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满利,现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粳稻育种学科带头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
怀揣着“能够天天吃上白米饭”的童年梦想,2001年,我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先后从事水稻栽培、新品种推广、水稻育种等工作。
从2012年开始,我沿着“辽稻”前辈老师的足迹,加入到南繁育种的科研队伍中来。海南乐东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每年冬春季节,都有数千名科研人员前来,利用丰富的光温资源开展农作物加代育种研究。每年2月,正是辽宁水稻南繁开花的季节。经历浸种、育苗、插秧、分蘖、拔节等阶段,水稻终于迎来对于育种专家来说最为珍贵的抽穗期。
时至今年,已是我们在水稻试验田度过的第10个春节。每日清晨,我都会来到位于黄流镇的抱孔洋试验田,田里种植的水稻正是我们的上千份实验材料。田间露水尚未消失,可我必须赶在水稻开花之前完成剪颖、去雄,让它们结出爱情的果实,以免升温后花粉散开影响杂交效果。
海南下午的一两点钟,紫外线最强、温度最高,在这样的太阳底下,辽宁水稻会颖壳张开,雄蕊伸出,花粉绽放,集中开花。我和同事们此时要返回试验田,顾不得直射的阳光和30℃高温带来的灼痛感,赶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杂交授粉工作。
可遗传有利性状的鉴定和评价是育种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每年进入3月下旬,海南的气温急剧升高,选种工作在此时拉开帷幕。整个田间的几千份材料,全部看上一遍要花上两三天,重点关注的还要看上两三遍。只要进入田间,我的心就会异常平静,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跟水稻“交流”:哪些材料必须保留,哪些需要淘汰,它们的优点或者缺点来自父亲还是母亲……通常,在白天完成田间材料鉴评和收种后,我会在晚间整理白天收获的种子,并将疑点难点梳理记录,找机会向同在海南的老师、同行请教。
南繁,有等待,有磨砺,更有来自土地和汗水的馈赠。10多年来,我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到其他单位学习交流,与10余个单位建立密切联系。不断引进国内最新的水稻资源,同时虚心向国内的优秀专家学习,吸收利用所里的老一辈育种家传下来的育种材料,进行改良提升,创制出了以C66等为代表的优质杂交粳稻恢复系,培育出的辽优2866、辽优8566等杂交粳稻新组合,米质均达到部颁标准优质米2级,为北方杂交粳稻的优质化奠定了基础。我先后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省科技贡献一等奖1项、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一等奖2项;通过国家品种审定1个、省品种审定10个,荣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副主持完成3项,参加完成6项。2022年获评沈阳市高级创新人才。
2023年10月,在辽宁省科学技术厅邀请省内外专家参与的测产验收会上,从大连市皮口镇的120亩示范田中随机抽取3块田进行机械实收,我主持选育的高产优质国审杂交粳稻新品种辽丹67优89亩产802.97公斤,产量创下辽宁省晚熟稻区水稻单产新高。
稻米不仅要高产,更要优质;让百姓吃饱饭,更要吃好饭。我主持选育的早熟优质高食味香型杂交粳稻新品种辽优858已经完成试验程序,在区域试验中,全生育期152天,产量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7.0%,食味值位列2022—2023辽宁中早熟优质食味组第一名,填补了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在这一区域高食味、优质、香型、高产杂交粳稻的空白。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作为北方杂交粳稻发源地,被誉为北方粳稻新品种诞生的摇篮,先后培育出100多个水稻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世界稻作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2024年,我接过了杂交粳稻育种学科带头人的接力棒,这对我来说,是肯定,是鼓励,更是责任,亦是鞭策。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秉持老“辽稻人”砥志研思、笃行致远的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举措,针对杂交粳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创制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合力高、优质、抗病、抗盐、抗旱的亲本材料,同时对自主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让新品种在粮食稳产保供、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亲赴海南考察调研,他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必然起于尘土,期待萌发嫩芽,追求开花结果。种子虽轻,却大有可为;种子虽小,也有报国之梦。我愿做一粒虽然微小却能迸发无穷力量的种子,托起“稳稳的幸福”,推动乡村振兴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