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是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模式之一,相比较以往单一课时教学活动而言,单元整体教学立足全局视角,解读单元整体内容,分析学生学情,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教学流程,分析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设计单元整体活动等,从全局角度思考如何科学设定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数与形的第一定理,古今中外无数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与证明。它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由“形”定“数”,体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勾股定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推进了数的发展,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还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人教版“勾股定理”包含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相关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二次根式等内容之后展开的学习,是对三角形性质的深入学习,其中包含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发现以及证明的过程,蕴含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逆定理的证明则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为后续矩形、二次函数综合运用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勾股定理”是初中阶段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在勾股定理之前学习了三角形、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从几何角度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分析,从代数角度了解了二次根式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学习勾股定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八年级阶段的学生,从学习兴趣、学习心理等诸多方面分析,具有好奇、好强、思维活跃等特征。因此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数学学习与活动平台,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勾股定理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感受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体验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使学生经历猜想—推理—验证的学习过程,体会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经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思路,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4.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对勾股数的概念有深刻理解,能够清晰认知勾股定理和逆定理之间的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综合分析单元整体内容,随后制定系统的目标。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需求为本,使得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不仅如此,在目标设定过程中,教师也明确了本单元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单元整体学习目标以及要达到的学习水平。)
【教学建议】
1.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与勾股定理相关的知识,以增加学生与勾股定理相关的知识背景,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2.以思维培养为基础,鼓励学生在体验、探索、应用过程中深入体会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结合具体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勾股定理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学建模思想。
【单元整体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探索勾股定理
1.整体导入环节
首先,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入手,引出学习勾股定理的必然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师还可以提出操作任务:分别以3厘米、4厘米为直角边做一个直角三角形,量一量斜边的长度,并猜想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其次,通过上述操作活动,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与测量,再通过类似问题的探讨,如将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的长改为6厘米和8厘米,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呢?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同吗?通过衔接活动引导学生猜想学习结论,合理归纳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首先,教师设计探究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教师出示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给出教材第23页“探究”板块图形,提出问题。如,方格图中含有几个正方形,那么此正方形的面积为几个单位面积等,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内容,并填写表格,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数数的过程中探究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体会数形结合的奥秘。
其次,在第一环节图片观察与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提炼勾股定理的大致内容,随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第一环节中的收获,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如SA+SB=SC,初步归纳出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直角三角形)。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探究“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对勾股定理进行转化、表达,使其通过表达方式的转变,体会数学知识的奥秘。在此环节中,教师承接上述环节中总结的规律,让学生用符号语言正确表达勾股定理的相关表达以及形式变换,感悟“形变质通”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文字语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符号语言:∠C=90°。(已知)那么a2+b2=c2(c2-a2=b2等)。
3.验证定理,提升能力
首先,教师出示“赵爽弦图”,并借助多媒体引入数学文化,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赵爽弦图”的理解,以及其中蕴含哪些知识。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借助“赵爽弦图”验证勾股定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根据三个正方形边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最终得出勾股定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内嵌法”“外镶法”两种方法借助“赵爽弦图”证明勾股定理,深入理解“形变质通”的思想方法。
最后,教师出示加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相关图形,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进行验证,“拼梯形图”的方式感受“总统证明法”。这一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活动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简单应用,建构体系
首先,出示典型例题:“如果从电线杆离地面8 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若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通过典型例题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迁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勾股定理的内涵。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分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交流自己的感受,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想要深入了解。
(设计意图:单元整体视角下,探索勾股定理1课时内容设计,按照“课堂导入—深入理解—迁移应用”这一思路,打破了传统勾股定理数格子总结勾股定理的传统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数据猜想中发现勾股定理;将正方形、梯形面积等内容与勾股定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将定理知识内化。在深入探究环节,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但是并没有被教材内容束缚,而是将内容适当整合,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实现了单元整体视角下教与学的创新。)
(二)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温故知新
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回顾现阶段学生掌握的知识:
问题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问题2: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出古埃及人得到直角的方法:“用13个等距的结,把一根绳子分成等长的12段,然后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教师用视频动画演示整个过程,随后请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画一画
教师给出几组不同数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数据进行画图分析,看看是不是所给出的几组数字都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①5,12,13;②6,8,10;③7,24,25;④2.5,6,6.5。
问题1:这几组数字都满足勾股数吗?
问题2:根据以上数字画出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观察、绘画的过程,检验学生对勾股定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说一说
问题1:你从上面几个例子发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此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根据温故知新、画一画两个环节,说一说自己得出的观点: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问题2:你知道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问题2的引导,联系问题1,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之间的互逆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认知。
4.做一做
教师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例题活动中,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理解深度。
例题1:判断由a、b、c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a=15 cm,b=8 cm,c=17 cm;(2)a=13 cm,b=15 cm,c=14 cm。
例题2:在三角形ABC中,a=15 cm,b=17 cm,c=8 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设计例题,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例题解答过程中,在例题设计中还可以延伸到生活场景中,检验学生能否将知识融会贯通。
(设计意图:本堂课内容的设计同样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猜想、归纳、验证、应用、拓展的过程,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达到提高学生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
1.情境创设:怎么走最近
如图1,从教学综合楼的B点走到二教学楼的A点,你知道怎么走最近吗?(预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初步认识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后续探究合作做好充分准备。)
2.小组合作,深度探究
情境创设:小蚂蚁从一个高是12 cm,底面上圆的周长等于18 cm的圆柱上运动,如果蚂蚁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处,但是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沿圆柱侧面爬行到B点,求其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关于最短距离的问题是勾股定理延伸问题中的重难点问题,也是易错点,针对这一情境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探究小组,然后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给出适当的提示。
提示1:观察手里的圆柱体(每个小组一个),你能画出几条路线呢?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
提示2:我们曾经学习过圆柱体的展开图,那么在展开图上你能找到B点的对应位置吗?请尝试画出圆柱体的展开图,标出B点位置。
提示3:在展开图中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距离如何确定?
提示4:在圆柱体中,蚂蚁从A到B的最短路线,你觉得是哪一条呢?它沿侧面爬行了多少距离?
(设计意图:最短距离问题是勾股定理中比较典型的变式问题,通过最短距离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深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再次经历猜想、验证、实践、反思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知识理解、内化的过程。)
3.迁移运用,全面提升
拓展问题1: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 cm和3 cm,高为6 cm,如果一只蚂蚁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点B,那么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多少?
拓展问题2:一个三级台阶,每级台阶长、宽、高分别为2 dm、3 dm、2 dm,一只蚂蚁想从A点爬到其对应B点,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求出最短路线的长。
这一环节问题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设计的方式。能力较强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自主作图,如果小组学生能力相对较差,那么需要教师给出立体图和平面图,并标注相应的数据内容,学生根据教师标注、提示,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分层活动,不仅实现了因材施教,还将本单元知识与相关知识点系统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教学反思】
深度学习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将单元内容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角度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根据学情确定单元整体教学流程,设计驱动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单元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系统多样的拓展活动,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多层次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内化、迁移、应用过程,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在后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添加单元评价以及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环节,将评价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课堂活动的方向。教师通过单元作业的设计,检验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学习深度、牢固程度,一则查漏补缺,二则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思路,为后续活动组织、设计以及课后延伸实践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
(作者单位:莆田哲理中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