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变‘竖店’,现在又变回横店。”围绕横店的讨论,从没有像现在这么火热。这一切都源于爆火的小程序短剧。从去年9月开始,横店开始大规模涌现小程序短剧剧组,这些剧组在横店争分夺秒“抢”人“抢”景,在不到一周的拍摄周期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影视行业的“奇迹”。
充值千万甚至过亿的“暴富神话”成为最直接、生猛的原动力,驱动着不知疲倦的影视人们奔赴这块新战场。但今年开始,情况似乎急转直下,短剧项目开机数量直接腰斩、从业者只赚“辛苦钱”、横店回归“横”店等论调层出不穷。
如今的短剧行业,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谁在制造“暴富神话”?带着这些疑问与好奇,有业内相关人士来到影视行业的生产中心——横店,深度参与了小程序短剧生产的全流程,与包括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外联主任、服装师、造型师在内的1 5位影视行业从业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他们试图透过“暴富神话”的炫目光彩,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横店,以及一个更加真实、残酷的短剧生存样态。
横店的烧烤摊
横店有自己的生物钟。这里的“短剧人”通常是下午三四点起床,晚上八九点谈工作项目,凌晨三四点收工,周而复始。
晚上九点,横店最热门的新疆烧烤摊开始热闹起来。来到这里的人们大多穿着各自负责项目的文化衫,前一桌是《亲爱的柠檬精先生》,后一桌是《香港人在北京》,大家三三俩俩倚在马路边的白色塑料凳上,开始聊项目。
关于短剧,在北京的上游从业者们通常聊的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项目开发,又或者是码到了巨星云集的阵容。但来到横店,话题一下子落到了地上,变成了发票的税点以及“哪家的盒饭可以再便宜两块钱”。外联制片通常是这种场合的“C位”。他们扎根横店,为各大剧组提供包括找景、找人、转场等多种服务,对横店大大小小的资源非常熟悉,是当地的“地头蛇”。赵立就是其中之一。赵立手上有6个组,有长剧也有短剧,但统一的问题是预算紧张。其中,预算最紧张的是小程序短剧。
之前短剧界的“成本传奇”是银色大地斥资160万元的《黑莲花上位手册》,但这样大手笔的短剧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小程序短剧成本都控制在三五十万元。
小程序短剧的爆火是客观的,但这种爆火带来的不是更高的投入,而是更高的成本。大部分小程序短剧的平均预算仍然有限,毕竟短剧“暴富神话”的核心就是“以小搏大”。在有限的预算里,每个需要花钱的地方都得控制,但每个环节的成本又都在不断上涨。“这篮球场半场租金一小时就300元,跟朝阳公园一样!”赵立找到的一处场景得到了制片人这样的反馈。
预算紧张,让小程序剧组不仅缺钱还缺人。
一般来说,美术团队是影视剧必备,但受制于预算,很多小程序短剧并没有这一工种。“一部中等规模的横屏戏,美术团队可能要300多人,大剧组甚至500多人,费用则高达数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元。但竖屏剧的投资大多几十万元,剧组才几十人,一般现场有道具师就行。”知名美术师许涌这样说道。
“如果没有美术,其实也不影响画面呈现,但就是不好看。”执行制片人刘鹏补充道。
不过“审美”对小程序短剧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现在横店拍的最多的小程序短剧还是都市“霸总”题材,“大别墅”成了剧组们用的最多的景,价格从600元/小时到几千元/小时不等。
“600块的看起来是样板别墅,但上千块就能看出来是精装别墅。”赵立说道。但能用得起的剧组还是少数,大多数小程序短剧都是“能拍就行”。
传闻中的“青芒果”
需求催生变化。从去年开始,小程序短剧开始多了起来。几乎同时,横店出现了三大小程序短剧片场——青芒果、新天地和华夏文化园。
青芒果片场位于横店半傍山小区,由—栋综合楼改建而成,—共六层,是许涌及其团队按照横屏剧高标准打造的,目前已服务上千个小程序短剧剧组。
青芒果的每个场景都是“按需供应”:一楼被设计成宴会厅、咖啡厅;二楼是医院、办公区;三楼是英式、美式别墅区;四楼则是平凡温馨的小屋以及颇具年代感的家庭空间;五楼是一片“废弃工地”,专供绑架等戏码拍摄;顶楼则是“霸总”的办公室以及酒店场景。
这些场景并不便宜。“英式别墅”最贵,5800元/天,“美式别墅”“地中海别墅”4800/天,最便宜的普通家庭空间也要2800/天。此外,还有300元/天的水电费、100元/天的场馆服务费、80元/天的垃圾清运费和300元/天起的空调费——这还只是去年12月的价格。
虽然青芒果每一层的风格都不同,但也越来越难满足现在小程序短剧的场景需求。
制片人们的又一宝地是新天地片场。和青芒果的独栋大楼不一样,新天地更接近“大平层”。拍摄所需的常规场景它都有,还有审讯室、地铁等数十个场景,排布十分紧凑。
除了提供现代场景的青芒果与新天地,在横店还有专为古装小程序短剧提供拍摄场景的华夏文化园。
和青芒果、新天地不同,华夏文化园过去很少承接剧组拍摄,从去年9月开始,华夏文化园开始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为古装小程序短剧搭建了包括王府、宫殿、宫市街、水上戏台等20多个拍摄场景,并配备道具,每个场景还都预留好了照明、电线等基础硬件。
去年年底,“横店变‘竖’店”的声音不绝于耳,基本每天都有十几个剧组同时开机,多位制片人共同表示,“那时候什么都缺,整个横店都在‘抢’人、‘抢’景,犹豫两分钟,景就被定走了。”
青芒果、新天地、华夏文化园应运而生,小程序短剧的爆火催生了这些规模化、市场化、集群化的片场基地,这些基地缓解了场地紧缺的问题,但也导致横店场景成本不断上涨。
成本一旦涨上去,就很难降下来,这是长剧曾经走过的老路。但如今项目变少,去年的繁荣在快速运转的横店,已经成为往事。
青芒果、新天地、华夏民族园虽然现在还是剧组不断,但显然没有去年热闹。数据显示,2023年9月,也就是横店小程序短剧的拍摄高峰期,一周就有近60部小程序短剧在横店开机。今年4月则腰斩,只有不到30个剧组。
“横店现在内部场景、人员成本越来越贵,小程序短剧开机数量其实整体是下行的。”在制片人的心目中,越来越贵的横店并非第一选择,象山、千岛湖、杭州成了“平替”。
除了这些影视基地,郑州、西安、无锡、成都、杭州等地都成为小程序短剧的下一站,尤其搭上最近的文旅快车,多地出台微短剧扶持政策、搭建微短剧拍摄基地。比如杭州余杭、临平、西湖区以及大湾区的微短剧产业拍摄基地都正在建设中。
多位制片人还透露,江苏盐城正在与韩国接触短剧合作事宜,共同搭建短剧产业城。
“小业务”与“大多数”
虽然小程序短剧没有之前热闹了,但这块“小业务”还是能让横店的“大多数”活下去。
短剧虽短,但五脏俱全。长剧、电影该有的定妆、围读等环节它也一样不少,短剧的拍摄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前期准备时间同样紧张,所以这两项“重活”基本得在一天内完成。
凤姐的服装加工厂在明清宫街一栋家装公司的三层,走上来左手边是用推拉门隔开的一个小房间,化妆室、休息室、定妆间三合一,右手边则是服装陈列区。各色各样的影视服装被整齐地分为上下四列,整齐悬挂。红底黄字的标牌将其进行精确区分。
短剧《第二双眼》剧组在凤姐的工作室定妆,这是一部现代奇幻题材男频短剧,角色形象、场景变化很多,包括男女主在内的多位主演都需要在一天内完成所有定妆。导演张洋每提出一条建议,凤姐就立刻回到服装区,开始翻找符合导演需求的衣物,挂在小推车上;另一边,随时待命的化妆师也赶紧为演员改妆,调整好了直接在旁边的背景布前拍摄。整个过程有序、精准、严丝合缝。
定完妆,《第二双眼》剧组选择在酒店后面的一个地下会议室进行围读会,所有演员不分次序随意坐着,拿着备色荧光笔在刚刚打印好的彩色封皮剧本上认真画下自己的台词。
围读刚开始,扮演“冷艳药门圣女”的演员黄蕾念着念着台词发现不对。“既然药童都知道这是雄丁香,我是法力高强的‘药门圣女’,怎么还会分辨不出来?好像有点不对劲。”
张洋也意识到了逻辑问题。只是如果黄蕾的台词要改,与其对戏的演员台词也要调整,这对争分夺秒的短剧剧组来说不是个小问题。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黄蕾想出了既不影响对手演员也顺应逻辑的新台词,整个讨论过程不到三分钟。
围读结束已经快深夜十二点,由于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要起程准备开机,又是耗时耗力的古装造型,黄蕾回到酒店后,没有休息,而是直接开始妆造。
短剧演员的“乌托邦围城”
黄蕾通宵做造型的同时,冯平的组正在“吊大灯”。
“吊大灯”是影视行业的专业术语,特指为了不耽误进度,在夜间用巨型光源打光充当白天进行拍摄。冯平的组要拍的是短剧中难得一见的动作戏,主演们会在数米高的废塔上进行拍摄。
因为预算紧张,小程序短剧必须在一周的时间里完成拍摄,现在这个时间被默认缩减到了6天。“拍满18个小时是常态。”《第二双眼》女主角邓赟达说道,最夸张的一次,她10天一共睡了6个小时。邓赟达今年24岁,去年9月开始拍短剧,这也是她体感小程序短剧最火热的时期,曾经一个月连拍4部,不到半年,邓赞达就“爆”了7部。因为短剧演得好,也有越来越多的横屏网剧找上门来。在小程序短剧和横屏网剧之间,邓赟达显然更喜欢后者,不仅因为横屏短剧拍摄相对轻松,更是因为“值得”。“短剧有时候人设立不住,剧情甚至很荒谬。”
即便邓赟达察觉到角色有问题,也没有办法。短剧演员很难有机会和编剧、导演进行讨论。就算能讨论,像《第二双眼》那样三分钟就能解决完的情况也不常见。大部分情况为了赶工时,最后只能顺着拍下去。
黄蕾感受到的问题则更加直接:短剧有太多擦边内容。黄蕾入行时间比较早,正赶上短剧的萌芽期,“那时候很多情节都很侮辱女性,我就会避开这些本子。”但黄蕾也明显感觉到这两年短剧市场的变化,“现在擦边情节少多了,选择空间也更大了。”
短剧编剧潘一飞则认为,受小程序剧产品To C属性的影响,擦边内容确实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从创作者角度出发,可以进行“艺术化处理”。
在成为编剧之前,潘一飞是一名演员,和段奕宏合作过《双探》,B站的两部热门电视剧《古相思曲》《一起同过窗》也有他的身影。
早在2020年,潘一飞就来到了横店。他见过最早期小程序短剧野蛮生长的样子。当时的剧组没有美术,没有服装,甚至连灯光团队也没有,基本都是演员们自己来。即便荒蛮至此,当时身边还是有人想和他一起做短剧,但他最终没有接受。“那个人现在已经百万身家,真的通过小程序短剧赚到了钱。”潘一飞说道。
有人接受不了,有人挤不进来,这就是短剧演员圈的现状。
“开机大吉,充值过亿!”
早上六点半,黄蕾顶着通宵做好的造型,和其他主演们上了一辆六座小型商务车,参加《第二双眼》的开机仪式。特约演员、化妆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则由大巴统一送到开机地点——正信东雕园。
这是一座位于横店郊区的木雕园,有多座庭院,精致复古。开机仪式后,《第二双眼》剧组将在这里完成第一天的戏份拍摄。
车程大概半小时,但不是能用来休息的时间。车上的人们手里拿着通告单,嘴里塞着没吃完的早饭,熟悉着拍摄流程。
到达东雕园,群演已早早在此等候,距离开机仪式还有一小时。主演们熟练地带着自己的折叠椅,在角落换装、整理妆发、对台词。群演们则在现场制片的组织下走位过场。
8点18分,吉时已到,《第二双眼》开机仪式正式开始,所有工作人员齐声喊出“开机大吉,充值过亿!”这也是短剧开机的必备口号。
二十分钟不到,《第二双眼》的开机仪式就结束了。发给工作人员的红包里有一张彩票,最近的彩票站距离东雕园14公里,但大家已经进入各自角色忙活起来,并没有人去兑换。
短剧的“暴富神话”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和“中彩票”一样,那一点点但却至关重要的运气。
再次回到横店短剧到底有没有“暴富神话”这一问题,或许曾经有,也当然有人会赚到钱,但绝对不是这个行业的大多数。现在更多人都知道那可能只是个神话。短剧没有那么多的传奇,有的只是普通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勤勤恳恳。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努力靠近梦想一点。
摘自微信公众号“毒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