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及整治方法研究

2024-07-10 09:46廖艺佳林运飞刘意楠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廖艺佳 林运飞 刘意楠

摘要:文章利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从建设管理后劲不足、联合配合效果疲软两方面对平陆运河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及溯源,认为出现这些隐患的原因是施工作业条件复杂、建设主体受控因素繁多,由此针对性提出夯实建设管理基础、完善协同联动机制等整治及纠偏建议。

关键词:平陆运河;安全管理;工程建设;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U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意编号:1673-4874(2024)04-0014-02

0 引言

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需要经历“建设优先-建管并重-以管为主”三个阶段,然而近年来我国水运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导致安全隐患问题层出不穷,工程质量与安全建设效果堪忧。平陆运河工程作为水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经济建设、文化交流的重要水运工程类型,如何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排查和溯源已成为当下工程人员研究和思考的重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工作实践,发现平陆运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管理后劲不足、联合配合效果疲软等问题,如何针对此类安全隐患问题规范清晰、完善的管理模式,破除传统“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坚持“建管并重”的管理模式,提升平陆运河工程管理效能已成为工程建设人员需要审慎思考的重点。

1 平陆运河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及溯源

1.1 施工作业条件复杂,安全隐患风险突出

(1)参建单位多,组织管理难度大。项目包括航道工程、枢纽工程、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以及配套附属工程,共划分为约45个标段,涉及水运、水利、公路、桥梁、房建、机电等专业,参建方众多,全部招标完成后预计将达到80余家。项目船闸、泄水闸和厂房施工与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穿插进行,高边坡开挖、水下炸礁、桥区范围内施工等高风险作业密集交错,对设计与施工组织水平要求高,协调管控难度大。进驻现场施工队伍庞大,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多。

(2)土石方开挖量巨大。该项目总土石方工程量高达3.39×108 m3,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开挖过程中涉及高处的作业范围广、运输作业繁重,存在高处坠落、运输事故、基坑边坡坍塌等风险。受沿线地形地貌、耕地资源及环境景观等因素限制,土石方处置难度大,沿线规划了164个堆存场,安全管理压力大。

(3)沿线自然条件复杂,灾害风险突出。平陆运河沿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高温多雨,汛期台风、暴雨、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频发,项目总工期52个月,需经历4次汛期,易发生自然灾害,防汛度汛安全工作对工程交叉施工的影响较大。沿线高大边坡数量多,边坡最大开挖高度达188 m,且边坡地层岩质软弱、地质条件较差,高边坡开挖、土石方消纳点等部位易发生坍塌和滑坡。

(4)运营管控难度大。船闸水闸是平陆运河工程交通航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及后续维护保养的关键部分。结合工程实践,发现平陆运河普遍出现因船闸水闸维护保养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使用问题,并出现设备性能下降、通航效率低下、环境影响加剧等问题。在设备性能下降方面,可能出现船闸水闸运行卡顿、不灵活、密封性差等问题,导致水闸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在通航效率低下方面,可能出现船闸水闸运行缓慢,影响交通航运效率,出现船舶通航堵塞、延误等问题;在环境影响加剧方面,可能出现噪音、水污染等。此外,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闸下与茅尾海直接贯通,江海相通,入海段盐水上溯问题突出,马道枢纽工程遭受pH值低至4.9的酸性地下水侵蚀,船闸输水廊道承受瞬时流速20 m/s、单日60余次的高频高流速冲磨,存在混凝土耐久性破坏风险[1]。初步分析,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维保意识不强、维护技术能力不足等,部分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对水闸船闸维保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忽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维保意识的缺乏则导致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2]。

1.2 建设主体受控因素繁多,出现建设质量安全隐患

平陆运河作为新中国第一条江海联通运河,投资规模大、工期紧、质量安全要求高、系统组织层面协调难度大,极易出现因建设主体及受控因素繁多而导致的建设质量安全隐患问题[3],如结构枢体庞大复杂、特大件运输要求高等。平陆运河西津库区与海平面之间有近65 m的落差,建设马道、企石、青年三个梯级枢纽。三大枢纽布置双线船闸,建设世界上闸门启闭速度最快的船闸,不仅尺度大、结构复杂、耐久性要求高,而且全部采用节水技术,输水系统布置复杂,廊道交错分层布置,断面形式多样,大型阀门液压快速启闭技术难度大。其中,马道、企石枢纽船闸采用组合式三级省水池,船闸混凝土量近639×104 m3,大批量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灌注,高大模板支护,重型金属结构安装调试等存在诸多质量安全影响因素,风险管控难度大[4]。同时,平陆运河三大枢纽船闸涉及人字门、检修闸门、弧形钢闸门等工程特大件多达54个,规模和数量远大于常规内河船闸。枢纽船闸单扇人字闸门最大尺寸长35 m、高 30 m,重达150 t,采用QRWY-2 200 kN/2 200 kN-7.5 m卧式液压启闭机,安装难度大。特大件运输对路面宽度、净空高度、弯道半径、承载能力以及纵横坡度等要求苛刻,易出现超限而运输困难[5]。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由于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可能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2)参建主体沟通不畅,由于多个参建主体之间存在沟通不畅或者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信息壁垒、信息孤岛现象,进而影响工程建设及通航运输质量安全。

2 平陆运河安全隐患问题整治及纠偏

2.1 夯实建设管理基础

2.1.1 强化精细管理

为了做好平陆运河工程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承建方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平陆运河工程安全管理六要素”框架,如图1所示[6]。该框架涵盖管理任务、管理标准、管理制度、管理平台、管理流程、考核评价,依照六大要素可确定精细化管理目标和内容。(1)管理任务:以平陆运河工程顺利进行为目的,切实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的、涵盖管理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划分、管理流程确定的《平陆运河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要制定涵盖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材料使用、设备运行在内的《平陆运河工程安全管理标准》等;(3)管理制度:细化平陆运河工程子项目,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应急预案以及演练制度等;(4)管理平台: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和条件,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和风险评估预警系统;(5)管理流程: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安全检查流程以及应急处理流程;(6)考核评价:以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安全事故处理以及预防落实情况对相关人员以及责任人进行工作成果评价。

2.1.2 建设智慧工程

平陆运河工程需要落实数字赋能,积极提升工程安全管理能力,抓住数字化、智慧化管理主线,优化数字化场景应用与模拟,积极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结合平陆运河工程的特色建设涵盖引水、排水、防汛防旱、船舶停靠与运行等管理内容,全方位实时监测天气情况、地势情况以及运行情况[7]。同时,推进数据算法和算力的应用,对数据实现精准识别、模拟、监控、预测和管理。在水资源测报、工程自控自检等多个方面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手段,为平陆运河工程安全建设和水资源调度提供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可积极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完善平陆运河工程管理标准,建设智慧工程云服务中心,云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涵盖防汛防旱、江海管理、通航管理、水政执法等多个领域,打造智慧业务集成体系。

2.2 完善协同联动机制

2.2.1 鼓励多元治理

平陆运河工程安全隐患问题较多,排查及整治难免出现盲点,有必要建立多元主体整治模式,形成由政府部门牵头引领,市场管理驱动,建设公司落地实施的整治格局。在此模式中,政府部门尽职尽责做好平陆运河工程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及整治的顶层设计,市场部门精准识别并借助第三方资源开展第三方整治模式,例如利用合同外包、政府采购、购买服务、公开招投标等方式鼓励多个主体开展集体活动。除此之外,与科研院所、高校互通合作,通过互派特派员、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举措攻坚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产-教-研-学”一体的互动合作机制。在多元治理模式当中实现放管结合,举办民意座谈会等意见交流活动,鼓励多元主体提出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意见和建议,发挥群策群力作用[8]。

2.2.2 推动内外共治

在平陆运河工程安全隐患问题排查过程中,内外共治是实现协同治理,提升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效果的必经之路。(1)加大内部管理整治。对于公司内部需要先统一管理目标,理顺管理职责,梳理上下管理组织架构及权责关系,合理配置管理岗位,同时完善基层管理网络,自上而下确定管理职责,做到互相配合,协同行动。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源头探索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弊病,打造综合管理、专项管理、联合管理的模式,并且依照政府部门牵头、市场统筹协调、公司落地实践的模式并明确各单位管理职责,定期开展动员会、分析会、反思会、总结会等,做到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的互通。(2)实现外部协同管理整治。参照协同治理理论,从水运、市政、公路、铁路、电力、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安海事、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重视各个领域行业与属地、街道、社区的沟通对接,尤其针对部分跨行政区域的工程,需要建立可行性强的统筹协调机制,鼓励各行政区域选派骨干人员担任联络员,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会议,推动平陆运河工程安全隐患问题排查与整治工作的进行[9]。

3 结语

平陆运河工程体量大、范围广、周期长、交叉作业多、社会关注度高,导致安全隐患问题层出不穷,排查治理难度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文献研究和工作实践,从建设管理后劲不足、联合配合效果疲软两方面对平陆运河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及溯源,随后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提出夯实建设管理基础,完善协同联动机制两点整治及纠偏建议,以期为广大工程人员和建设单位提供工作建议和思路。

[1]孙 恺.汪胡桢与《整理运河工程计划》[J].中国档案,2023(12):80-81.

[2]华 华,胡 娟,周云鹏.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江南段总体建设方案[J].中国水运,2023(10):66-68.

[3]叶飞武.平陆运河分洪方案研究[J].广西水运水电,2023(4):91-93,97.

[4]殷 缶,梅 深.平陆运河创建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J].水道港口,2023,44(4):693.

[5]王家骐.通启运河水利枢纽工程选址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8):178-183,19.

[6]王 欣,吕 颖,邓世鹏,等.北运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实践与思考[J].北京水务,2023(S1):49-53.

[7]张茜茹,代婉黎. 拉美地区工程管理实践与思考——以尼加拉瓜运河项目为例[J].水运水电快报,2022,43(2):84-87.

[8]卓海金.不良地质条件下高边坡预应力锚索跟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3(12):20-21,24.

[9]宣俊旭.航运枢纽工程泄水闸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层工艺参数优化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23(12):31-35.

作者简介:廖艺佳(1993—),工程师,主要从事平陆运河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