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洲里地处中俄交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贸易口岸。近年来,满洲边境贸易和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对俄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减缓,如何有效评估满洲里边境区域的对外经济合作潜力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聚焦于此,构建了产品服务互补性、合作制度便利性、经济战略匹配度和经济圈层吸引力四个评价维度作为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匹配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判断(FCE)确定评价结果。
关键词: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满洲里
中图分类号:F1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9-002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9.007
1引言
随着我国持续推进开放战略,边境地区经贸发展迎来高速发展期,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活动日益增多,也大大提升了边境地区经济活力。满洲里地处中俄蒙交界处,是典型的边境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综合了贸易、旅游等边境城市的综合特点,近年来对俄经贸活动更为频繁。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成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如何释放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也是满洲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此,文章构建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判断(AHP-FCE)模型展开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方面,学者们展开诸多研究,中国学者李青文(2021)指出,边境地区经济合作需要克服治理机制衔接、协同推进机制等问题,应当提升便利化程度、发展产业园区、构建高层次沟通联络制度,强化人才资源对跨境经济潜力提升的支撑性[1]。李晓玲等(2022)梳理了我国黑龙江省与俄远东跨境经济合作空间组织特征变化,具体演化阶段包括边境贸易、境外产业园、跨境交通走廊三个阶段,强调不同周期下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驱动力也存在差异性[2]。周娜等(2022)基于边界效应视角,指出中越边境地区合作要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社会融合和区域认同体系构建等角度评估跨境经济合作潜力[3]。从目前主流的研究来看,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主要集中在国家经济战略是否支持边境地区实现经济发展、边境地区双方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沟通机制、经济需求是否有较强的互补性以及边境地区是否存在多维度的经济圈层引力,由此文章按照产品服务互补性A1、合作制度便利性A2、经济战略匹配度A3、经济圈层吸引力A4四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结果
3.1指标权重确定
3.1.1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最早是20世纪T.L.Saaty提出的方法,最早提出时是为了解决电力问题,其核心是根据问题实际特征展开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同时借助赋值方法将其转化为定量分析。AHP层次结构见图1。
图1AHP层次结构
笔者按照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之间重要比对结果匹配赋值,赋值规则是1~9,数字越大代表的重要性越高,不存在优先级差异。相反地,当i指标比j指标重要性较弱时,则采用1~9的倒数来评价。在此过程中,取值不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以形成更为精确的结果。在进行处理前先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对应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判断矩阵A各行数值乘积Mi。
Mi=∏nj=1aij(i=1,2,3,…,n)
第二步:各层次对应因素近似权重值Wi。
Wi=nMi(i=1,2,…,n)
第三步:近似权重值Wi归一化Wi。
Wi=Wi/∑ni=1`Wi(i=1,2,…,n)
第四步: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λ1n∑ni=1(AW)iWimax
层次分析法主要引入CI值指标,但是CI判断结果与阶数相关,随着阶数增加也会影响CI判断准确度,层次分析法引入RI来对CI结果值进行修正得到CR值,具体公式如下:
CI=(λmax-n)/(n-1)
CR=CI/RI
文章以CR值来判断一致性,当CR值小于0.1,则认定不同成员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且是可信的。
3.1.2数据来源
文章拟通过专家调研方法获取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指标权重对比数据,考虑到数据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文章联系对外经济类专家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重要性识别。
3.1.3权重求解
文章对指标中间层数据进行权重求解,汇总指标权重原始对比数据,进一步计算修正后计算用权重如表2所示。通过进一步计算修正后,计算权重如表3所示。
由此可得,CR值小于0.1,即通过一致性对比,指标权重评价数据有效。
根据以上步骤继续分别求解A1~A4维度的指标权重,最终求得所有指标权重值,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指标权重值。
3.2发展综合评价
3.2.1方法步骤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得到评价结果是根据隶属度来判断的,基于隶属度可以区分出评价区间,根据相对分布情况来明确结果。设元素X服从V(X)∈[0,1]条件,其中的V(X)是隶属特征描述,也就是对应的概率大小,若V(X)取值较大则说明X服从V属性的特征更明显,X可以更好地解释V,文章具体判断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明确指标集合。根据FCE框架前置条件和问题实际特征确定指标体系及对应的表达式,文章将此设为U:
U={u1,u2,u3,…,un}
式中,ui为待评价指标要素,n是U集合中的指标数量。
第二步:设定评价语义。按照特定的规则设定评价集合,本研究将评价语义设为V:
V={V1,V2,V3,…,Vm}
第三步:明确指标贡献度。文章研究设权重集合A为:
A={a1,a2,a3,…,an}
第四步:构建判断矩阵。基于既有的评价语义,累计获取Ri={ri1,ri2,ri3,…,rin},积累得到多组评价,可以得到如下矩阵:
R=r11…r1nrn1…rnn
第五步:基于隶属度隶属度是FCE框架下判断指标所属区间的关键依托指标,计算过程主要是借助R集合进行变换得到集合B=A·R,记为B=(b1,b2,b3,…,bn)。结果判断。进一步得到隶属度来描述指标评价属性的积累程度,得到分布的最大概率,也就是评价结果。
3.2.2数据来源
文章通过电子问卷方式向满洲里经贸相关人员等发放问卷,剔除作答一致性过强的数据,共获取有效数据306条。文章通过SPSS25软件分析得到获取的数据信度值良好,即数据具有可靠性,信度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3.2.3综合评价
文章对基于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体系展开评价分析,汇总原始评价数据情况如表5所示。
针对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评价基础的评价数据,笔者进一步得到指标数据的归一化矩阵,具体得到如下统计矩阵结果见表6。
进一步计算模糊综合评判的隶属度值,具体如下。
B=W·R=0.280472×0.0719+0.277672×0.0392+0.254275×0.0523+0.187581×0.0098
0.280472×0.4804+0.277672×0.2026+0.254275×0.1078+0.187581×0.2451
0.280472×0.317+0.277672×0.5784+0.254275×0.6373+0.187581×0.585
0.280472×0.1046+0.277672×0.1209+0.254275×0.1699+0.187581×0.1601
0.280472×0.0261+0.277672×0.0588+0.254275×0.0327+0.187581×0
=0.04620.26440.52130.13620.032
根据隶属度计算结果,得到隶属度矩阵B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基于模糊综合判断结果,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整体评价为“一般”,对应隶属度为0.5213,其他区间隶属概率相对较低,产品服务互补性A1、合作制度便利性A2、经济战略匹配度A3、经济圈层吸引力A4对应评价分别为一般(隶属度0.3541)、一般(隶属度0.4305)、一般(隶属度0.4819)、较差(隶属度0.4938)。由此可以看出,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仍需优化提升。
4对策建议
第一,产品服务互补性方面。根据国家“双循环”战略,做好边境区域经济增长点挖掘,深刻把握产品结构性特征,构建基于“边界消费—供应链体系”的动态化产品服务体系,通过产业园区和合作区的方式提升边境地区的融合程度。
第二,合作制度便利性方面。应优化通关便利性,在货币兑换和国际结算方面强化支持政策和服务能力;建立常态化的经济合作机制,定期就经贸问题关注点展开交流,提升边境地区经贸的便利性。
第三,经济战略匹配度方面。满洲里应当充分把握“双循环”“一带一路”等机遇,构建基于需求导向边境经贸框架,注重开拓高需求产品进口等增量空间。根据边境地区经济特点进行政策的动态化调整。
第四,经济圈层吸引力方面。满洲里要注重打造本地区经贸活动品牌,注重提升科技化驱动经济能力,挖掘边境数字经济增长点,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提升本地经济发展能级和影响力,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潜力提升。参考文献:
[1]李青文.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成效、困境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2021,30(12):128-132.
[2]李晓玲,刘志高,谭爽,等.中国黑龙江省与俄远东跨境经济合作空间组织模式的演变[J].地理学报,2022,77(8):2083-2096.
[3]周娜,陈宣佑.基于边界效应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升级对策分析——以东兴—芒街为例[J].商业经济,2022(1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