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议四种义务教育阶段古代汉语教学方法

2024-07-22 00:00:00胡祖海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4期

由于时间的流逝,文化的传承、演变,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今词义的变迁。主要有词语意义的多少不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词语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单音节和双音节的不同五个方面的差异。二是古今语法的不同。从现在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三个方面。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课程标准选择教学方法,以达成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了以下四种较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读、诵、吟、唱”教学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读”是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的。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读、诵、吟、唱”教学是基本的教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绝大多数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基本步骤都离不开“读”。“怎么读”是个关键的问题。这里提出的“读、诵、吟、唱”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其中的“读”我定义为朗读,是其他三种“特殊读法”的基础。“诵”即背诵、朗诵,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先要朗读熟练才行。而“吟”则是在熟读成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只有对诗文的主题、意境有了深入的体会和感悟,学生才能进入“吟”的层面,也才能读出自己对诗文的独特感受。“唱”是近十年大家在古诗歌教学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音乐的方式来降低学生“读”和“诵”的难度。

语文教学既在课内,又在课外;既在学校里,又可以在学校外。“读、诵、吟、唱”教学在课外和学校外的运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年4月、10月我们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会、读诗会活动。今年4月,我们结合学校第三届读书节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在春天里吟诵、唱响古诗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古诗、读古诗的热情。

“读、诵、吟、唱”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基础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古代汉语语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创作能力。

二、“画”出作品

古代诗画相通,有不少诗人本身就是大画家。宋代画院考试,常以唐诗诗句命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意境。苏轼在《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思是:品味王维的诗,在诗中竟有画的韵味,观看王维的画,画中好像又藏着诗。所以古代汉语教学中应该尝试采用“画”出作品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景物美,培养审美创作的能力。当然,除了诗歌,古文中的写景类作品和叙事类作品都可以采用“画”出作品的教学方法。

(一)抓住意象,勾画插图

古代汉语教学离不开两个大类,一是写景类,二是叙事类。写景类文章适用“抓住意象,勾画插图”这一具体方法。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我在教学中完成基本的诵读环节后,即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贴合本诗的简笔画。经过多名同学“画作”的对比,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找出诗中11种意象的具体内容和排列关系。有些诗文则可以鼓励学生多画几幅。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主要写景,但又有眼前雪景和想象中雪后景象之别,则可以要求学生画两幅图画来加深理解。

(二)巧用“连环画”

古代汉语当中还有很多的叙事类作品,也可以尝试采用“画”出作品的方式来学习。如《醉翁亭记》第三段,描绘了四个画面,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我在讲完本课时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给第三段配上这四幅插图,插图加上画,有点“连环画”的味道。此外,如《木兰诗》《石壕吏》等都可以采用配图绘制“连环画”的方式来辅助教学。

除此之外,“画”出作品这种方法还有两种值得注意的运用方式。一是“沙画”视频的合理使用。沙画是一种用沙子作画的艺术形式,媒体上也能找到很多关于教材中古代汉语的沙画视频,可以在教学中作为“动态插图”来使用。二是“赏画猜诗”游戏的运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模仿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节目中某教授现场作画让选手来猜诗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每学年组织学生开展一两次“赏画猜诗”的集体游戏活动,鼓励学生自己作画也好,或者是让学生从网络等媒体搜集现成的绘画作品也好。因为,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也是我们要达到的语文课程目标。

三、“写”出作品

这里的“写”是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较大区别。古今语义、语法、语音的变化,给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造成了较大困难,因此“写”出作品是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好方法。在具体教学中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还要通过字词的解释和内容的串讲使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作品。

这种教学方法一般适用于叙事性作品。“写”出作品,一方面是指翻译课文,另一方面更应该鼓励学生加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扩写、缩写、续写作品。

仍以《石壕吏》为例,这首诗中有两个重要人物——石壕吏和老妪,但是老妪在诗中有较多的“前台表演”,而石壕吏在诗歌开头出现以后便隐入幕后;同时故事的结局是通过“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暗示的。因此在《石壕吏》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三个课后作文,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二:

1.翻译《石壕吏》

要求:①紧扣诗歌内容;②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尤其是石壕吏这一幕后人物的特点。

2.扩写《石壕吏》

要求:①准确把握诗歌内容;②根据诗歌内容合理想象,把这首诗扩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白话文。

3.续写《石壕吏》

要求:①准确把握诗歌内容;②准确把握时代,人物特征;③重点表现诗中主要人物——老妪被抓走以后的命运和结局;④要做到“以事写人”。

教师写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在小学阶段也可以作为突破难点诗文的有效方式。在指导青年教师汇报课《芙蓉楼送辛渐》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于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离别感叹很难理解,授课教师也讲授了这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但是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课后交流的时候,我们探讨,既然这首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背景资料,绕不开对这两句诗的品读,能不能在课前由教师负责把背景资料(王昌龄因事被贬)和送别辛渐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来讲解,然后再进行其他的教学环节?之后另一位教师在平行班级进行了尝试,效果明显好得多。

四、“比较—发现”教学

前文讲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如何让学生准确简明地理解这一点?我认为“比较—发现”是很不错的选择。如在“古今词义的变迁”方面,以“善良”为例,“善良”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而在古代汉语中,“善良”的意义只是用“良”这个词来表示,如“此皆良实”一句中的“良”就是“善良”的意思(诸葛亮《出师表》),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善”并不表示“善良”的意义,它的意思是“好”或“擅长、善于”,如“先主曰‘善’”一句和“京中有善口技者”一句,这两句中的“善”就分别是“好”和“擅长、善于”的意思。此类例子还有很多,都可以采用把现代语义和古代语义进行比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和规律。下面再举《木兰诗》互文修辞之例: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包括之后的多处互文修辞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讲解呢?我先让学生把这句直译出来写到笔记上,然后在直译的下方让学生写上由我讲授的正确诗意,再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直译的结果是不合常理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之后再给学生讲授互文修辞的定义,在指导学生理解其他基础互文修辞句的时候,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同一种文体作品之间形式、内容、思想感情的异同方面,“比较—发现”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1.通过“比较—发现”教学,突破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的难点——近体诗的格律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特点。

这里以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为例:在这一课当中,第一首《观沧海》和第三首《次北固山下》分别是乐府诗(古体诗)和近体诗。同时这也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第一次正式引入“古体诗”这一概念,因此怎样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古体诗与近体诗各自格律特点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不同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初步认识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分别紧紧围绕这两首诗歌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格律特点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在格律上的不同特点,各小组得出的结论基本如下:

A.《观沧海》是乐府诗,而《次北固山下》是近体诗。

B.《观沧海》是四言十四句,《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八句。

C.《观沧海》四、八、十二句押韵,《次北固山下》隔句押韵。

D.《观沧海》中无对仗,《次北固山下》不仅颔联和颈联对仗,而且首联也对仗。

此后教师再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2.运用“比较—发现”教学,准确把握同一种文体作品之间形式、内容、思想感情的异同。

①在教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中的《钱塘湖春行》时,我将其与七年级已学课文《次北固山下》作了简单的对比教学。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两首诗歌之间形式、内容、思想感情的异同。学生讨论结果如下:

△相同点:

A.《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都是律诗,都有八句;中间两联都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都是隔句押韵。

B.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早春的景色。

△不同点:

A.《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而《钱塘湖春行》是七言律诗。

B.《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久别家乡的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钱塘湖春行》则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景色的无比喜爱之情。

②以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把《醉翁亭记》和《五柳先生传》进行比较阅读,重点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五柳先生”“性嗜酒”“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性格特点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读”“诵”是学习的基础,“吟”“唱”有助于加深理解;“画”出作品有诸多限制,不可要求过高,着眼于把握意象和情节即达到基本目标;“写”出作品这一方法与“画”出作品一样,都适用于各种文学体裁,但从内容来看,它更适用于叙事性作品;“比较—发现”教学在突破古代汉语教学的各类难点和准确把握同一种文体作品之间的异同时有独特的作用。

(作者单位:临夏县莲花镇莲花中心小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