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自主探究,构建多元课堂

2024-07-22 00:00沈锡钦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4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延续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光的折射”内容时,尝试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小组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多元化和高效化。

在“光的折射”中,主要介绍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及其规律,教材首先通过“筷子折断”“叉鱼”等生活现象导入折射概念;其次通过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的变化,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并引入折射角、入射角、法线等相关概念;最后还通过实验“为何又能见硬币了”创设实验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且实验演示操作较为简单,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理解后续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内容的基础,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光折射的本质和规律,加强实验探究和生活应用,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普遍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因此,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引导他们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建构概念,掌握规律,发展科学思维。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明确界定,其中涵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强调物理教学应注重整体设计与情境创设。基于这一规定,教师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物理观念方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物理本质,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的概念和规律,初步建立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方面,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动手操作、获取数据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品格,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笔者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以“光的折射”为例,依托自主探究,建构多元课堂的教学理念,整合出如下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情境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演示实验):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老师拿出一个透明的水杯,里面放一支铅笔(见图1),大家仔细观察,铅笔在杯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A:老师,我发现铅笔放在水里看起来好像折断了一样,和在空气中看到的不一样。

教师:非常好的观察!大家都来看一看,笔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学生B:笔在水里看起来比在空气中更粗一些。

学生C:笔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好像向杯壁的方向偏移了。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观察到的现象,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教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光在水中发生折射导致的。那么,光为什么会在水中发生折射呢?折射后的光线传播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D:老师,我猜可能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时候,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学生E:我觉得折射可能和光线入射的角度有关系,入射角度不同,折射的程度也不同。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创意!看来大家对光的折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播放一段光的折射视频,视频中光线从空气斜入水面发生偏折的过程清晰可见)

教师:通过刚才的视频,同学们对光的折射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那么,我们想要深入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一定要亲自动手去探究和实践。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领取一个激光笔、水槽、一个可以折转的光屏。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小组可以通过改变入射角来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思考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学生分组领取器材,开始小组探究实验)

教师:(巡视各小组)老师发现有的小组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斜射入水中时,看不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怎样才能看到光线呢?同学们可以先尝试向水槽中倒入牛奶,搅拌均匀,就能显示光线。然后,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动手实验,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教师:各小组讨论目前的探究成果,待会请小组派代表和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总结探究过程中的发现)

学生F:我们小组发现,当光线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似乎总是向法线方向偏折。而且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越大。

学生G:我们小组发现,无论光线从哪个方向射向玻璃砖,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你们是怎么探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

学生H:我们是将有折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到光屏没有折射光线。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具备探究能力,这些发现非常精彩!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究,我们对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动手实验,深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

教师: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砖和一个激光笔。把玻璃砖垂直放在白纸上,用激光笔从空气中向玻璃砖射出一条光线。

(学生观察演示,记录光线传播路径)

教师:大家仔细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砖时,传播路径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A: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发生了偏折,好像向法线方向偏折了。

教师:很好!我们把光线进入玻璃前的部分叫作入射光线,光线进入玻璃中的部分叫作折射光线。光线偏折的这个交点叫作入射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那么,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点处的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B:它们好像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教师:非常棒!这个平面我们称为入射面。光的折射必须满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规律。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领取实验器材。探究一下,当入射角发生变化时,折射角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C:老师,我发现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学生D:而且,折射光线始终在入射光线的另一侧,它们分居法线的两侧。

教师:你们的这些发现很精彩!我们可以把它们总结成光的折射的第二个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实验,我们再来归纳一下光的折射规律。第一,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学生E:老师,如果光线垂直射入玻璃,还会发生折射吗?

教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教师演示垂直入射实验)

教师:当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我们发现它并没有发生偏折,而是沿原方向传播。这启示我们:当光线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不发生折射。

(学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们探究出的光的折射规律。

学生F: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符合以下规律:第一,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第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第三,当光线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不发生折射。

教师:总结得非常完整、准确!今天我们通过动手实践,亲自探究发现了光的折射规律。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去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折射现象。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为何又能看见硬币了(见图2)?

图2

教师:这是一只不透明的杯子,老师在杯子底部放了一枚硬币,让一位同学从杯子的上方看去能看到杯底的硬币,然后向后退,直到刚好看不见杯底的硬币时站住。请另一位同学向杯子里倒水,刚刚看不到的硬币又能看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进行课堂活动)

教师:这个实验与光的折射有关,如图2(b)所示,当杯子加了适量水后,由于光的折射,光线发生了偏折,进入了人的8csyxgpC9cUSs7c2pkz1/Gs7AHY3SJpz4+QgoC0bbn8=眼睛,人就又能看见硬币了。

三、合作交流,深化学习内容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实验,我们已经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现在,我想请大家回到小组,围绕如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展示讨论问题)

1.在探究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疑惑?是如何解决的?

2.除了教师演示的实验方案,你们还能设计出哪些探究光的折射的实验?

3.光的折射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A:我一开始不太明白入射角和折射角怎么求,后来通过和组员讨论,弄清楚了它们与法线的关系。

学生B:我们小组还设计了一个实验,用半圆形的玻璃砖,观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出玻璃的整个过程。

学生C:我在生活中观察到,水底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浅,这应该就是光的折射导致的。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大家的讨论都很深入,能够从不同角度探究光的折射。那么,每个小组能推荐一位代表,和全班同学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吗?

(小组代表分享交流)

小组1代表:我们小组通过交流,加深了对折射角和入射角的理解。我们还尝试用激光笔和不同形状的透明物体探究光的折射,发现光的折射规律在不同介质中都是适用的。

小组2代表:我们小组的创新实验是用一个鱼缸,在水面悬挂一个小灯泡,观察从水中看灯泡的位置变化。这个实验直观地展示了光的折射现象。

小组3代表:我们讨论了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凸透镜、光纤通信、海市蜃楼等。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光的折射原理。

(教师总结提炼)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们共享了彼此的疑惑和解决方法,拓展了探究光的折射思路,也发现了光的折射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些都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光的折射知识的理解。

(学生反思升华)

学生D: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学到了不同的实验方法,也了解了更多光的折射的应用。我感受到合作交流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生E:我原来对光的折射现象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我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

教师:我们今天的探究和交流,不仅是为了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倾听、表达和思考。这种学习方式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很有益处。

教师:那么,请同学们利用几分钟,对照今天的学习目标,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对小组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适时点评)

教师:光的折射是一个有趣而又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物理知识体系,还拓宽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探索光学现象,感受光的神奇。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调动了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了综合素质,合作交流不仅成为深化知识的途径,更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四、总结

本节课以“光的折射”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小组探究实验、合作交流分享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光的折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归纳规律等步骤,循序渐进地掌握光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提升了表达沟通能力,在拓展应用中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互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课堂,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不足之处在于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做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需要更具挑战性的拓展任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分层指导,设计差异化的探究任务,以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华侨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