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安徽省文联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安徽省青联委员,《艺术界》杂志副主编,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作品曾获安徽文学奖、两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入选中宣部“书映百年伟业”推荐书单,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好书”月榜,连续三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致力推广少儿阅读,担任全国数十家书城、学校的“阅读大使”。
壮士断腕(上)
老板们诉苦诉到了一定的阶段,不知怎么又冒出了新的声音:“咱们的船若是沉了,杜老板的大达公司不就一家独大了吗?”
这下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热烈的讨论推向了高峰。虽然没人敢明说,但就连鲁小花都能听得出来,这些比猴儿还精的老板们是在怀疑,这次会议只是杜月笙的一个幌子,是他和国民政府串通一气,想要攫取航运界商业霸权的陷阱。
杜月笙沉默良久,面色如常,丝毫看不出有情绪的波动,却把手中金镶玉的烟枪往桌上一拍,“啪”的一声,会场立刻安静下来。
杜月笙缓缓起身,环视全场,一字一顿道:“明天一早,我大达公司的三十艘轮船,全体开赴江阴,杜某人亲自动手,凿壁沉船!”
整个会场陷入一片沉默。杜月笙竟然带头沉船,而且是倾囊而出,就连这些见惯了风浪的生意人都难免震撼。
杜月笙顿了顿,又道:“我希望诸位给杜某人一些薄面,一道行动。若是哪位当真舍不得,我也绝不强求。只是,杜某人奉劝一句,这长江水道可是政府的,若是政府不让你开船,各位留下的船,恐怕就只能当废铁卖了。还请各位三思而行。”
这一番话有劝诫,有威胁,字字铿锵,听得鲁小花忍不住想拍手叫好。
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杜辉突然站了起来,拱手道:“远辉公司愿追随杜老板,明日一早,五艘货轮一齐开赴江阴!”
杜柯晓得这五艘货轮可是父亲大半的家产,也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这样说沉就沉了,任谁心里都会舍不得。也难怪他最近情绪低落,想必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杜辉表完态,仿佛松了一口气,其他船老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渐渐开始有人道:“大达公司带头沉船,咱们要是不沉,岂不成了卖国贼?”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老板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纷纷表态,愿意参加沉船行动。不管是出于爱国,还是别的什么,鲁小花终于觉得,这些民营企业家都是可爱的。
为了避开日本人的视线,沉船的时间定在了凌晨三点,一天中最黑暗的时间。杜辉领着杜柯和孩子们,登上了他最心爱的一艘货轮——明天号。
一同出港驶往江阴的船只足有近百艘,因为是秘密行动,所有的货轮都没有鸣笛。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就连天上的星月都掩映在墨色的云层中,只透出稀薄的光晕。这许多的货轮大大小小,隶属于不同的公司,却组成了一支目标统一的团队,无声地前进,唯一能听见的,只有船身划过水面的声音。
鲁小花、鲁小草、洛婷婷、项何和杜柯手牵着手站在甲板上,迎着微凉的夜风,眺望江面上千帆同行的悲壮场面,不由百感交集。
杜辉走到孩子们身后,道:“你们知不知道,我这艘船,为什么叫‘明天’?”
大家都看着杜柯,杜柯望着杜辉已有些花白的头发,心中一酸,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您从来没和我说过。”
杜辉走到船舷边,晨风将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凌乱:“这是你母亲生前最喜欢的一艘船,她给它起名叫‘珍惜’,希望我像珍惜她一般地珍惜这艘船。直到她走的那天,才让我给它改名叫‘明天’。或许她是希望,我在她不在的时候,仍能好好生活,把握明天……”
孩子们都感慨不已,鲁小花低头去看船舷上的名字,“明天”两个隶书大字下果然漆着一层薄漆,隐约能读出曾经印在上面的“珍惜”。
船队渐渐行驶到了约定的沉船地点,杜月笙大达公司的船开在最前面,已经缓缓停在了江心。
远远传来“砰”的一声铁器撞击的声音,余音悠悠,接着是连绵不断的一阵“砰砰”的凿船声,只见前面轮船上的人已经换乘了小艇,而巍峨的巨轮正一分一寸地倾斜,直至被湍急的江水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