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和技巧探讨

2024-07-09 03:31王志敏
大众科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王志敏

摘 要: 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措施,恢复心脏的跳动和肺部的呼吸功能,以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身体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援技术,用于在发生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掌握心肺复苏知识,每个人都能成为他人生命的救星。将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探讨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科普。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紧急救援技术 心脏骤停 呼吸停止

中图分类号: R4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9-3567(2024)05-0070-03

Exploration of Emergency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ANG Zhimin

Changchun Comprehensive Office of Emergency Center,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s to restore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and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lungs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chest compressions and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n order to reestablish blood circulation and oxygen supply and provide necessary life support for the bod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s an emergency rescue technique which is used to maintain a patients vital function in the event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or respiratory arrest. With the knowledg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veryone can become a savior of others live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xplore the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of emergency knowledg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Key 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mergency rescue technology; Sudden cardiac arrest; Respiratory arrest

心脏停止是指心脏的跳动突然停止或无法正常泵血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病、呼吸窒息、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严重出血、严重创伤、突发性心律失常等。心脏停止是一种紧急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人的生命危险[1]。

1 心脏停止的常见原因

1.1 心脏病和突发性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心脏病变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损伤甚至坏死。当心脏肌肉无法正常收缩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室颤和心室停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会使心脏停止跳动。室颤是指心脏电活动的混乱,无法有效地泵血;心室停搏则是指心室完全停止跳动,心脏无法再供应血液到全身。这些突然发生的心律失常在短时间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要紧急处理。

1.2 窒息

呼吸系统出现问题,如气道阻塞、淹没、窒息等会引起缺氧,导致心肌无法正常工作。窒息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氧气进入肺部,无法满足心肌及其他组织器官的需求,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1.3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过量

关键电解质如钾、钠、钙等对心脏跳动起着重要作用。若这些电解质浓度不平衡,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钙血症等,将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电图异常,进而致使心脏停止。一些心脏病治疗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若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最终引发心脏停止。

1.4 严重出血和严重创伤

严重出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造成血液循环不足,心脏难以维持正常供血。当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养分时,反射性地会停止跳动,从而引起心脏骤停。严重创伤,如车祸、跌落等事故,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严重损伤,导致心脏停止跳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并非是心脏停止的全部原因,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2.1 心肺复苏能够及时恢复心脏跳动和肺部呼吸功能

当一个人的心脏骤停时,心脏无法正常地泵血,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同时,肺部也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身体缺氧。心肺复苏可以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模拟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维持生命[2]。

2.2 心肺复苏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大脑缺氧将会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心肺复苏可以及时为大脑提供氧气,延缓脑损伤的发生。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3 心肺复苏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不仅仅是在遇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使用的技能,还可以用于其他紧急状况的急救。例如,在交通事故、地震等灾害中,心肺复苏也可以用于救治受伤人员。学会心肺复苏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可以在遇到其他紧急状况时提供帮助。

3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3.1 心肺复苏的准备工作

3.1.1 确保自身安全

出现紧急情况时,必须确保自身安全,以防止疾病的传播或意外的发生。在准备工作之前,救援者应该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其他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

3.1.2 判断患者的意识、反应以及检查患者的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不能正常呼吸或无法提供任何有意义的回应,那么就可以确定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这个步骤直接决定是否需要执行其他急救措施。检查患者的呼吸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可以采用观察呼吸是否有规律、听触患者口鼻是否有呼出呼入声、感触胸部是否有明显的运动等方法。如果患者没有正常呼吸,颈动脉搏动几乎不能感觉到,就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3.1.3 救援人员需要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可能需要使用到除颤器、氧气瓶、面罩等设备,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药品。救援人员需要熟悉这些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地获取和使用。

3.1.4 正确的体位和姿势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使其仰卧并尽量保持身体的水平。为了使气道保持通畅,需要将患者的头后仰,以确保气道畅通。

3.2 心肺复苏的方法

3.2.1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是仰头举颏法和双手抬颌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使患者的头部向后倾斜,下颌向前移动,从而打开气道。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必须迅速而准确地开放气道,这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在开放气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首先,救援人员要用手指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或呕吐物,以确保气道畅通。其次,开放气道时要避免用力过猛或过度,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3.2.2 胸外按压

救援人员应将双手交叠放在受害者胸骨的下半部分,并用力向下按压,下压深度5~6 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频率为100~120次/min。在按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等伤害。同时,需要保持冷静,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按压。

3.2.3 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救援人员应捏住受害者的鼻子,然后对自己的嘴巴和受害者的嘴巴进行密封,吹气两次。每次吹气都应持续1 s以上,使胸部隆起。吹气时需要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导致受害者肺部损伤。

3.2.4 循环

在进行一轮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后,需要停止按压和吹气,观察受害者的状况。如果受害者没有恢复意识或呼吸,需要继续进行下一轮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一般来说,需要进行5个循环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即5个循环之后暂停,观察受害者的状况。

3.3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3.3.1 救援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心肺复苏培训

心肺复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技能,需要掌握正确的按压位置、力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方法。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的救援人员才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确保救助的成功率。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需要确保救援人员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3.3.2 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需要先确认患者的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如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则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此外,如果患者有明显的骨折等情况,需要先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处理,以避免加重患者的伤情。

3.3.3 需要掌握正确的按压和人工呼吸方法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按压和人工呼吸方法,以确保救助的有效性。正确的按压位置应该在胸骨的下半部分,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等伤害。人工呼吸时应该捏住患者的鼻子,然后对自己的嘴巴和患者的嘴巴进行密封,吹气两次,每次吹气都应持续1 s以上,使胸部隆起。

3.3.4 需要注意按压的节奏和频率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按照规定的节奏和频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一般来说,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应该是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的频率应该保持在100~120次/min左右。

3.3.5 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状况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意识、呼吸、脉搏等。如果患者的状况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或者考虑使用其他高级生命支持设备和方法。

4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通常指的是心脏骤停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在此期间,心脏骤停会导致大脑缺氧,如果缺氧时间过长,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3-4]。因此,在这几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尽快恢复大脑的氧气供应,减少大脑损伤的风险。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一项研究发现:在心脏骤停发生后1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提高到50%;而在心脏骤停发生后4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生存率仅为10%。因此,在心脏骤停发生后,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

5 心肺复苏后的监护

心肺复苏后的监护对于患者的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都需要密切监护,以确保身体各器官的氧气供应和正常运作。

5.1 循环系统的监护

使用心电监护仪来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以及动脉血压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循环功能障碍或心律失常等问题。同时,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血容量情况。

5.2 呼吸系统的监护

呼吸系统的监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音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或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如吸痰、调整呼吸机参数或给予紧急气管插管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

5.3 防治脑缺氧

脑缺氧也是心肺复苏后需要关注的问题。医护人员会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和神经功能等指标,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脑缺氧或脑水肿等问题。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采用低温疗法或脱水药物治疗,以降低脑代谢和减轻脑水肿。

5.4 肾功能的监护

肾功能的监护也是重要的环节。医护人员会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性质和比重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肾功能障碍或肾衰竭等问题。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采用利尿剂或透析等治疗措施,以保护肾功能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结语

心肺复苏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肺复苏不仅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心脏跳动和肺部呼吸功能,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专业医疗人员的到达赢得宝贵机会。因此,有必要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雨阳,曾莹,田丹,等.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体外心肺复苏急诊救治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3,4(8):753-759.

[2]谭宏儒.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31):181-184.

[3]潘秋霜.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4):86-87.

[4]章楠,邵俊,何利琴,等.自动心肺复苏机的加入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9):1159-1162.

[5]赵彦叶,顾乃刚.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及提升策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1,28(2):154-158.

猜你喜欢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胺碘酮治疗心脏骤停的效果观察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与护理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