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峰
黄河口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将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将其融入学生德育的路径。
一、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内涵
黄河口红色文化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在黄河入海口地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包括革命斗争史迹、革命精神、革命文物等内容,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崇高品格,对教育和激励当代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将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德育十分必要。一方面,它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传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同时,它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德育的路径
(一)课程融合:将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体系
将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将黄河口红色文化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内化。
(二)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是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理解和感悟的有效方式。学校可以利用黄河口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和奋斗历程。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访革命老区,聆听革命故事,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想境界。
(三)环境育人:营造黄河口红色文化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育人环境对加强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设置红色文化主题景观,如革命雕塑、红色标语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红色图书馆、红色展览馆等,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体验红色文化的平台。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红色文化教育网站、公众号等,扩大红色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榜样引领:挖掘和宣传黄河口红色文化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可以深入挖掘黄河口地区的红色文化先进典型,如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等,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制作先进典型展板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和宣传身边的红色文化先进典型,如革命老兵、革命后代等,通过采访、写作等方式,讲述他们的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五)校地协同:加强学校与黄河口红色文化资源的合作
加强学校与黄河口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合作是拓展红色文化教育时空的重要路径。学校可以与当地党史部门、文化部门、博物馆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与革命老区、红色景区等建立协同育人关系,组织师生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支教支边等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红色文化专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红色文化教育指导,拓宽学生的红色视野。
四、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德育的实施策略
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德育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将黄河口红色文化教育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系统的工作方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其次要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实效,综合运用讲授式、体验式、实践式等多种教育方法,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要丰富教育载体,拓展教育渠道,充分利用黄河口地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红色文化教育读本、音像制品等,组织师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最后要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教育实施,将黄河口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条件,确保黄河口红色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黄河口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学生德育工作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融合、实践体验、环境育人、榜样引领、校地协同等研究路径,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完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提升黄河口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