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4-07-17 00:00:00文将鑫王子怡孙冰谯函霖李雪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9期

摘要: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目前主要由全国总工会及地方工会负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民服务。随着服务站点迅速建设和发展,为维持“温暖站点”的持续健康运营,有一些建设痛点、用户使用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使用者角度,研究了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建设以及使用状况,运用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总结出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建设运营现状、使用者满意度情况等,对应提出优化路径,助力服务站发展。

关键词:工会服务;劳动者服务站;户外劳动者

一、引言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28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自贡市约有5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还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环卫工人、交警、园林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随着建设服务站的“潮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工会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公益时尚。工会联合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自建、共建的方式,全国已建各类服务站点11.17万个,累计投入资金18.9亿元,惠及户外劳动者超5900万人。截至2023年6月,自贡市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站点达116个。随着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扩建规模不断扩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不合理、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基于服务站点目前运行模式提出优化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提升站点的覆盖率、利用率及知晓率,更好地服务劳动者。

二、现状分析:基于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实地调查

近年来,通过工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努力,通过自建、共建的方式,全国已建各类服务站点11.17万个,累计投入资金18.9亿元,惠及户外劳动者超5900万人。服务站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如厕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也为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社会氛围。截止到2023年6月,自贡市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站点达116个,这些服务站点的重点在解决户外劳动者面对实际困难的基础上,还开展了“送帮扶”“送清凉”“送岗位”等一系列的关爱活动,通过贴心暖心的服务,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刷出了“存在感”,树立了好口碑。然而,在推动服务站点的建设过程中,与初始规划和设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方面

1. 选址、布局不合理

结合地图和实地调研结果可得出,自贡市大部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选址和布局都不合理。首先以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站点——大安区月亮坝站点为例,存在明显的选址不合适的问题。地图显示它位于加油站的旁边,地处偏僻,周围户外劳动者稀少,户外劳动者使用率不高。大部分户外劳动者若想使用该站点,仍然需要走较远的路程,使用起来并不便捷。其次,站点与站点之间,布局也十分不合理。例如,自贡华商商业区几公里的范围内,有且只有一个灯城驿站。而华商作为商区,周围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相应的户外劳动者数量较多,而服务站只有一个,就会造成拥挤的场面,甚至出现一部分劳动者只能在门口休息的现象。相反,像自贡大安区的部分区域每隔600~700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站点,但实际上利用率并不高,甚至部分已经废弃,与周边建筑物融为一体。

2. 建设面积小,空间较为狭窄

根据我们走访调查,部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站点仅是一个集装箱建成,大概面积仅为10~15m2。而目前官网上显示建设面积的仅有16m2,而这有建设面积数据的16m2中,除了总工会外,其余都是与公司或者银行共建,真正的使用面积并没有实际显示那么大,即使是共建也有许多户外劳动者站点仅有25~35m2。建设面积基本集中30~40m2,空间较为狭小。

(二)管理方面

1. 缺乏全职责任人监管

结合调查得知,自贡市目前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进来,故而监管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对他们而言只是兼职,根本不会长期地坐班。虽然这种志愿者模式在一定程度可以节约社会人力资源,但在实际执行中,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作为监督者,本身并没有获得实际的管理权利。这种尴尬的身份也就致使监管责任分配不明确,从而造成了目前自贡市大多数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监管混乱或者无人监管的局面。

2. 存在公益性私有化现象严重

所谓公益性私有化现象,是指自贡市的部分户外劳动者站点由原本面向广大户外劳动者的公益性站点逐渐变为了只有少部分劳动者群体受益的私人服务站点。根据我们实际访问结果得知:一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钥匙由环卫工人保管,他们受公司约束,工作地段以及工作时间都相对受限,从而造成这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开放时间并不明确和使用人员单一的情况。长此以往,这些钥匙交由环卫工人保管的站点,自然而然成为他们的专属休息地,其余类型的户外劳动者根本不敢踏足,以至于站点面向全体户外劳动者的公益性逐步消磨成了只有固定人员受益的私有性。

(三)运营方面

1. 缺乏运营成本分摊机制

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工会,而工程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环境、政策条件和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变化,站点建设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由此导致工会资金压力日益增加。由于工会的资金支持主要在前期统筹建设方面,日常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大多数都是合作方在承担,后期的运营费用支出大,导致合作方的费用负担较重。而且工会的资金支持来源不稳定,资金较为紧张。服务站点设施出现问题后,合作方要首先向工会进行申请后再批款,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合作方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费用的分担方式非常不合理,缺乏切实有效的运营成本分担机制,降低了合作方进行长期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后续长效合作机制的实现。

2. 宣传方式狭窄,信息透明度低

自贡市各服务站点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偏少,宣传力度较弱。其主要模式是通过举办相关活动顺带宣传,没有专门针对服务站点进行宣传。由于使用者与了解查询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途径较少,加上大部分未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宣传力度不够,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知晓度、信息度、透明度普遍偏低;查询站点位置不全面不准确,详细站点位置只能在工会软件上查询。根据APP浏览统计数据可知,在自贡市区域内,公众浏览户外站点位置的日平均导航量仅有13次,由此数据可以推断出,户外站点的知晓度以及信息透明度都很低。其他地图APP搜索服务站相关地址数量少,且各级工会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也未设置查询服务站位置一栏,这使得户外劳动者查询相关信息以及位置时相对困难,信息透明度低。

三、需求分析:基于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使用者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具体使用情况,我们对使用者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是户外劳动者,累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本次调查中,男性劳动者在样本中占比78%,职业为外卖员占比最高,达到41%,其次为环卫工人,达到21%。为了更好地了解劳动者使用服务站的信息,本次调查问卷中的样本有71%听过或使用过服务站的劳动者,共计121份,有29%的样本为没有听说或使用过服务站的劳动者,共计49份。

(二)调研分析

针对户外劳动者对服务站点的使用情况,以及各项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了访谈,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服务站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卫生环境以及氛围等的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在样本中占比40%,尚且能够接受占比47%,非常不满意占比13%;对于开放时间满意度调查,都能满足在样本占比中占比37%,基本满足占比52%,不能满足占比11%;对于服务内容满意度调查,都能满足在样本中占比26%,基本满足占比60%,不能满足占比14%。由此可见,使用者对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整体满意度在中等偏上,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依旧存在着一些使用痛点,降低了使用者对服务站的整体满意程度。

1. 大部分使用者不适应共建模式下的劳动者服务站

自贡市的大部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采用的是共建模式。有优点但也有不足。例如走访调查中,工会与各类银行共建的服务站使用率最低。受访者A(环卫工人)表示“银行每天有许多客户,进去休息只有在客户休息区休息。不想打扰他们的工作,所以不敢多待,怕被嫌弃,更多的只是进去接水喝就出来了。”如果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依旧保持这样的感受,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也会使服务站发挥不了真正的价值,成为一个“花瓶”。

2. 休息区域狭窄,服务设施一般,导致体验感下降

在有关“偶尔使用或不适用服务站原因”的调查中,“空间小”的占比52.17%,“服务设施一般”的占比40.87%。根据调查中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服务站的休息区域比较狭窄,桌椅数量较少且简陋等问题都会影响劳动者对于服务站的满意程度。

3. 使用者对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未来发展需求

服务站建设主要目的是解决户外劳动者避暑、休息以及解渴等问题,但服务项目内容依旧较少。若要提高服务站的知名度以及满意度,让服务站真正用起来,还需要对自贡市区域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满足户外工作人员的需求,传递关爱。

根据使用痛点以及调查数据,服务站的未来发展政策建议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

(1)独立休息空间方面。在调查研究中,民众对独立休息区域的“非常需要”以及“需要”程度分别占比30.43%和41.74%,可见其需求程度较高。目前自贡市大部分劳动者服务站采取共建模式。特别是与体彩、社区以及银行等共建的服务站,劳动者的意愿更倾向于一个独立的休息区域以缓解使用者的压力以及氛围。

(2)餐饮娱乐方面。在调查研究中,民众对餐饮娱乐方面的“非常需要”占比40%,“比较需要”占比26.96%。目前自贡市各服务站点根据工会的“六有标准”,放置了微波炉的设施,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热饭的服务,但在娱乐方面的服务是比较缺失的。服务站在未来发展时,可以在餐饮娱乐方面增加一些娱乐设施是有必要的。比如:播放广播、影视作品每周更新,放置小型零食、饮料自动贩卖机。

(3)心理倾诉方面。在调查研究中,对于心理层面的“非常需要”占比34.78%,“比较需要”占比37.39%;释放压力方面,“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占比34.78%;互动沟通方面,“非常需要”占比29.57%,“比较需要”占比42.61%。在实际采访沟通中我们也发现,户外工作人员其实有着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却因为知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受限长期压抑,无处释放,工作生活的幸福感极低。户外劳动者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员,是美好城市的实践者和保护者,服务站未来的服务不仅应该满足其基本需要,更需要关注户外工作人员的精神层面,提升其社会地位和降低阶层歧视,适当增加一些心理公益讲座和心理课程,引导志愿者与其面对面微笑沟通等服务,关注户外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适当释放其工作中的压力。

四、对策建议

(一)建设层面

1. 合理布局规划服务站点位置

相关行政部门在进行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规划建设的时候应当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人口密集程度和户外劳动者主要工作地点,进行规划。规划可以按区进行,人口密集区可以多设立几个大型站点,人口稀疏区可以节约资源不设立或者少设立站点。还要根据户外劳动者主要活动地,进行优化选址。不应选在偏的地方,而是根据户外劳动者主要服务地点进行选址,如若劳动者人数众多,可以适当多增设站点。除此之外,相关执行部门在建设设计时,外观应足够显眼,方便劳动者发现亮点并寻找宣传。

2. 合理设计服务站总体面积

相关机构在进行户外劳动者站点的建设中,还应当注意服务站点的总体面积。考虑到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故而可以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在户外劳动者密集的地方将服务站的面积和楼层设计增加,也可以对劳动站的内部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提高其使用面积和使用率;而在户外劳动者并不聚集的地方,应当将服务站的面积适当减小,达到合理利用建设用地的效果。总之,相关部门要采取实际调研的模式,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来适当增加或减少服务站的总体面积,保障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劳动者。

(二)管理层面

1. 明确责任承担制

责任制指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又可分为两种: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根据对自贡市户外劳动者站点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目前自贡市所采取的志愿者服务制度根本不适合长久管理与发展,故而应当采取岗位责任制度来明确责任分配。岗位责任制就需要确定明确的岗位来分别管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但岗位不能冗杂,根据现阶段来看:一个户外劳动者站点只需要配置两个岗位负责人。一个负责长期户外劳动者站点内部管理,一个负责户外劳动者物资采买以及外部联系,且应采取轮班制度,可以保证站点的长期管理与开放时间,他们各司其职承担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促使自贡市户外劳动者站点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发展。

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自贡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管理制度需要完善。除了明确岗位的责任分配制度以外,还应该再建立起奖惩制度和责任人监督制度。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作为一个公益性站点,离不开使用者与服务者的共同努力。所以,要想其发展得好,光靠服务者一味地服务是行不通的。故而为了规范管理使用者的使用,相关部门还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奖惩措施,对故意损害破坏管理的行为处以罚款,达到惩戒目的有效阻断该行为再发生。同时,对于文明使用且遵守服务站点规范提供这些福利。服务者的积极性也不能被抹杀,站点服务者在现阶段本就是志愿者的模式,即使明确岗位责任实行轮班制,福利不好也会消耗积极性。故而对于他们可以实施一定的福利措施,例如发放补贴。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制,负责人除了承担责任之外,还应有监督的义务。在其责任范围内,履行监督义务,推动自贡市完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管理制度。

(三)运营服务层面

1. 完善成本分摊机制,保障持续运营

建立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成本分配机制。建立合理的成本摊分机制,把相关支持鼓励政策事先讲清楚讲具体,方能最大程度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动力。在协同创新的前期基础研究阶段,存在较大风险,此时工会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成立投资基金等方式对社会机构给予资助和支持,促进初创项目的孵化,分摊社会机构的创新成本。在创新项目的成长期,工会应积极支持社会机构通过引入社会资金来分摊创新成本;而在项目的扩张和成熟期,工会应主要发挥引导作用,此时主要由工会承担创新成本。

建立多元化的创新资金供给体系。尽量实现成本的外部化与风险的可控化。应通过鼓励多主体参与以及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完善成本分摊机制。把BOT模式应用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设,引入社会力量,通过BOT模式合作项目的形式,让社会机构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风险共担,甚至是直接参与站点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金来源,解决了部分工会对站点建设资金的投入压力,实现多元投资供给服务模式的创新。

工会作为主导者应当为社会资本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政策方面引导BOT模式向站点建设方面倾斜。通过各种手段为站点BOT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要让社会资本摸得到回报,看得见未来,使工会与社会资本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工会服务合作机构,更好体现灵活调节性资源的市场价值,完善成本分摊机制;统筹推进工会服务合作机构,加强双方有序协调,在统筹、日常维护、站点建设等方面做好衔接。

2. 运用数据平台以及技术提高知晓度

社交媒体是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数据运营,工会可以通过目前在使用劳动服务站点的人群来宣传服务站点,进而有助于了解目标受众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和兴趣,并制定相应的社交媒体策略。通过对内容进行营销来加大宣传力度,数据运营对劳动服务站点的服务内容进行营销,工会可以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影响者,了解他们的受众和影响力,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影响者的合作,工会可以扩大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进而工会可以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为基础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增加宣传渠道,可以与行业内的关键意见领袖和合作伙伴合作,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有效策略。

运用技术优化应用,在保证用户安全、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减少应用程序的崩溃、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加快应用载入时间,使得应用程序的使用更加顺畅,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应用程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五、结语

户外劳动站点作为各级工会服务职工的重要阵地、重要载体、重要抓手。通过地区试点运行升级,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针对性、时效性、全面性服务。本文发掘推动自贡市服务站点建设的创新点,帮助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在提供普惠化、差异化、精准化服务上下功夫,打通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服务一群人 温暖一座城[J].工会博览,2023(04):15-19.

[2]卢志成,黄云.城市机动车加油站需求预测与规划布局方法探讨[J].规划师,2011,27(02):99-103.

[3]娄欣欣.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4]郭玲,卿立果.基于PPP的“BOT+EPC”模式实践[J].中国公路,2022(21):96-97.

[5]吴德令.BOT项目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J].上海商业,2023(03):92-94.

*基金项目: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政府治理理论下公用充电桩的发展现状研究——以自贡市为例”(项目号:S202310622038)。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