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方面。而大单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按照单元逻辑进行整合,开展相对应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情境再现】
学校举办“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公开课,本课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为例,其目的在于展示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单元任务一: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
活动1:首先,教师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最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宪法基本概念的理解,加深对宪法的认识。
活动2:首先,教师展开教学,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地位。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案例,如某地方政府违反宪法规定,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等,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宪法对维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适用范围。
★单元任务二:学习宪法的核心内容和原则
活动1:先由教师讲解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主权在民主法治国家的地位。学生通过整理笔记、问答等形式,进一步探讨宪法基本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2:教师提前查阅宪法相关条款,整理出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关的内容,制作PPT,通过PPT,逐条讲解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条款:(1)公民权利: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平等权、文化教育权利等;(2)公民义务:遵守国家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纳税、服兵役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宪法条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体会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宪法中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加深对宪法的理解。
★单元任务三:培养宪法意识和公民素养
活动1:教师提前查阅宪法相关资料,整理出涵盖宪法基本概念、核心内容和原则等方面的竞赛题目,将题目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以考查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分组竞赛,小组轮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竞赛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情况。竞赛结束后,教师对竞赛结果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活动2: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宪法主题,如公民权利、宪法原则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准备宪法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编写宣传稿等。各组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展示,教师对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表现,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剖析】
★单元任务的串联
本单元的设计主要遵循的是“了解概念—学习知识—培养核心素养”这条教学主线,构建了三个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任务群,将单元任务串联起来。并将这些任务群置于教材内容中,如单元任务一: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以教材中的概念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将查阅的资料利用PPT进行展示,然后针对概念进行提问,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回答。如“宪法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宪法的产生对我们生活的意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单元教学的任务。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教学,组织宪法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加强了自身对宪法的尊重和敬畏。教师还可以引入当下的社会热点,结合宪法中的条款,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宪法意识。在教学后,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如可以在校园生活中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将宪法精神落到实处。单元任务走向是由浅至深,与本单元提出的教学主线相对应,学生在这种深入学习中不断加深了对我国宪法的认识,强化了自身的政治认同以及法治观念。
★单元任务中的情境设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着重强调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从小任务向大任务递进,这也就意味着情境的阶梯设计很重要。教学情境设计主要分为两个:一是在单元任务一和二中展开的“情境小法堂”和任务三中的“法律知识竞赛模拟”。这两个情境教学也是递进关系,在“情境小法堂”中,教师设计关于“宪法保护公民权益”的情境,需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在“法律知识竞赛模拟”中,教师可以设计关于宪法的问题,可以分为基础问题和开放问题两个部分,基础问题包括概念、地位和作用等。开放问题则是针对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回答。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反馈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由简到难的活动设计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巩固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竞赛中建立良性的竞争精神,强化合作意识。
★单元任务与实际生活联动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实际。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对社会中的事物开始有清晰的认知,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的法治观念,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理解自己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教师设定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小组可自选主题。学生在宣传海报的设计中,可以将宪法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如针对宪法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可以设计“义务教育法”“高考改革”等相关海报,明确宪法在教育领域中的优势,设计完毕后在走廊、班级等进行展示。因为设计中学生需要素材,所以会进行网络检索,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社会产生联动,并且能够将宪法中的知识点与实际联系起来,不断加深印象,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该设计有趣生动,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实现本次单元教学的目标。
【教学启示】
★启示一:教学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遵循新课标要求,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展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的教学,证实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大单元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自主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应提倡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站在不同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开展知识问答、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宪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启示二:教学需要注重实践与合作
通过实践与合作,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制定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如调研分析、实验探索、角色转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实践与合作活动需要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可以设计团队合作型实践活动。如“宪法主题宣传”活动,此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操作型实践活动。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其他方式的实践活动。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中,教师可以开展“观影小课堂”,选取反映我国现代化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的文化搬进课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有深刻的认识。
★启示三:教学需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
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大单元教学应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抽象概念与具体案例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理解与运用途径。教师可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例如,在单元任务二:学习宪法的核心内容和原则中,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宪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宪法在案例中的作用,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关注的问题来设计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例如,在单元任务三中,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宪法主题,如公民权利、宪法原则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准备宪法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编写宣传稿等,完成后各组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展示,教师对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表现,这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大单元教学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找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积极创设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情境教学创造适宜的实施环境。
★启示四:教学需要串联单元内容
在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需要串联单元内容,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各个单元的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教师将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核心内容和原则等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宪法知识体系。可见,教师在串联单元内容时,需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教师就可以采取知识的串联,以“基本制度—国家结构”为串联结构,分为经济、政治制度的提出、审查、增补、复核、发布等流程,对应相关的国家机关,以此串联,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思维导图。
同时,教师在串联单元内容时,需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拓展和深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教学中,就可以拓展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体现我国民主形象,在教学中还可以提到之前学过的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知识链。
(作者单位:杭州市东城第二实验学校)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