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彦
五年一度的欧洲议会选举,被认为是欧洲政治的“风向标”。最近,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果一出,舆论一片惊呼:极右翼势力强势崛起,欧洲要“变天”了?
欧洲议会是欧盟三大机构中唯一实行直接选举的机构。根据选举结果,右翼的欧洲保守与改革党团获72席,增加3席;极右翼的身份与民主党团获58席,增加9席。极右翼势力已在欧洲政治中发展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不过,现在认为欧洲政治方向就要完全“右转”还为时尚早。欧洲议会的主导力量依然是传统的中右和中左力量——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的议席加起来达到324席。
欧洲议会的极右化趋势反映了欧洲主要国家政治生态的深刻转变。这次选举后,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9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民意支持率位列第二或第三。
在法国政坛,极右翼的强势崛起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在本届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了约1/3的选票,比总统马克龙领导的法国复兴党高出一倍多。欧洲议会选举失利后,马克龙出人意料地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以“澄清”民意。近期多项民调显示,法国极右翼获得了比其他各派都高的支持率。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国民联盟”在法国执政如今看几乎近在咫尺。
欧洲极右翼势力为何能迅速壮大?受俄乌冲突等影响,许多选民被生活成本大幅上涨所困扰,对移民问题和绿色转型的成本感到担忧,而极右翼政党为他们提供了主流政党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欧洲极右翼政党的诉求和政治主张并不完全相同,但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较为鲜明:一是反对接纳难民和非法移民;二是疑欧、反欧,秉持民族主义而非欧洲主义;三是反对美国和北约。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从本届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可以预见,未来欧洲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一致”。欧洲将越来越排斥移民;在气候问题上变得消极;走向贸易保护主义;一部分国家还可能跟随英国的步伐脱欧。美国也将受到欧洲“右转”效应的反噬,西方世界将失去价值观“黏合剂”,拜登费尽心力打造的“跨大西洋联盟”也可能陷入僵局。
编辑 毛予菲/美编 徐雪梅/编审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