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缩写,它由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策划,OECD会员国共同监督管理,并有日渐增多的非会员国家与地区参加。此项国际评估调查从2000年开始,每三年举行一次。每三年确定其中之一作为主要评估领域,另外两个作为一般评估领域,九年为一个周期。2009年,中国上海代表队参赛。在阅读、科学、数学三个领域,上海都拔得头筹,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借助PISA阅读测评框架对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近三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评估,取其精华,进一步为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评价提供借鉴。
一、引入PISA阅读素养评价体系的缘由
(一)基于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的需要
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语文教育活动的基础,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获取信息、逻辑分析、处理事务的能力。如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及评价方式,以评价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革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处于转型发展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PISA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打开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进而为建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提供帮助。
(二)基于接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需要
如今,全球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也步入国际化的新时代。通过具有可靠信度、效度的同一标准来衡量各国学生的能力素养,监测各国的教育质量,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识,PISA应运而生。2009年的65个国家与地区参加PISA测试,2015年的72个国家与地区,2018年的79个国家与地区,2022年来自37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和44个伙伴经济体的近70万名学生参与此次评估。PISA以其先进的评价理念和完备的评价体系深受各国重视,因此我们不能再关起门来搞教育。中考、高考一系列的考核标准理应与国际接轨。我们应把握国际教育动向,透析现阶段国际社会人才的一贯需要,吸取国外优秀的教育成果,接纳国际的先进教育理念,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改进我们的教育考核方式,优化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的评价标准。
(三)基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PISA聚焦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及素养。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一时间,“素养”取代“知识”,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中国教育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自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基础教育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素养是内在的,而知识水平只是素养的外显。现阶段,教育者需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中学生,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会答卷的“机器”。PISA测试作为一个关注素养而非学业成绩评价的国际测试,其评价标准契合当下我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新理念,有助于我们在评价中渗透终身学习、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等重要的学习品质。
二、PISA阅读的评测框架概述
从2009年到2015年再到2018年,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阅读素养测评框架如表1表示:
2018年,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调整表2所示:
PISA2018的阅读素养评估强调了“目标导向的阅读观与基于情境的评估”“强化多重文本阅读与导航能力”以及“重视读者的评价及批判性阅读能力”。这些特征为我国阅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三、PISA阅读测评框架下的北京学考语文阅读试题的分析
本文借助2018年PISA阅读素养框架,选取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21—2023近三年的中考题,分析如下:
(一)阅读情境分析
在2021—2023年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当中,共涉及9篇现代文阅读篇目,按照PISA对阅读情境的规定分为公共的、个人的、教育的及职业的。将这9篇阅读按照阅读情境进行划分,我们会发现“公共的”文本占22%;“个人的”文本占22%;“教育的”文本占44%,未涉及“职业的”相关文本。职业类文本考查的是学生面对社会的能力。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体系中,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考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是连接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完成初中学业之后,不会立即走向职业道路,因此,“职业类”文本考查较少,但现在职业生涯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职业类的文本也可考虑引入初中学业水平语文试题。
(二)“文本形式”的分析
从2021—2023年的北京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第一篇现代文阅读都是非连续性文本,文学类文本和议论文阅读都属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包括文字、柱状图、饼状图、表格、折线图等形式。非连续性文本从2017年开始正式选入中考阅读试题,这也是北京中考试题改革之后的重要成果。
(三)“认知水平”分析
认知水平是PISA阅读素养框架中最核心的部分。阅读评价体系存在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
就总体比例来看,阅读认知水平第三阶段——评估与反思的题目占比24%,“定位信息”试题占比43%,“理解”类试题所占比为44%。中考阅读题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查是多元的,一道题所涉及的认知水平的考查也是多维度的。初中语文学考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查做到全方位、多角度。
四、对阅读教学和评价的启示
(一)完善阅读计划,提升学生的阅读元认知
对中小学生而言,课本是阅读学习的重要依据,是基础阅读学习的必要内容,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上的基础阅读课,坚持精讲、精练原则,推动学生在阅读课堂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元认知策略,意味着帮助他们成为更有自我意识的读者,能够有效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阅读过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1.示范和建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在阅读时的思考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口述自己如何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何推断作者的意图,以及如何解决阅读中的难题。
2.设定阅读目标: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特定的词汇,也可以是分析作者的论证方式。设定目标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目标明确。
3.策略教学:教师可以直接教授不同的阅读策略,如概括、做笔记、提问、预测、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学生了解何时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
4.自我监控和评估: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定期停下来,检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提供自我监控的清单或问题,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调整阅读策略。
5.反思和讨论: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是如何理解文本的,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种反思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评估自己的阅读过程,并从同伴那里学习新的策略。
6.笔记和日志:让学生写阅读笔记或日志,写下他们的阅读目标、使用的策略、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种写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还能够评估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
7.个别辅导和支持: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反馈。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阅读元认知策略,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适当地扩充文本形式,关注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因其独特的实用性和图文组合的新颖性,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本类型。随着PISA阅读素养测试的影响力扩大,非连续性文本成为阅读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关注,最初的非连续文本概念主要是针对成人素养测试开发的,相对于连续性文本提出来的。
重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如语文教材中课文所配插图就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提道:“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雪比较陌生,仅仅通过文字的描述很难想象出济南的冬天,但是我们如果让学生先看插图,雪天的济南就会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其次,教师要有效运用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部分包含许多非连续性文本,教师可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领其参与学习活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我们的语文生活”。在这一课中,编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语文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招牌、广告语、对联都是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课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如北京老字号门口、北京各处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学校教学楼、班级拟一副对联。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以提升,语文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课内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较为有限,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随处可见,如各类产品的说明书、商家在活动时张贴的海报、广告展板、地铁公交车上的各种标识等。如何选取这些课外的非连续性文本并引导学生阅读,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非连续性文本是生活中广泛出现的文本类型,它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语文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在课内和课外引入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三)丰富文本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PISA测评体系从个人、公共、教育、职业四个方面对阅读情境进行分析与考查,系统、全面地从多方面为学生展示阅读情境。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但面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我们的阅读教学疲于应试,学生未能体会到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们很少思考语文阅读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借鉴PISA阅读素养测评,我们应让阅读教学回归真实的生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多元的、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体会语文阅读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实现自主阅读,为自身发展终身阅读。为此,笔者提出以下阅读教学策略。
相比之前的教材,现阶段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引入了多元阅读材料,包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本,如诗歌、小说、戏剧、议论文等,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除了课本,报纸、杂志、公众号文章、博客等涉及的文本类型、文本情境更广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阅读各类文本,实现阅读情境的拓展。
教师可以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信息。例如,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可以播放与抗美援朝有关的纪录片,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纪录片或音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情境的文本。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捷报频传,课堂上,教师可以以“中国航天”为主题,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新闻报道,开展讨论,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展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学生实现思维上的碰撞。
对于不同阅读情境的文本,教师首先要引入不同的阅读方法,包括精读、略读法、跳读、浏览、圈点批注等。其次,教师应设置不同的问题或提供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文本的全方位理解,使学生学会在解决不同问题时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文本,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不同情境文本的理解。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也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情境,加深其对不同背景、不同文本的理解。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新闻中心、报社、历史遗址等,通过亲身的实践经历、文化体验经历,加深学生对不同情境文本的理解。
必要的反馈与评价在学生阅读不同情境的文本时也必不可少。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一直是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中的重难点问题。如何深化语文阅读课程和阅读评价理论的研究,如何科学评估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国内尚且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作为一种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学校所学知识解决未来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测评模式,PISA阅读素养测评对我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在国际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在未来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注重创设丰富学生的阅读情境,引入多样的文本类型,注重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做到语文阅读教学“量”和“质”并举。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在教学实践的道路上,我们还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思考,勇于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
编辑:陈鲜艳
新课程·上旬202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