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兰州国际传播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24-07-09 18:42:58韩晓东
发展 2024年3期
关键词:兰州文化

韩晓东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品格,党的这一创新理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概括出“七个着力”的相关落实要求,是党中央立足当前和未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难点与热点而作出的精准部署,其中“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基本保证。新形势下,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胡昌升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打造中华文明传播展示的“甘肃窗口”。作为省会,兰州不仅是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中心,还是开放中心,因此加快建设同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在打造中华文明传播展示的“甘肃窗口”这一目标实现中先发力、带好头,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自觉,是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生动立体讲好兰州故事,充分展示兰州新形象的迫切现实要求。

一、兰州市国际传播工作的积极实践

近年来,兰州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着眼国家外宣战略大局,坚持地方视角、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以“让世界了解兰州、让兰州走向世界”为目标,充分挖掘兰州独特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向西开放”重要枢纽功能优势,借助新华社等强大的社会、媒体资源平台,实施兰州“走出去”“引进来”大外宣战略,拓展外宣渠道,找准工作重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宣传交流活动,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兰州形象、讲好兰州故事,让兰州不断破局“出圈”,有力地提升了兰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主动搭建宣传平台,借力国际媒体发声

借助南亚货运班列、中欧班列开通,走进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地,宣传推介兰州优质土特产品和旅游资源。邀请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团、香港大公文汇、香港商报分别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记者兰州行”“香港传媒学子范长江行动”等采访报道活动。邀请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外主流媒体来兰采访,摄制法语纪录片《奥利弗游中国》、BBC足球访谈节目、朝日新闻兰州牛肉面专访等,通过国际卫星电视网、腾讯视频等平台进行播出,访问点击量达到1亿人次。海内外媒体对兰洽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等节会赛事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宣传报道,有力地提升了兰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海内外宣传效应,使兰州的城市品牌形象更具国际化、立体化和亲和力。

(二)以地方文化为切口,提升国际传播感染力

找准外宣切入点,充分发挥兰州特有的文化特色,开展“感知兰州”国际文化活动,持续加强国际推介,让世界认识兰州、感知兰州。先后以“兰州牛肉面”为切入点,在意大利罗马举办“兰州牛肉面遇见意大利面”城际文化对接活动。以“中山铁桥”为纽带,在德国汉堡市举办中德城际文化对接活动和“百年中山铁桥见证中德友谊”——中德摄影作品展。举办“感知兰州”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兰州文化及旅游资源专场推介会、座谈会及现场访问。以舞剧《大梦敦煌》为名片,先后赴斯洛文尼亚、美国等国家巡演160场次,举办《大梦敦煌》和《丝路花雨》“经典碰撞、时空对话”活动,进行首次全球同步直播,当日覆盖量达137万余人次,视频播放量超过42.4万余次。向国外宣传推介了“一带一路”上的新兰州,扩大了兰州城市国际知名度。

(三)构建国际传播矩阵,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依托中国日报海外传播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全省国际传播平台集群建设工作,建成运行兰州黄河国际传播中心和网红工作室国际传播阵地,开通运行兰州英文网,建立了兰州市国际传播语料库。策划制作《一分钟了解兰州》《外国人看兰州》《世界你好我是兰州》《国际节》4个原创双语短视频栏目。还对兰州市日常重大事件、赛事、会议论坛进行双语视频宣传。开通兰州市海外推特账号“This is Lanzhou”、脸书账号“Hi,Lanzhou”,两账号粉丝覆盖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5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8月4日,兰州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账号累计发布帖文504条,账号重点聚焦兰州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以及国际会展等,累计海外阅读量超过990万次,总互动量约25万次。并吸引了来自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共22万粉丝(脸书粉丝20万,推特粉丝2万)。借助手机应用软件等载体,巩固和提升兰州市海外传播队伍力量,丰富个人传播账号素材,加大内容更新频次,积极打造和培育海外传播网红账号,全面、立体、生动开展国际宣传与展示。

二、兰州市国际传播能力现状及制约因素

当前,兰州市正在一以贯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进强省会行动为总牵引,以落实“1139”工作部署为总抓手,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新形象亟需以更大规模、更高效能向国内外推介出去,但兰州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滞后。《2023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显示,兰州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在内地36个城市中排名第34位,在西北五省位居西安、乌鲁木齐之后,排在第3位。这一现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传统外宣思维亟须转变

兰州市国际传播的传统思维惯性明显,习惯站在传播者本身立场开展工作,传播形式上仍以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为主,对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的重视不够,缺乏对新媒体平台的合理深入认知,在新媒体传播过程的双向和多向互动方面仍需提升。这种思维与当下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社群化的传播生态不相适应,严重滞后于国际传播实践的需要,也制约着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二)国际传播主体仍须拓展

目前,兰州市国际传播主要依靠政府和主流媒体发声,传播内容权威性强,但传播方式单一,互动性不足。在兰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等参与度不高,政府优势和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等民间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整合。政府与民间合力并举、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国际传播格局还未形成。

(三)媒体深度融合有待加强

目前,兰州市的媒体融合多侧重于地方主流媒体内部融媒体的建设。一方面地方媒体与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等中央媒体联系不够紧密。另~方面,与今日头条、抖音等互联网传播平台缺乏积极主动的合作。地方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上的优势与互联网平台传播大众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优势还没有相互融合,国际传播更多依赖传统媒体,制约了国际传播的实效。

三、兰州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

在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下大气力加强兰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断增强中国故事甘肃兰州篇章的传播力影响力,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加快理念转变,树立国际传播新思雏

兰州国际传播作为国家国际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跟进国家国际传播的战略要求,加快理念的转变,以新的思维谋划国际传播工作。

一是整合相关资源,形成国际传播联动机制。建立全市统—领导、上下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国际传播联动机制,实现战略联动、机构联动、媒体联动、国内外资源联动,共同发出全市国际传播的最强音。

二是要遵循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规律。新的传播生态下,要建立受众逻辑,摒弃“以我为主”的传统理念,将受众需求作为国际传播工作出发点,将对话作为国际传播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传播主体与受众间双向平等的关系,改变以往传播主体对受众的单向传播,通过可理解、真实与真诚的对话实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达成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共识与认同。

三是要有战略型传播思路。改变各县区各部门各自为政,国际传播的声音散、弱、小的传播现状,围绕生动立体讲好兰州故事这一目标,整合在兰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增强国际传播的战略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形成全市国际传播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中心工作,打造高品质传播内容

内容是传播的基础支撑,优质内容是传播力的决定性因素。国际传播内容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跟进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讲好各个领域的新成就新故事。

一是内容打造要抓住关键时间节点,讲好兰州故事。比如,在“强省会”行动引领下,集中宣传兰州在工业、生态、文旅、创新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可辨识度极高的夜经济、牛肉面、风情线等城市特色,形成兰州声音、兰州故事、兰州实践的聚合传播声量,充分宣传推介兰州、兰州新区乃至全省的产业条件、资源禀赋、政策优势和投资环境,展示全市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新形象。

二是内容打造要及时跟进市委确定的新目标。重点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部署,市委“双进”大会安排,以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暨全市领导干部实施强省会行动专题研讨班提出的“六个一以贯之”重要要求和九个重大问题实践要求,加大与央媒合作力度,不断创新联合采访、定制推送、合作拍片等合作传播方式,借力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等涉外央媒开展“一带一路”大型跨国融媒体报道活动,在不断扩大的兰州宣传“朋友圈”中,彰显兰州担当的具体作为和奋进决心。

三是内容打造还要彰显兰州地域特色文化,讲好兰州故事。兰州国际传播要深入挖掘全市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和内在价值。以黄河文化为纽带,塑造兰州黄河文化旅游之都的新形象,持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品牌,展现兰州独特的城市气质。同时,也可邀请知名文学作者、艺术家等赴兰州采风创作,对兰州的牛肉面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打造文艺精品促进交流,推出一批以兰州为题材的文学、美术、舞台艺术精品,打造一体多元的城市名片。

(三)整合多元主体,构筑国际传播大格局

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传播主体协作互补的立体式传播格局,通过官方的正式发声和民间社会的灵活发声展示多层面、多角度的兰州新形象,兼顾专业性与多样性,是提高全市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基础。

一是发挥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首要作用。要统筹规划全市的国际传播,尽快研究确定战略规划、兰州城市形象定位、多元名片的打造,尤其各类节会赛事、国际会议等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及传播部署。加强沟通协调与其他传播主体形成互动,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传播秩序。

二是所有在兰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是展示兰州城市形象的积极力量。如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读者集团、省市歌舞剧院等单位都可承担起国际传播的公益性职责和使命,在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产品输出中讲述他们在兰州发展变迁中的故事,负责任地向国内外受众推介兰州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

三是行业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团体是兰州国际传播的补充力量。应给予其必要的政策扶持、财政资助和业务指导,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引领、持久的传播动力、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的自主权和活动空间。

四是在互联网时代,热爱兰州的网络达人、专家学者、公职人员甚至普通公众是国际传播的有生力量。应重视并培育具有公信力和带动力的兰州网红,持续性打造输出精品内容,放大品甘肃、博爱兰州等自媒体达人的正能量,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推进深度融合,提升地方媒体传播力

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推动媒体内部融合、媒体间融合,还应突破行业界限,融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商业资源、政府资源。

一要坚持自立自强,打造地方新型主流媒体。兰州日报社、兰州广电等地方媒体要以流程优化和平台再造为抓手,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推进前沿数字技术的前瞻性、创新性应用,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发挥国际传播主力军作用。

二要加强地方媒体与国内重点主流媒体的合作传播。推进地方媒体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1家大型媒体驻甘机构的合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亚国家为重点区域,在更高层面传播报道,有效扩大兰州在国内外影响力。

三要加强地方主流媒体与甘肃巨量引擎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兼采地方主流媒体内容深度采编优势和商业网络平台渠道优势、流量优势,实现优质内容的精准传播,着力提高国际传播的实效。

四要推动地方媒体与社会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整合全市各行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综合优势,使地方主流媒体嵌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生态,讲好兰州故事,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五)培养传播人才,加强专业人才支撑力

人才是国际传播最为核心的资源与要素。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源源不断的传播人才。

一是加大多方培养力度。在在兰高校外语院系中设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多语种专业,培养阿拉伯语、俄语等语言的跨文化传播青年人才。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加强对领导干部国际传播知识培训。新型主流媒体也要与互联网企业、国内高等学校等社会机构合作,提升在职人员国际传播能力。

二是切实优化政策,改善人才环境。要在加强和完善党对新闻宣传人才工作领导的前提下,健全全媒体人才的激励机制,吸收引进深谙新媒体传播规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参与重大传播项目咨询、策划,参与原创内容生产、运营、审核和聚合分发等业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原有体制性壁垒,建立适应深度融合的、以用户需求为价值指引的、各种资源都能够被合理且高效配置的内部管理体系,充分激活人才创新活力。

三是借力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集聚新媒体青年人才。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需要发挥年轻人创意与智慧的时代。要借兰州积极创建国家级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契机,引进、培养、汇聚一批新媒体领域的青年人才。

猜你喜欢
兰州文化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我的兰州梦
黄河之声(2021年8期)2021-07-23 03:34:32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外公的梦叫兰州蓝
学生天地(2020年8期)2020-08-25 09:11:42
兰州琐记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6
我忆兰州好
当代音乐(2019年11期)2019-11-11 02:23:50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