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4-07-12 09:06刘芳岐
关键词:对策

刘芳岐

摘 要:大学生群体近年来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的“重灾区”,年轻的大学生受到不法侵害后,因为涉世未深,心理承受能力又较为薄弱,很容易在受骗之后产生财务损失之外的更恶劣的后果。本文从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三个方面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进行分析,以期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预防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6-0105-04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的“重灾区”,青年学生群体社会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又是使用互联网、手机等通信平台的主力军,极易被不法分子选择为侵害对象。而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受到不法侵害后,因为涉世未深,心理承受能力又较为薄弱,很容易在受骗之后产生财物损失之外的更恶劣的后果。国家重视并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同时,高校学生被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依然层出不穷。犯罪分子更新迭代的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降低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数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引诱受害人,通过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的远程、非接触式的诈骗,以获得受害人的钱财的犯罪行为。

(一)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方法

1.以中奖为由,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及邮费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者微信等方式发布虚假中奖信息,通常奖品都为实物奖品,不法分子声称只需要支付邮费,即可免费获得该奖品。一旦受害者支付邮费后,就再也无法联系到奖品发放的联络人。此种诈骗方法较为常见,受害人在财产方面往往损失不大,因此在被骗后一般不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但这种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获取的不只是受害人的财物,还有受害人的基本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地址等,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这就给日后遭受更严重的电信网络诈骗留下隐患。

2.网络购物中所遭遇的诈骗

网络购物以方便、快捷,更主要的是有着比实体店更优惠的价格吸引人购物。网络购物中通常的诈骗方式为虚假买卖、刷单、冒充客服要求购物退款等诈骗方式。

虚假买卖通常为受害者不在正规电商平台交易,而是私自与陌生人进行买卖,在货款支付到卖家之后,卖家不发货并且消失不见,买家因此遭到财产损失。刷单是网络卖家为了提高自己的销量和好评率,雇佣人员虚假购买商品并给予好评,通常商品的价格由卖家支付给受雇人员,并且支付一定数额的好处费。刷单是一种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但是因为低廉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这种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方式使得不少人加入刷单的行列,而一些不法分子假冒提供刷单的机会来进行诈骗。为了骗取受雇的刷单人的信任,诈骗分子起初对小额的订单会及时返回本金及好处费,当取得刷单人的信任后,骗取其支付大额订单,且再无任何钱款返回,造成其财产遭受损失。冒充客服要求购物退款,是在网络购物后,收到假冒卖家的诈骗者发来的信息谎称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退款,然后要求购买者在其发过来的网站中输入支付宝的账户、密码以及验证码。从而骗取受害人的资金。

3.发布虚假信息

发布的虚假信息包含:发布虚假的招聘、兼职信息,不法分子谎称缴纳一定数额的中介费用,即为学生提供兼职工作,一旦中介费用到手,不法分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收到电话被告知银行卡有风险或被告知网购的邮件中有违禁物品等。

4.冒充学校、相关机构工作人员

此行为的受害人多为学生的家长。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学生都是离家很远在外学习,学生的健康安全不但是学校关注的基本问题,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的主要牵挂。不法分子利用短信发送给学生通知其手机需要关机升级,再冒充学校或者相关机构人员的身份,联络学生的家长谎称其在学校遭受意外,利用父母着急的心情骗取钱财。

5.盗取QQ、微信等账号

QQ、微信作为现时普及很广的即时通讯软件,高校学生几乎无人不使用微信,这些软件为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多了一些安全隐患。QQ或者微信一旦被盗,不法分子会利用里面的通讯录冒充被盗者骗取他人的钱财。

(二)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1.方式多样化、更新速度快

上文分析了校园内常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方法,但依然不能涵盖全部类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诈骗的方式也从最初的电话短信诈骗发展到网络诈骗[1]。随着人们对旧手法的防范加强,新手法不断“与时俱进”,让人防不胜防。比如伪基站的出现,它可以随意更改发送的号码,也可以选择以常用的电信运营商或者银行的客服电话号码作为尾号,使用户真的以为是电信运营商或者银行发送的信息,再进一步进行诈骗行为。

2.诈骗行为的成本较低,但易造成严重后果

诈骗行为人利用电脑、电话等设备,建立假网站、发送短信、拨打诈骗电话,以骗取受害人钱财。以短信为例,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只需手指操作便可发出成百上千条信息,作案的设备也可以反复利用,可以降低诈骗成本,而一旦有人上当受骗,获利数额却是相当可观。前文还曾提到过一些学生因为心理承受不住受骗的打击而失去年轻的生命,而这是比起失去钱财而言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

3.手段较为隐蔽、目标具有随意性

通过电话进行诈骗的电话号码通常都为网络虚拟号码,不法分子所提供的银行账户也非自己实名开设的账户,通常为冒用他人身份开设的银行账户。诈骗的目标具有随意性,并不具体针对某个人,而是在广泛发出的诈骗信息中对防范意识较差的人进行诈骗。

二、高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灾区”的原因

(一)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很多诈骗电话或者信息可以准确地说出被骗人的姓名、地址以及一些其他的基本信息,因此很容易取得受骗者的信任从而导致上当受骗。获取到详细的个人信息是很多电信网络诈骗最终得逞的重要原因。学生涉世未深,又较为单纯,往往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将个人的基本情况泄露与他人。另外一部分学生会实名网络购物,且对邮寄物品的包装袋不加处理便随意丢弃,此行为也易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另外,在商场、超市等场所办理会员卡,或者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都会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但是一些不良商家却将所获取的个人信息进行出售,造成了个人信息的泄露。

(二)心智不成熟易受诱惑

很多电信网络诈骗都是利用爱贪便宜的心理进行引诱诈骗的。一方面学生群体较为单纯,容易轻信于人;另一方面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的支持,一些想打工自力更生的学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作出的低成本高回报承诺的诱惑。

(三)防诈骗知识匮乏,学校教育宣传有待加强

对于电信网络诈骗,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危害性。当在新闻中看到相关案件,或者虽然身边人发生了被诈骗的情况,仅仅是当作饭后闲谈且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并没有从别人的受骗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主观意愿。同时学校对于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并未及时将最新的骗术传达给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防诈骗意识。

(四)网络监管不到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汇集着大量的各类信息,互联网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央视315晚会上就曾曝光过只要花钱就可以创建百度词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引诱受害者达到诈骗的目的。学生的思想单纯,无法分辨网络上信息的真假,很容易受到迷惑。而如此之多的虚假信息正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网络监管而导致的。

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个人身份证、手机号码、家庭详细住址、银行卡号、人脸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不能轻易透露给陌生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例如一些提示输入姓名、生日、手机号,或是个人照片以后可以预测出大脑年龄、心理年龄的游戏,这些游戏往往收集了个人信息,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犯罪活动。各类应用、网站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应做到非必要不收集、经同意才收集、收集后妥善保管,对恶意收集以及泄露客户信息牟利等行为要加大处罚,以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二)加强学校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预防的宣传工作,可以以开办讲座、发放传单、微信推送等方式。建议以开设课程的方式,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内容教授给学生,尤其在新生开学之初,可以以入学教育的方式,将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内容作为重点介绍给学生。学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应对校园法律问题的法律咨询团队,一旦校园内出现受骗案件,可以为受骗的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样既可以帮助受骗学生尽快摆脱困境,又可以收集学校内相关受骗案件情况,以防其他学生再次受骗。另外,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旦发现有被骗的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干预。一部分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但又有很强的自尊心,碍于面子,在被骗之后心理上起了很大的波动,但是却因为怕被同学笑话而不去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样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这一方面也应引起学校足够的注意。

学生应增强网络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不轻易信任和点击带有强烈诱导性的网站,不要点击可能带有病毒的网站,这些不安全网站有很大的风险导致电子设备感染计算机病毒。另外还要善于利用工具保护个人信息,经常更新杀毒软件,对于重要的数据,使用加密软件进行加密,以防止病毒入侵计算机,对个人数据进行盗取。在设置账户密码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密码尽量要复杂些,尽量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防止过于简单的密码被密码破解软件轻易破取。不要使用与用户名相同或是相近的密码,在密码中不要包含生日或手机号等相关信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与个人信息的关联,破解密码。不同账户尽量不使用同一个密码,防止一个账户密码被泄漏后,导致多个账户的密码都被破译。同时,学校应督促学生提高对“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利用,全员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实名账户认定,开启来电预警及短信预警服务,帮助防范电信诈骗。

(三)加强网络及相关行业的监管

网络平台经营者对在其平台内进行活动的人员有信息审查的义务,对平台内发布的信息是否合法也负有日常监管的职责。如果在平台内出现电信网络诈骗,平台经营者应提供相关人员的真实信息,以帮助受害人尽快锁定诈骗人,并及时删除违法违规信息、冻结违法账号。对平台没有尽到合理监管义务的,以及平台明知其内容违法但未及时处理的,平台经营者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金融服务行业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在办理开户时要严格审核开户人的信息,并在工作系统中录入完整的客户信息,以便发生电信诈骗时可以提供有效线索。在银行卡的制作方面,也应该提高卡片的安全系数,增强防盗设施,避免银行卡片被随意复制。在存量卡上面,我国现在规定每个自然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有一张一类账户,对二类、其他类账户向非绑定账户的资金流入流出的限额也有规定。银行也应加强客户信息确认工作,将多余卡和已经睡眠的卡片及时通知客户进行清理和销户。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应建立完善的监管防范机制,比如对非经常往来账户的资金流动做资金延时入账等设置、对短期内大量资金往来的账户加强审核与监管等,以尽可能减少遭遇电信诈骗所带来的资金损失。

电信服务行业也应加强监管,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通常使用虚拟运营商卡、境外电话卡或者他人姓名的电话卡打电话、发短信,受骗者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即使报警,警方通过追查电话号码也并不能查到犯罪分子本人。因此,要严格把控电话卡实名制,在存量卡上通知客户进行实名制更改;同时对个人办理电话卡的数量建议规定更严格的限额。比如各家运营商联合起来限定办理电话卡的数额,而不是每家运营商单独限制办理电话卡的数额,以便对客户用卡以及预防电信诈骗都起到良好作用。

四、结语

大学生群体因社会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又是使用互联网、手机等通信平台的主力军,所以极易被不法分子选择为侵害对象。很多学生受骗之后由于补救不及时以及心理脆弱等因素,造成了财物损失之外的其他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培养其事后的自我心理疏导能力极为重要。另外,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花样繁多且不断更新,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新招数的识别能力也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丽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J].青年发展论坛,2022, 32(6):77-83.

(责任编辑 王大奎)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lecom Network Fraud in Universities

LIU Fangqi

(Faculty of Law and Business,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heavy disaster area"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fraud victims. Young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their inexperience in the world and weak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re prone to more severe consequences beyond financial losses after being deceiv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telecom network fraud in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telecom network fraud.

Keywords: Telecom Network Fraud; Reason;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