁葫芦,葫芦嘴里泉水流淌,难道这就是葛洪的炼丹炉?再往上走约八十米是仙鹤亭,亭两边的石柱上刻有“且驻云中鹤,方为世外人”。恢宏大气,意味悠远。再左行约五十米有自然山庄养生园,还有传奇图片的推介。再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七仙女潭、白水门、大瀑布、飞云顶,分门别类,别有洞天。山不高,却处处是奇景,慢悠悠地走,惬意无比地欣赏。

在半山腰处遇见我们刚上山的伙伴。他们满面春风告诉我说,赶紧去看那棵八百年的梅花树,太美了。问了具体的位置,我们直奔而去。啊!见到那棵梅花树时,我发出一声惊呼,我觉得它一定曾出现在我的梦中,所以今日我才会专程为它而来。好大的梅花树啊,梅花如云如雪开了一树。我们钻进钻出,尽情地拍照,尽情地享受着。梅花脉脉含情,伸出手,不经意接住了一片花瓣,放进上衣口袋里,我想带走一缕清香,让清香一直伴随我……上一次也在墨园路旁邂逅一棵八百年的相思树,一树纷纷扰扰的小黄花至今还在我心里萦绕。我曾和相思树相约八百年后再相见,那么让我和这棵古梅花树也相约八百年后再相见吧。

在古梅花树不远处,还有一棵有三百年历史的桂花树。桂花树树体斑驳,如古村里的老墙。枝干上开着稀稀疏疏的小白花,残年将老,却风韵犹存。整棵树犹如一个不愿老去的女子,是那么顽强地与时光抗衡。

下得山来,已经是晌午时分了,我们在村庄的一个餐馆用餐。说是餐馆,其实更像一个农家小院。小院门前支着几张桌子,桌子上都是斑驳的阳光,阳光、桌子、小院融为一体,极为雅致,就像书里描述的旧时光。大家还在惊叹梅花的热烈和桂花的优雅,一锅香肉酥醪菜干汤就端出来,紧接着上来的是久负盛名的永记腊味,还有清蒸鸡、清蒸鱼、煎豆腐,如此美景佳肴最不可辜负,伙伴们大快朵颐,赞叹不已。

饭后,酥醪村一个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永记腊味的加工基地。蓝天白云下,是一片大草地,一眼望去,见不到放养的家畜类,草地上晾晒腊味:腊肠、腊猪肉、腊鸭、腊蛋黄……天空晴朗万里,四周都是草香肉香菜香,香香萦绕。走过草地靠山那边,有一排房子,工作人员正在包装菜干……

清风拂过树梢,阳光变得柔和,一天的好时光即将过去,望一望山上那棵古梅花树,再闻闻梅花树下的腊味香,不忍作别。世事不断变换,日月不断更替,希望有一天还能再来,再来品赏一树梅花开,品尝一场永记腊味香。

如果人生可以裁剪

日子慢慢悠悠地过着,略显愁闷和孤寂。“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虽无所事事,但又不能以醉了事,于是有了各种“玩”。读书、填字、喝茶、看花、发呆、做梦,修甲、修眉、修发,再多出的时间就是散步了。这些年,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成了自己的美发师,但我还嫌不过瘾。前些天,拿了第一份工资的女儿给我搬回了一台缝纫机,我就像小时候得了一件心爱的玩具,高兴极了。等摆开架势,电源一接,不多久就修改好一条裙子了。

我这个爱好由来已久,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刚买的衣服总嫌不够妥帖,一些角落线口需要整合一下,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身形来测量,旧的衣服也要适当修整,哪天突然长胖了或瘦了,随时可以拿出来变通一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且感觉蛮有成就感。

原来家里就有一台缝纫机,是一台老式的脚踏板缝纫机。那时也没有更多好玩的东西,能拥有那么大个的“玩具”是高兴的,不多久我就轻车熟路了。

一大家子人呢,有修补不完的衣服。那时补得最多的是哥哥的孩子的衣服,他们的衣服总是烂得快,屁股上都没一块好布。又因为那时的我特别害怕虫子,很少下地里干农活儿,家里人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个修补的任务交给我。

我工作、结婚、生子,早就不住在老房子里,那台和车马日暮一样慢的缝纫机就留在了记忆中。后来我有了做手工的习惯,家里人的衣服都被我动过。衣领、袖口、纽扣,修整磨平加固,甚至放大缩小,我收放自如,驾轻就熟。

如今面对这个新式小巧的“新玩具”,我不禁感叹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刚开始呢我还有点儿束手无策,对照说明书摸索了一阵就得心应手了。到布行或网上挑一些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质地好的布料,按自己喜欢的款式裁剪制作。你会发现,原来那些我们心仪过的好看的在心中临摹了许久而在市面上永远也找不到的衣服,是可以由着我们自己来设计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裁缝师。

如果人生可以裁剪,我最想保留那一段青葱岁月,把磨难都修齐,把美好收集打包在记忆深处,这样是不是就能四季分明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林秋萍,女,本名林汝和,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羊城晚报》《作家文摘》《红豆》《江门文艺》《嘉应文学》等。

责任编辑 蓝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