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内蒙古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07-10 19:20徐多
公关世界 2024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收入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富裕

徐多

摘要: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是提高人民幸福感,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探索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因素就成为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构建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指标体系,并对涵盖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盟市展开调查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居民对健康医疗、养老保障的满意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影响,且非收入指标大于家庭收入等收入指标的影响程度。依据实证结果,建议多点发力支持优势产业,多策并举强化技能培训,多维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扎实推动内蒙古共同富裕的进程。

关键字:共同富裕;幸福感;家庭收入;社会保障体系

引言

共同富裕概念被广泛研究与讨论,国内学者从多种维度对其研究和解读,理论性成果颇丰,但是实践研究和实证研究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仍然将共同富裕局限于政策解读和经验总结,没有把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纳入共同富裕的研究框架中,未对地区居民开展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忽略了居民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服务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实际体会。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立足地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利用当地区位条件、特殊禀赋的基础上[1],采用典型地区调研走访和覆盖全区主要盟市的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民、牧民和市民对现有政策的满意程度以及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因素,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广度和深度,为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提供案例样本。

一、构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指标体系

(一)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是提高人民幸福感,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2]。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终归宿,通过激发内蒙古地区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内蒙古地区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建共享。将居民幸福感作为核心变量,验证收入水平、缩小差距、基本公共服务能否推动共同富裕最终落脚点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参照万广华和张彤进的指标设计体系构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3]。

(二)指标体系说明

本文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居民主观幸福感。CGSS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反映了人们的幸福感,“总体来说,您觉得您的生活幸福吗?”被调查者从以下5个选项中进行单项选择:1为“非常不幸福”,2为“不太幸福”,3为“说不上来,一般幸福”,4为“比较幸福”,5为“非常幸福”;本文沿用此标准作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衡量指标。

主要解释变量以及分为三类指标:个人收入及财产情况、当地的经济收入情况:以及个人对当地的民生服务满意情况,即非收入影响因素。其中个人的经济收入情况分为5项二级指标,包括家庭收入、相对收入、房产情况、负债情况,盈余情况。地区经济收入情况选取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被调查人员只需填写地址具体到旗县区。地区民生满意度分为5项指标,包括居民对当地的基础教育、健康医疗、养老保障、文化娱乐和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打分,按照由低到高的1—5分赋值。

控制变量主要是个人的社会生活基本特征,对应指标不是本文重点的解释变量,但是可能会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指标,选取7项二级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城乡、婚姻和子女情况。

二、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指标体系中,只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于《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其他数据均来源于调查数据。调查问卷的对象涵盖内蒙古自治区的9个盟市及25个旗县,对农牧民和市民填写调查问卷,累计填写了60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数据55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86%。调研旗县占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的75%,旗县数量的24.27%,涉及旗县人口占全区的33.48%,GDP占全区43.37%,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区45.24%。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包括城镇人均收入较高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农村收入最高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以及收入较低的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和呼伦贝尔市根河市。调查问卷数据能够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情况,涵盖收入不同层次人群,能够具有区域代表性。

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KMO抽样适当性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Cronbach α系数为 0.732(>0.7),KMO检验系数为0.845(>0.5),P值为0.000( <0.005) ,它们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王鹏的研究方法[4],由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结果非常直观和便于理解,与多数文献采用的Logit和Probit方法所得结论接近,本文采用OLS方法进行回归分析。

(三)描述统计

根据调研样本中的描述统计结果,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值为3.53,说明总体内蒙古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比较高,但我们也发现仍然有65人,即11.63%的居民选择了“非常不幸福”和“比较不幸福”,标准偏差0.859,幸福感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家庭收入的均值达到12.504万元,相对收入均值3.070,说明样本人群的收入较高,达到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收入的60%;调研地区的人均GDP 8.059万元,略高于内蒙古均值水平7.16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3.257万元,也略高于内蒙古均值水平3.150万元,说明样本地区能够代表内蒙古的整体情况。对民生满意度水平相对较高,只有医疗略低于3(一般满意)的平均水平。

(四)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

本文对被解释变量主观幸福感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详细实证结果,见表1。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结果。先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发现F值为39.975,P值显著性为0,且R值为0.585,说明模型的解释变量能够反映被解释变量的核心内容,拟合优度较好,具有显著性。

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来看,家庭盈余水平、地区经济水平和地区收入水平的3项指标的显著性P值大于0.05,即在95%的置信区间内,不具有显著性(在90%的置信区间内也不具有显著性),说明上述指标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不具有显著性,实证结果符合伊斯特林悖论[5],地区收入水平的增长不一定能带动个人幸福感的提升。

个人经济收入其他指标的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说明其他指标对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从指标系数来看家庭收入指标比相对收入和房产收入指标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强。负债水平与幸福感为负相关,且t值和系数绝对值都显著大于家庭收入的系数,而调研中也发现,大部分家庭债务是个人住房贷款。

个人对民生服务的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性(P<0.05),对提升居民幸福有显著影响,而且t值和系数值明显较大,甚至对医疗、养老和环境满意度的系数大于家庭收入和相对收入的影响。从内生逻辑来看,主要是居民是否拥有能够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和机会。按照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对于起点不公平的居民,政府和社会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从政策制定方面予以补偿,设法减少机会不平等,而对于由后天努力导致的合理的贫富差距应当给予支持,勤劳致富是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渠道。实证结果充分说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能够切实提高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

(五)实证结论

本文选取主观幸福感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个人经济收入等3项一级指标,家庭收入等12项二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个人经济收入维度中,家庭收入水平、地区相对收入、拥有房产数量都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呈现显著正相关影响;(2)地方经济收入维度中,置信区间在90%—99%内,均表明地方整体经济水平与收入的提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3)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显著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并且呈现正相关,居民对健康医疗、养老保障的满意度等指标的影响系数大于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

结语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为了加快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制定精准帮扶政策,有效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民生福祉,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多点发力支持优势产业。根据内蒙古比较优势产业,培育新型农牧业主体,奠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采取“种养结合、种养一体、农牧循环”的草畜一体化发展框架,积极引入新要素、开辟新模式、打造新业态;(2)多策并举强化技能培训。加大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本科教育投入,充分发挥职业技能教育教学优势,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开展定向技术技能培训模式,与企业新型学徒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现有项目结合。政府部门提供更加公平的制度环境,提升民生福利保障,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的绩效比例,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为进一步内蒙古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3)多维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财政支出从过去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投资方向从基建投入向民生支出转变。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健康、养老、家政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多层次以及多模式合作教育医疗,使用远程方式办医办学并跨地区开展交流培训,大力扶持中心城市建立三甲医院,鼓励优质教育机构在偏远区域开设分支机构。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民族地区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项目编号:2021ZZB05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春敏,吴欢.民族经济关系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共同富裕的互嵌理路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1(01):123-133.

[2]左伟.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障碍及其路径探索[J].理论月刊,2019(05):25-30.

[3]万广华,张彤进.机会不平等与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J].世界经济,2021,44(05):203-228.

[4]王鹏.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03):93-101.

[5]吕国光,吴艳梅.国民幸福感、伊斯特林悖论与农村成人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03):75-83.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财务处)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家庭收入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