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的蛋炒饭

2024-07-11 10:36陆漪
公民与法治 2024年7期
关键词:木樨蛋炒饭葱花

陆漪

“滋、滋、滋”声音隐约从厨房传了出来,我知道老公又在做蛋炒饭了。稍顷,只听老公催促道:“母子俩快起来,吃早饭了。”诱人的香味早已飘来,我们抓紧洗漱,来到饭桌前,只见饱满的米粒光润油亮,黄嫩嫩的鸡蛋相间,点点葱末散落其中,只看外表就已垂涎欲滴了。看着我们吃得有滋有味,老公说:“我看你啊,蛋炒饭百吃不厌。”“是啊,任时光流转,我的味蕾一直在回望和眷恋,吃上我从小便喜欢的蛋炒饭,心里感到特别熨帖。现在我经常出差,每天早上就吃蛋炒饭,面条什么的我都不吃。”我吞了一口饭笑着说道:“这个熟悉的味道,无论你吃多少次,下一次再吃第一口时,还是那种初恋般的甜蜜滋味。”

上世纪七十年代,蛋炒饭真是稀罕之物。那时候我们吃的都是粗粮饭,在做米饭时加入原麦粉或玉米粉,纯粹的米饭是很难吃到。只是每学期开学时,母亲才会给我们做上一碗蛋炒饭。母亲第一天晚上蒸了一大碗米饭,第二天一早起来在柜子里掏出两个土鸡蛋,再加入少许的葱花,香喷喷的蛋炒饭出锅了。在香气环绕中,我们睁开蒙胧的睡眼起床了,吃完鲜美爽口的蛋炒饭便心满意足地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当然耳边每次都少不了母亲的教诲:“新学期了,要从头抓紧,好好学习,争做一个三好学生。考试考好了,再吃蛋炒饭。”那时候,蛋炒饭也是激励我们上进的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蛋炒饭也不再是“奢侈品”了。我成家后,也常常做蛋炒饭给儿子吃。有时家里懒得做菜,就敲两个鸡蛋把剩饭处理掉了。做蛋炒饭也有讲究,马马虎虎去做也会影响口感。首先,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油烧热,把搅拌好的蛋液倒入其中,迅速将蛋液划散,待凝固后,放入米饭,用锅铲快速将米饭与鸡蛋剁炒均匀,然后放入适量的盐,出锅前再撒入葱花,翻炒几下即可。新出锅的蛋炒饭色泽诱人,葱香扑鼻而来,而嫩嫩的鸡蛋、晶莹的米粒吃在口中,感觉像是得到了一个最干净舒服的拥抱,舒爽连绵不绝。

蛋炒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将蛋炒饭称之为“碎金饭”。相传隋代谢讽所著的《食经》记载,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碎金饭”,即鸡蛋炒米饭。据说这“碎金饭”选用软硬适度、颗粒松散的熟米以蛋炒之,使粒粒米饭皆裹上蛋液,炒好后的饭如碎金闪烁,因此得名,俗称“金裹银”。现在的蛋炒饭内容就丰富多了,可以加入虾仁、红肠、青豆,胡萝卜等等,类似于扬州炒饭,味道当然更胜一筹,但是我还是喜欢早先时候那种蛋炒饭的味道,原汁原味,简单而朴实。

蛋炒饭不仅为寻常百姓所喜爱,名人雅士也喜欢。据说同样做蛋炒饭,胡适太太江冬秀的技艺就显得十分高超了。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得细致:胡适对他太太的烹调本领是赞不绝口的,举一例来说,“他认为另有一样食品也是非胡太太不办的,那就是蛋炒饭——饭里看不见蛋而蛋味十足。我虽没有品尝过,可是我早就知道其做法是把饭放在搅好的蛋里拌匀后再下锅炒。”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里有一段关于木樨饭的记叙。木樨饭是北方的叫法,木樨即桂花。作者接着特意做了一番解释:“这木樨饭就是蛋炒饭,因为鸡蛋在饭里就像小朵的桂花一样,所以叫做木樨。”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和惟妙惟肖的描写,读来让人食欲大开。

从高邮湖畔走出来的资深吃货汪曾祺,若干年后曾说“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葱花炒饭已是如此,何况蛋炒饭乎。他在《晚饭后的故事》里写道,京剧导演郭庆春少年学戏,吃的是棒子面窝头、“三合油”,——韭菜花、青椒糊、酱油,倒在一个木桶里,拿开水一沏,这就是菜。有的时候,师父忽然高兴,在他的生日,或是买了几件得意的古董玉器的时候,就吩咐厨子:给他们炒蛋炒饭!蛋炒饭油汪汪的,装在一个大缸里,管饱,撑得这些孩子一个一个挺腰凸肚。如此形象的描述,汪老对蛋炒饭的喜欢可见一斑。

俗话说“粗茶淡饭最养人”。蛋炒饭,虽平淡无奇,但在这些最朴实的食材中倾入了对家人的爱和牵挂,用心制作出来的食物是美味的,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更是在人们心中搭起了一个难以割舍的家,而那承载记忆的味道总会让人回想起那童年时的美好岁月。

猜你喜欢
木樨蛋炒饭葱花
木樨花
木樨花
木樨赞
一起来做蛋炒饭
葱花面
蛋炒饭的哲学
葱花
老爸牌蛋炒饭
“葱花头”诞生记
蛋炒饭助力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