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生命故事,走出心理阴霾

2024-07-18 00:00:00郭倩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1期

摘要:故事是一种文学形式,故事创作有心理疗愈的功能。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因父亲生病去世陷入抑郁情绪中,辅导者利用她喜欢写故事这一点,运用故事治疗,引导其创作故事,在创作过程中宣泄情绪;发现问题故事中的“例外”,引导其续写“希望故事”,学会自我赋能,引发现实中的改变。最后,在多方的帮助下,该生最终走出心理阴霾,实现了自我成长。

关键词:故事治疗;抑郁情绪;故事创作;故事改写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1-0055-04

一、个案概况

2022年10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在外省某所小学任教并担任四年级某班班主任的朋友通过微信告诉我,她班上有一位叫小艾(化名)的女生本学期变化很大,原本活泼外向的她突然不再和人讲话;留起了长长的刘海,上课时基本不抬头,眼睛不是盯着地板就是望向窗外;老师点她的名字,叫她回答问题,她就默默起身站着,看着黑板,一言不发。种种表现与上学期判若两人,各科老师也是拿她无法,为了不耽误课堂进程,便不再叫她起来回答问题。

朋友为此很着急,与小艾的妈妈通了电话,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小艾的爸爸因工作需要,这两年驻外地工作,2022年6月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了。当时小艾正值三年级期末,也因感染病毒而病倒了,为了不影响她养病,妈妈和其他家人商量,向小艾隐瞒了此事。小艾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暑假病好,妈妈才告知她此事。小艾和爸爸感情很好,得知实情后便陷入沉默,不和任何人讲话,终日郁郁寡欢,只与同年级别班的一位朋友小迪(化名)保持着联系。在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建议下,几天前,妈妈带小艾去医院看了心理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医生开了一些药,并告知除了按时吃药,最好配合做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老师主动提出帮助她,但她内心很抗拒,每次面谈都一言不发。几次下来,心理老师也一筹莫展。

因为我是学心理学的,朋友便问我此事该怎么办。我想了想问:“她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

朋友顿了一下,回答:“她妈妈说她喜欢写故事,有时在本子上写,有时会发到网上。”

当时我正对故事治疗感兴趣,便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许我可以用故事来对她进行心理辅导。”

当时新冠病毒又开始流行,学校启动了线上教学,学生在家上课。考虑到这一情况以及小艾目前的状况,我提议:“你想办法让她加上我的微信,就说我也喜欢写故事,想和她切磋切磋。”由于小艾比较抗拒和本班老师和同学讲话,于是朋友联系上了小艾的好友小迪,小迪按照我的说法把微信推给了小艾。一周之后,我成功加上了小艾的微信,尝试用故事治疗的方法对小艾进行线上心理辅导。

二、辅导过程

故事治疗是指通过讲述、阅读或创作、改写故事来促进个体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理解,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目前,该疗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医学、心理辅导、教育等领域,效果明显。在对小艾的心理辅导中,我利用故事的隐喻功能,指导她改写故事,由此帮助她觉察自我,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用故事打破阻抗,帮助其宣泄情绪

在初次与小艾的线上对话中,我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便表明自己喜欢写故事,更喜欢看别人写的故事。刚开始小艾不发一言,我并不理会,接着说:“我想念一段喜欢的故事给你听,好吗?”不待她回答,我便自顾自地读起来,读完故事,我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微信那头,小艾沉默了三四分钟,然后发来一个赞许的大拇指,我知道我已经成功“破冰”。接着,小艾发了段文字过来:“我不想发语音,我们用文字交流好吗?” 征得我的同意后,我们便开启了文字交流模式。以下为对话片段。

师:听你的朋友说你喜欢写故事?

小艾:是的。

师:真的好想拜读一下你写的故事。

小艾:我写得不好。

师:也许我能给你提些建议。

小艾:好吧。

在我的鼓励下,小艾发过来一段故事,故事的名字是《明玉的河》,小艾写了个开头:

明玉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都很爱她,尤其是爸爸,非常宠爱她,当妈妈忙家务时,爸爸会陪她一起玩耍,还给她买了好多玩具。不过,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某天,明玉和爸爸妈妈去郊游,一家三口人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突然,一个巨大的旋风把爸爸卷走了,明玉和妈妈很着急,四处找啊找,找了很久都没有发现爸爸的踪迹。妈妈似乎找累了,坐下来休息,她让明玉也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明玉认为不应该停下来,应该赶快去找爸爸。她朝着爸爸被卷走的方向走啊走啊,脚步越来越快,不经意间把妈妈远远甩在了身后,走累了就站在那里哭,眼泪滴在地上,渐渐地汇成了一条小河,把她和妈妈隔开了。河越来越宽,她和妈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河对岸好像有人在向她招手,可是她看不清楚,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这是一个隐喻故事,故事中,明玉处在爸爸被旋风卷走、自己和妈妈被隔开的困境中。这一故事情节镜映着小艾的现实状况与心理状况——爸爸因病去世,小艾接受不了,感到伤心、孤独与无力。借助明玉这一人物,她表达了对爸爸的想念和对自己现实状况的恐惧。深受打击的小艾,不知该如何与周围的人交流,不知该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借助故事《明玉的河》,她安全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看完故事的开篇,我做了简单的回应,如情节的设置很有想象力、不落俗套,并鼓励她继续写下去。从她发来的一连串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次交流让她很开心。

在本次对话中,我借助故事,消除了小艾的内心阻抗;认真倾听她讲故事,使她的负性情绪得到了宣泄和舒缓。

(二)发现“例外”,引导故事走向

两天之后,朋友向我反馈,说电话联系了小艾的妈妈,她妈妈说她这几天在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着什么,写了撕、撕了写。依然不怎么说话,但能自觉按时吃药,情绪也没有那么低落了。又一天过后的中午,我主动在微信上向小艾打招呼,五分钟之后,她回了我一个笑脸。我问她故事写得怎么样了,她先发了一个羞涩的表情,然后说:“稍等,我马上发给你看。”

以下是小艾发来的第二段故事:

在河的这一边,明玉依旧很伤心,她非常想念爸爸,每当回忆起和爸爸在一起的某个幸福瞬间,就忍不住流泪,眼泪幻化成了涓涓细流,流入了河里,河水好像又宽了一些。明玉大踏步往前走,她走路时生起的风使河水流得更快了。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些找到爸爸,其他都顾不上了。口渴了,她便停下来喝河里的水。有次喝水时她想:“在河的对岸,妈妈在干什么?也像我一样在找爸爸吗?她找到了吗?”她发现河里漂着些树叶、花瓣,还有别的什么,她还没有看清,它们就漂走了。明玉不停地走啊走,脚底磨破了,双腿好像灌了铅,肚子也咕咕叫起来,终于,明玉支撑不住了,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从这段故事情节可以看出,小艾依旧沉浸在失去爸爸的伤心以及对爸爸的强烈思念中,故事的主基调依旧是悲伤的。不过也有“例外”——她偶尔会停下来想想别的事,注意一下周围的人(在故事中体现为注意到河上漂着些花瓣、树叶,还有一些其他什么;想到河对岸的妈妈)。这是一个好的趋向,于是,在共情了故事中明玉(实则是小艾)的悲伤情绪后,我抓住故事情节中的“例外”,引导她编写接下来的情节,挖掘她身上的积极资源,让阳光照进她心中。以下为对话片段。

师:明玉一门心思地想找到爸爸。

小艾:她心里只有这一个念头。

师:明玉又饿又累,所以晕倒了。

小艾:是的。

师:如果想继续寻找爸爸,她醒来后应该怎么做?

小艾:停下来,找点东西吃,补充体力。

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明玉这么走下去,太消耗自己了。联系上妈妈或者其他人,大家一起找不是更好?

小艾:是的。

师:停下来,看看河上漂着的那些东西是什么,也许对明玉会有帮助。

小艾:嗯。明玉也想到了这一层。

在本次对话中,我借助故事,共情、接纳了小艾的悲伤情绪,并就故事的细节以及走向提出了看法。小艾的回应表明她已经开始意识到向他人寻求帮助也许可以更好地帮自己走出眼前的困境,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三)汲取外界力量,为自我赋能

第二次对话结束后,我耐心等待着小艾的后续故事。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终于,在一个晚上,小艾给我发来了她创作的第三段故事:

不知过了多久,明玉醒了,她发现身边放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很多苹果,她一骨碌爬起来,拿起苹果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完后感觉身上有了些力气。她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仙女,穿着好看的纱裙,脸上蒙着面纱,眼角弯弯的,似乎在朝她微笑。明月知道苹果是仙女送的,她站起来向仙女道了声谢,然后继续向前走。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步履匆匆,而是放慢了脚步,缓缓地走着。

她发现河边种着好些苹果树,刚才仙女送她的苹果也许就是从那上面摘下来的。她还发现前面不远处生长着一种叶子狭长的草,明玉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在爸爸给她买的书上看到过,知道它是一种药草,可以帮助修复创伤d9trVbExw8on/WkNJZ1QxXryKhEvQ/vwJqem0SpPLig=,于是把它摘下来,捣碎后敷在了脚底。明玉坐在岸边休息等待伤好,这时她看见不远处飘来几片花瓣,似乎还有一只纸船。她好奇地走过去把它们捞上岸,晒干后发现花瓣上面写着字:“明玉,你迷路了吗?同学:××。”“明玉,你回来吧,我们一起帮你找爸爸。老师:××。”纸船上是妈妈的字迹:“明玉,你累不累?你想不想妈妈?这只纸船是那次郊游时爸爸折给你的,他还没有来得及送给你就被风卷走了。船的另一面写着七个数字,读完它们,纸船就会变成真船,载你回到妈妈身边”……

第三段故事中有了很多亮色,例如仙女出现,小艾说仙女心肠很好,就像这些天来一直听她讲故事的我;药草——明玉用它来医治脚伤,隐喻爸爸对她精神上的支持;花瓣再次出现并传递了重要信息,隐喻同学和老师对她的帮助;小纸船的出现一方面隐喻她在心底想与妈妈达成和解,另一方面再次隐喻了爸爸对她的精神支持。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已经想好了。你猜猜看?”

因为时间有点晚,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就匆匆结束了对话。其实,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主人公明玉不再是那个软弱无力、沉溺于悲伤情绪的女孩形象,明玉的转变表明小艾通过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开始学会为自我赋能,内心有了一些力量。

(四)带着创伤好好生活

三天后,朋友把小艾的情况反馈给了我:小艾妈妈说小艾主动开口说话了,并请妈妈帮忙剪掉了额前挡住眼睛的长发;不上课时会拿出爸爸以前给她买的礼物来看,有时流泪,有时微笑;上线上课时,偶尔会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不久,线上课结束了,学生们回到了学校中,在班主任和妈妈的建议下,小艾主动到心理辅导室找心理老师面谈,心理老师采用空椅子技术引导她在想象中与爸爸对话,对她进行了哀伤辅导。班主任安排了一个热情、细心的女生做小艾的同桌,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小艾。妈妈带小艾去医院心理科复诊,诊断结果为轻度抑郁,不需要服药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艾渐渐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仙女姐姐,你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吗?”

某天晚上,我刚打开微信,就跳出来小艾的文字消息。

“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吧。”

小艾写了两个结局,篇幅所限,不再赘述原文,只简述大概内容。

结局一:明玉大声念了爸爸写在纸船上的数字,纸船变成了真船,载着明玉到河对岸找到了妈妈,两人一起乘船顺流而下,发现了一间小屋,打开小屋的门,爸爸就在那里,一家人团聚。

结局二:明玉乘船找到了妈妈,妈妈告诉明玉,她收到了爸爸的来信,说他执行重要任务去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让她们好好生活。“也许突然有一天爸爸就回来了,谁知道呢。为了那一天,我要加油啊。”明玉想。

这两个结局,一个隐喻了小艾的内心期待,一个隐喻了小艾的现实状况但又暗含着希望。失去亲人造成的心理创伤也许会随着小艾年龄的增长慢慢平复,但现阶段,“与爸爸团聚”“带着爸爸的期待好好生活”这两个结局都是她需要的,对年龄尚小的她来说能起到心理抚慰的作用,能让她带着创伤好好生活。

三、辅导反思

文学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2]。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总是事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期待,有意无意将作品中的人物经历、情感与自己进行对照,如果找到吻合之处就会发生共鸣,从而获得情感方面的支持;而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作者先前的情感和经历会影响创作过程,从而起到缓和情绪冲突、解决行为问题、统和人格的作用。

故事是一种文学形式,故事创作也有心理疗愈的功能[3]。在对小艾的辅导中,我首先利用小艾喜欢写故事这一点,在故事创作层面与她对话,不涉及现实问题,从而成功卸下了她的心理防御,使她能够敞开心扉沟通,宣泄情绪;其次,以尊重、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她讲故事,发现主线故事中的“例外”(与主题不一致的细节,无法用问题主题涵盖的事件),引导她抓住这些“例外”,变“问题故事”为“希望故事”,从而帮她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成功改写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当然,小艾的改变也离不开家长、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老师的帮助,是多方合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莲花. 故事疗法应用于小学生在线心理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3):53-55.

[2]藏刊网. 文学治疗的原理与应用分析[EB/OL]. http://www.cangkan.net/yslw/41411.html,2021-08-30.

[3]王妍. 故事如何影响我们:叙事传输的影响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9):44-48.

编辑/于 洪 终校/黄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